Page 32 - 2020年17期
P. 32
(25.00%),大型企业次之(15.00%),小型企业仍最低 不大。专职人员数量及专业背景等较大型企业存在一
(3.57%)(P=0.01)。 定的劣势,可能难以保障药物警戒工作的有效开展;同
2.3.3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方面,约一半的被 时,其计算机系统应用不足的情况也可能影响安全性数
调查企业在近5年内采取过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大多数 据处理的效率与效果。药品安全性监测方面,年报告数
为应监管部门要求。采取措施以“提出说明书修订措 在100份以上的多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报告情况
施”为主,其中大型企业(50.00%)在近 5 年内采取过该 均不理想,年报告数低于20份的占大多数;在对于影响
措 施 的 比 例 高 于 中 型 企 业(37.50%)和 小 型 企 业 企业收集和报告有效性因素的认识上,中型和小型企业
(25.00%)(P=0.05)。此外,在对于影响企业开展风险 认为“企业对药物警戒工作投入相对有限”的比例偏高,
控制措施积极性因素的认识上,大型企业(70.00%)和中 人力物力的缺乏可能导致其信息收集途径受限 ,或人
[16]
型企业(68.75%)认为“缺乏技术指导”因素有重要影响 员积极性、能力不足,从而影响报告收集的广度与深
的比例高于小型企业(41.07%)(P=0.01)。 度。然而,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相比,其具体工作又更
2.3.4 药品安全性沟通 药品安全性沟通方面,被调查 有优势,显示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企业均已实施面向不同对象的沟通活动,沟通对象按比 方面,中型企业的开展比例较小型企业更高,并趋近于
例大小排序依次为医护人员、药店药师和患者公众,其 大型企业,这说明中型企业善于借助上市后研究等途
中大型企业(70.00%)和中型企业(59.38%)针对药店药 径,获取更多有效的安全性数据 ;此外,在风险管理计
[17]
师实施安全性沟通活动的比例高于小型企业(32.14%) 划、风险控制措施、药品安全性沟通等方面,中型企业的
(P<0.01)。在对于影响企业开展药品安全性沟通积极 开展比例也大多与大型企业接近。
性 因 素 的 认 识 上 ,中 型 企 业(62.50%)和 小 型 企 业 相较于大型和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的药物警戒工作
(58.93%)选择“缺乏人员、资金或经验”因素的比例高于 现状更加堪忧。以药物警戒的基础性工作个例报告为
大型企业(30.00%)(P=0.05);另有87.50%的小型企业 例,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小型企业在2019年的个例报告
还选择了“未发现安全问题”因素,比例高于大型企业 上 报 数 量 不 足 20 份 ,其 中 全 年 零 报 告 的 比 例 高 达
(65.00%)和中型企业(68.75%)(P=0.04)。 53.57%,该结果可能与企业品种数量、销售情况及风险
3 讨论 特征有关,但也能体现出小型企业报告意识及能力的欠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规模企业的药物警戒工作 缺。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开展30余年后,小
现状不同,反映出的问题与不足也有差异。 型企业的被动监测工作尚且不足,其对于主动监测、风
整体来看,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药物警 险管理等工作缺乏意识及能力的情况可见一斑。除了
戒体系较为完善,负责人专职比例高、拥有的医学及临 设置了相应的部门,小型企业药物警戒相关制度建设不
床药学等专业人员更多、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比例较高是 足,药物警戒体系较为薄弱,药物警戒具体工作情况也
其主要优势,相对健全的硬件、软件基础将是其药物警 不容乐观,这可能使小型企业在药物警戒制度正式实施
戒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有力保障。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型 后受到更大的冲击。
企业在具体工作开展方面表现更优,个例报告上报数量 4 建议
更多,对于上市后安全性研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控制 4.1 建议大型企业以有效管控品种风险为目标,主动加
措施等关注品种风险的活动也有更高的开展比例,说明 强药品风险管理
大型企业的药物警戒工作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大型企 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药物警戒体系相对较为完
业在“近5年因发现新风险后主动开展风险管理计划”的 善,整体工作也可基本满足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然而,
比例偏低(15.00%),整体在药品主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 大型企业通常存在品种数量多、涉及适应证广、新药及
存在欠缺。而且其在信号管理、风险控制措施等工作上 高风险品种相对较多等特点,在发现风险信号时,如何
选择“缺乏技术指导”作为影响工作开展因素的比例较 更积极主动地实施风险管理计划、有效地管控品种风险
高(均为70.00%),说明大型企业制度建设虽然完善,但 应是其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建议大型企业围绕品种
是工作实施层面,尤其是需要技术支撑的某些关键药物 合理设计、有效实施药物警戒活动,使药品安全性监测、
警戒工作环节,依旧力不从心。 信号管理、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沟通等活
中型和小型企业在部分调查结果上差异不大,与大 动环环相扣并取得实效,实现药品风险管理的闭环,并
型企业存在一定差距,这可能与企业缺乏对于药物警戒 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药物警戒体系,确保其能
[14]
的正确认识 、企业领导层重视不足以及工作开展的时 持续满足工作需要。
[15]
间与经验有限 等因素有关。药物警戒体系方面,中型 4.2 建议中型企业继续提升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药物警
企业独立设置专门机构的比例最低(31.25%)、药物警戒 戒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
负责人专职比例也最低(21.88%),小型企业稍高但差别 调查结果显示,中型企业普遍对于药物警戒工作的
·2074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7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