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202012
P. 93
疗后血清 AFP 水平,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 验和 Egger’s 检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以每项独立研究
0.001,I =98.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详 OR值对数的标准误为横坐标、OR值的对数为纵坐标绘
2
见图7。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 制漏斗图,结果见图8~图13。由图8~图13可见,OR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MD=-3.54,95%CI(-7.03, 的 Begg’s检验的P值为0.124,大于0.05,提示存在发表
-0.06),P=0.046]。 偏倚的可能性较小;Egger’s 检验的 P 值为 0.017,小于
0.05,提示存在一定发表偏倚。 DCR的Begg’s检验的P
值为 0.112,Egger’s 检验的 P 值为 0.21,均超过 0.05,提
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生存率的 Begg’s 检验
的 P 值为 0.495,Egger’s 检验的 P 值为 0.899,均超过
0.05,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3
图 7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AFP 水平的 Meta 分析森
林图 2
Fig 7 Forest pot of Meta-analysis of serum AFP level lgOR 1
in 2 groups after treatment 0
2.3.7 不良反应 14 项研究 [14-17,19-20,22-29] 报道了不良反
-1
应发生情况。试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热、恶心呕吐发
0 0.5 1
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腹泻、血压升高、蛋白尿、手 SE of lgOR
足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 图8 ORR的Begg’s漏斗图
者腹痛、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ig 8 Begg’s plot of ORR
(P>0.05),详见表3。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
Tab 3 Meta-analysis results of the incidence of ADR 2
in 2 groups standartlized effect 1
异质性
结局指标 纳入研究数 效应模型 OR(95%CI) P
2
P I ,%
0
骨髓抑制 9 [14-16,20,22,24,27-29] 0.623 0. 固定效应模型 0.61(0.39,0.97) 0.035
0 1 2 3
发热 9 [14-15,17,23-25,27-29] 0.475 0. 固定效应模型 0.63(0.42,0.95) 0.027 precision
恶心呕吐 12 [14-17,19,22-25,27-29] 0.381 6.6 固定效应模型 0.70(0.51,0.97) 0.030 图9 ORR的Egger’s漏斗图
腹痛 5 [14-15,24-25,28] 0.284 20.5 固定效应模型 0.87(0.54,1.39) 0.547 Fig 9 Egger’s plot of ORR
皮肤瘙痒 5 [16,20,24-26] 0.005 73.0 随机效应模型 1.63(0.36,7.50) 0.530
腹泻 8 [14-16,20,23-24,26,28] 0.494 0. 固定效应模型 2.27(1.21,4.24) 0.011 4
血压升高 10 [14-16,20,22,24-26,28-29] <0.001 91.1 随机效应模型 6.97(1.21,40.15) 0.030
蛋白尿 7 [14-16,20,22,24,28] 0.007 66.2 随机效应模型 12.44(2.51,61.71) 0.002 2
手足综合征 6 [14-15,20,22,24,28] 0.511 0. 固定效应模型 32.50(12.03,87.77) 0.001
lgOR
2.4 敏感性分析 0
以治疗后血清MMP-9水平为有效性指标进行敏感
[25]
性分析,在剔除杨庆等 的研究后,各研究间无统计学 -2
0 0.5 1 1.5
异质性(P=0.182,I =35.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SE of lgOR
2
Meta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 图10 DCR的Begg’s漏斗图
清 MMP-9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MD=-2.20,95%CI Fig 10 Begg’s plot of DCR
(-2.47,-1.92),P<0.001],与“2.3.5”项一致,提示结果 3
稳定、可信。以蛋白尿发生率为安全性指标进行敏感性 2
[16]
分析,在剔除杨嘉文 的研究后,各研究间无统计学异
质性(P=0.844,I =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分 standartlized effect 1
2
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蛋白尿发生率显著 0
高 于 对 照 组 [OR=27.30,95% CI(9.06,82.26),P< -1
0.001],与“2.3.7”项一致,提示结果稳定、可信。 0 0.5 1 1.5 2
precision
2.5 发表偏倚分析 图11 DCR的Egger’s漏斗图
以 ORR、DCR、生存率为指标,分别采用 Begg’s 检 Fig 11 Egger’s plot of DCR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2 ·1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