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202010
P. 18
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规定, 会等相关机构负责制订免疫规划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
增加了“多种”形式的限定语,虽然只是部分修改,但足 套补偿目录;或者先制订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偿目录,再
以表明我国法律在鼓励商业保险补偿的同时,也鼓励探 根据免疫规划疫苗补偿目录的实施情况制订非免疫规
索多种形式的补偿模式。鉴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 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目录。同时,由国家疾病预
的公益性与商业保险的盈利性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笔 防控制中心和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机构联
者建议可借鉴美国 VICP 补偿制度,探索建立疫苗接种 合组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评估委员会,委托该评估委员
异常反应补偿基金,进一步拓宽补偿渠道、充实资金来 会根据现有流行病学和医学科学证据,为科学设定补偿
源。基金补偿的优势在于更能体现补偿的公益性和公 目录中的具体损害类型及损害可能发生的时间间隔提
平性,通过向疫苗企业按疫苗销售剂次数征收一定比例 供专业意见,并定期进行再评估。此外,补偿目录的建
的税金,实现社会风险分担和补偿资金的积累。若将免 立和调整程序均应符合我国相关行政程序规定,公开向
疫规划疫苗政府补偿经费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企业补偿 公众征求意见,以确保补偿目录制订及调整程序的公开
经费统筹到一个“基金池”进行管理,还将有助于解决当 与透明。
前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因资金管理不 5.4 重置补偿申请程序
统一而不能同时接种的制度障碍。 我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程序整体上分为两段,
5.2 委托第三方提供补偿服务 首先是调查诊断和鉴定程序,其次才是受理和补偿程
《疫苗管理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要求:“预防接种 序。发生 AEFI 后,疫苗受害者只能被动等待疾控机构
异常反应补偿应当及时、便民、合理”。疫苗接种异常反 展开调查诊断,如果调查诊断或鉴定结论为异常反应或
应补偿虽然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但卫生行政部门 不能排除异常反应,受害者才能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补
毕竟不是专业服务机构,且人力、物力、财力有限,难以 偿申请,这实际上剥夺了受害者的选择权,增加了申请
做到快速响应,容易引起受种者及家属的不满。美国 补偿的难度。参考美国 VICP 补偿经验,调查诊断和鉴
VICP 补偿制度通过委托司法体系,让律师和法院参与 定是卫生行政部门在决定是否补偿时依赖的外部技术
到疫苗伤害补偿案件的处理中,既减轻了行政部门的工 性支持,并非提交补偿申请的前提条件。因此,建议将
作压力,也促进了补偿的公平与公正。但我国目前并不 我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申请和受理程序移到调查
具备将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纠纷委托给司法体系的 诊断和鉴定程序之前,并设定相应的申请条件。当发生
制度“土壤”,而且司法审判通常比行政裁决的时间要 AEFI 事件后,由接到报案的第三方机构协助符合申请
长,并不利于快速补偿,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条件的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当地卫生行
作为后盾,只会让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建议考虑 政部门提交补偿申请;卫生行政部门经初步核实受理补
在我国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中引入独立的第三 偿申请后,再将其转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
方专业服务机构,如社会保险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有 调查诊断。
意愿承担相应补偿服务的第三方,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5.5 建立目录内和目录外两条补偿路径
反应(AEFI)报案、申请资料准备、处分告知及补偿金发 当前,我国调查诊断和鉴定程序比较繁琐,两次或
放等业务委托该第三方代为办理。第三方服务机构可 多次调查诊断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严重消耗大量诊断
按规定收取适当的服务费,具体收费标准可依案件类型 和鉴定资源,也增加了疫苗受害者的举证负担,造成补
和工作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从美国 VICP 补偿经验 偿效率低下。因此,在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目录管理
来看(美国HHS的补偿金支出比例从未低于经费总支出 的基础上,建议设计目录内和目录外两条疫苗接种异常
的 80%,参见表 3),为保证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补偿受害 反应补偿路径。对于目录内补偿,应采取简化调查诊断
者,建议服务费等非补偿金支出预算比例不高于基金支 和鉴定程序,只要疫苗伤害符合补偿目录的限定条件,
出总预算的20%。 即可推定疫苗和伤害之间存在或不能排除因果关系,除
5.3 落实补偿目录及其调整机制 非有充分证据证明伤害由非疫苗因素导致,才能推翻所
我国《疫苗管理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补偿 推定的结论;对于目录外补偿,应单独制定调查诊断和
范围实行目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鉴定程序,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国内外文献、接种记
补偿目录的建立和调整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疫苗接种 录及相关优势证据进行因果关系判定,证明伤害或死亡
异常反应补偿制度非常重要。借鉴美国《疫苗伤害表》 确实或极可能由疫苗接种造成。只有在目录外补偿申
的制定和修订规则,考虑到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和 请的情况下,疫苗受害者及其监护人才需要承担较多的
非免疫规划两类,建议由国务院委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举证责任。
·1164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10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