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202014
P. 91

·药物与临床·

        不同NSAIDs联合PIC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

        用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Δ


                        2
                                2
                                        1 #
        黎仕焕 ,李 繁 ,黄奕第 ,徐志新 (1.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海口 571100;2.海南医学院第一附
              1*
        属医院解剖教研室,海口 570102)
                           +
        中图分类号 R713;R97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0)14-1745-06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14.15

        摘  要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IC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作用及其
        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80例,根
        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氯诺昔康组(L组),每组70例。4组患者均于术
        毕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5 mL、注射用帕瑞昔布钠4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注射用氯诺昔康8 mg(效果欠
        佳时加用8 mg),手术结束后给予枸椽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地佐辛注射液PICA镇痛。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4组患者术后
        6、12、24、48 h的疼痛、恶心情况;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4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48 h时的血清C反应
        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心肌细胞P物质(SP)、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记录4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
        镇痛药物用量;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的腹胀、呕吐、眩晕、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上
        述各检测时间点,P、F、L组患者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且术后48 h时,L组患者的疼痛NRS评分显著低于P组与F组(P<
        0.05)。术前,4 组患者的 CRP、IL-6、SP、PG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的 P、F、L 组患者的 CRP、
        IL-6、SP、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F组患者术后48 h的血清SP水平及术后12、24、48 h的血清PGE2水平,L组患者术后48 h的血
        清IL-6水平,术后24、48 h的血清SP水平以及术后12、24、48 h的血清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P组;L组患者术后48 h的血清SP水
        平以及术后12 、24、48 h的血清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F组(P<0.05)。4组患者间腹胀、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联合PICA均能够有效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其血清相关
        指标水平,且氯诺昔康的作用可能更优。
        关键词 腹腔镜;妇科;自控静脉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氯诺昔康;术后镇痛

        
             化学成分[J].中成药,2017,39(6):1223-1227.             [11]  温慧玲,程齐来,吴龙火,等.基于指纹图谱探讨吴茱萸不
        [ 4 ]  楼璐璐,徐姗姗,方淡思.吴茱萸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研                        同炮制品成分的差异[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8):2154-2157.               (5):76-80.
        [ 5 ]  肖洋,段金芳,刘影,等.吴茱萸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历史                  [12]  文丽梅,马超英,余德林,等.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沿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3):223-228.                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9):1976-
        [ 6 ]  刘舒凌,张晟瑞,韦慧,等.炮制降低吴茱萸肝毒性作用的                       1977.
             初步研究[J].中药材,2018,41(3):570-575.               [13]  王晓亚,甄亚钦,王鑫国,等. HPLC同时测定吴茱萸配方
        [ 7 ]  张晟瑞,刘舒凌,钟振国,等.吴茱萸不同炮制品致小鼠肝                       颗粒中 4 种成分的含量[J].中药材,2017,40(2):392-
             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                   394.
            (4):881-884.                                   [14]  樊小瑞,刘梓晗,冯伟红,等.基于UPLC技术的吴茱萸定
        [ 8 ]  赵楠,李达翃,李占林,等.吴茱萸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                        性定量一体化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0):
             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6,33(2):103-109.                  3945-3956.
        [ 9 ]  赵娟娟,陈向明,郑树娜,等.基于化学指纹图谱和多成分                  [15]  吴蔚苗,罗锦莹. 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吴茱萸中绿
             含量测定的吴茱萸质量评价[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原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6,
             2015,29(6):62-65.                                  27(24):3446-3448.
        [10]  赵平,许海玉,许浚,等.吴茱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变                   [16]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
             化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5):559-562.                  范[S].2009-03-16.
                                                           [17]  张崇佩,张依欣,李潮,等.不同年份吴茱萸UPLC指纹图
           Δ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8QN319)
                                                                谱及多成分化学模式识别研究[J].中草药,2019,50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电话:0898-66808108。E-
                                                                (11):2700-2707.
        mail:Lsh1982924@163.com
           # 通信作者: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麻醉。电话:0898-                            (收稿日期:2020-03-05   修回日期:2020-04-08)
                                                                                                (编辑:邹丽娟)
        66808108。E-mail:xiaozhulifan@163.com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4  ·1745  ·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