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202012
P. 71
碱等4个指标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该药材提取工艺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的单因素考察。 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2.4.1 提取溶剂的选择 称取千里光药材粗粉约 2 g, 因素
水平
精密称定,平行7份,固定提取次数为2次、每次提取1.5 A,% B,mL/g C,h D,次
1 50 6 1.0 1
h,分别加入 10 倍量(mL/g,下同)50%甲醇、60%甲醇、 2 60 8 1.5 2
70%甲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80%乙醇作 3 70 10 2.0 3
为提取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取提取液,按“2.1.2”项下方 表2 正交试验设计和结果
法滤过后,取续滤液,再按“2.2”“2.3”项下方法分别测定 Tab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绿原酸、金丝桃苷、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以 试 验 因素 绿原酸含量, 金丝桃苷含量, 总黄酮含量, 总生物碱含量, M
号 A(误差) B C D mg/g mg/g mg/g mg/g
50%乙醇、60%乙醇、70%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提取液中 1 1 1 1 1 0.42 2.06 1.19 62.70 2.519
4 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故选择 50%乙醇、60%乙醇、 2 1 2 2 2 3.18 7.27 0.66 71.79 5.209
3 1 3 3 3 3.55 1.58 0.12 89.88 3.611
70%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后续工艺优化。
4 2 1 2 3 3.88 1.90 0.54 62.86 3.395
2.4.2 溶剂倍量的选择 称取千里光药材粗粉约 2 g, 5 2 2 3 1 0.39 2.22 1.23 71.78 2.765
精密称定,平行5份,分别加入5、6、8、10、20倍量的70% 6 2 3 1 2 3.64 4.10 0.38 69.76 4.156
7 3 1 3 2 3.88 1.95 0.87 71.76 3.701
乙醇,回流提取 2 次,每次提取 1.5 h。取提取液,按 8 3 2 1 3 3.29 4.28 0.39 83.63 4.394
“2.4.1”项下方法处理并测定绿原酸、金丝桃苷、总黄酮 9 3 3 2 1 2.46 1.30 0.56 54.79 2.565
3.780 3.203 3.690 2.617
K1
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随着溶剂倍量的增加,提取
K2 3.437 4.120 3.723 4.357
液中 4 种成分的含量逐渐上升,但以 10、20 倍量溶剂提 K3 3.553 3.447 3.357 3.797
R 0.343 0.917 0.366 1.740
取后各成分的含量差异不大,故选择溶剂倍量为6、8、10
倍进行后续工艺优化。 2.5.2 基于信息熵赋权计算综合评分(M) 以绿原酸、
金丝桃苷、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
2.4.3 提取时间的选择 称取千里光药材粗粉约 2 g,
熵赋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并计算综合评分,参考文献
精密称定,平行4份,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
方法 [9-11] 建立原始指标矩阵(X)如下:
次,每次分别均提取 0.5、1.0、1.5、2.0 h。取提取液,按
“2.4.1”项下方法处理并测定绿原酸、金丝桃苷、总黄酮 0.42 3.18 3.55 3.88 0.39 3.64 3.88 3.29 2.46
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当单次提取时间为 1.0、1.5、 2.06 7.27 1.58 1.90 2.22 4.10 1.95 4.28 1.30
X=
2.0 h 时,提取液中 4 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故选择提取 1.19 0.66 0.12 0.54 1.23 0.38 0.87 0.39 0.56
时间为1.0、1.5、2.0 h进行后续工艺优化。 62.70 71.79 89.88 62.86 71.78 69.76 71.76 83.63 54.79
2.4.4 提取次数的选择 称取千里光药材粗粉约 2 g, 根据公式 Pij=Xij/∑Xij计算 Pij,式中 Pij表示第 j 次试
精密称定,平行 4 份,加入 10 倍量 70%乙醇进行回流提 验在 i 指标下的概率,将原始矩阵(X)转换为概率矩阵
取,按单次提取时间为 1.5 h,分别提取 1、2、3、4 次。取 (P):
提取液,按“2.4.1”项下方法处理并测定绿原酸、金丝桃
0.0171 0.1288 0.1438 0.1570 0.0159 0.1473 0.1573 0.1331 0.0997
苷、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随着提取次数的
0.0771 0.2728 0.0592 0.0711 0.0831 0.1540 0.0731 0.1606 0.0488
增加,提取液中4种成分的含量均逐渐上升,但分别提取 P=
0.2005 0.1107 0.0197 0.0903 0.2075 0.0649 0.1468 0.0653 0.0943
3、4次后各成分的含量差异不大,故选择提取次数为1、
0.0981 0.1124 0.1407 0.0984 0.1123 0.1092 0.1123 0.1309 0.0857
2、3次进行后续工艺优化。
n
2.5 正交设计法优化千里光提取工艺 根据信息熵(Hi )计算公式Hi=-(∑ PijlnPij )/lnn计
i=1
2.5.1 因素与水平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并参考文献
算各项指标的 H i (式中,n 为试验数),结果 H i=[0.928 6,
方法 [9-11] ,对千里光的提取工艺进一步优化。以乙醇体
0.926 0,0.931 5,0.995 4];再根据权重系数(W i )计算公式
积分数(A)、溶剂倍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 m
W i=(1-Hi )/[ ∑(1-Hi )]计算各项指标的W i (式中,m为
等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以绿原酸、金丝桃苷、总黄酮和 i=1
4
总生物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 L9 (3)正交表进行试 指标个数),结果W i为[0.326 9,0.338 7,0.313 5,0.020 9]。
验设计,再按“2.2”“2.3”项下方法测定绿原酸、金丝桃 以此对概率矩阵(P)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计算综合评
苷、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 分,Mi=P1iW1+P2iW2+P3iW3+P4iW4,结果见表2。
表1,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 2.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对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2 ·14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