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202009
P. 54
MS/MS图见图4。 3 讨论
285 麻黄提取物中化学成分复杂,而本研究主要针对麻
2.0×10 5
1.5×10 5 黄非生物碱部位进行分析研究,为减少生物碱部位对试
count 1.0×10 5 验的干扰,在富集前应对样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笔者
0.5×10 5 145 577
163
0 前期参考相关文献 [28-30] 后考察了3种非生物碱类成分富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m/z 集方法的富集效果,分别为液-液萃取法(萃取溶剂分别
图3 化合物2的MS/MS图 为二氯甲烷+乙醇和二氯甲烷+盐酸)、732型强酸性阳离
Fig 3 MS/MS spectrum of compound 2 子交换树脂法和固相萃取法(AC18SPE柱)。结果前2种
方法存在回收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而固相萃取法解
0.7×10 5 225
0.6×10 5 269 决了上述问题,且富集速度较快、重现性良好。选定方
0.5×10 5 [30]
count 0.4×10 5 5 241 法后,笔者又在文献报道 基础上[甲酸-水(0.1 ∶ 100,
0.3×10
0.2×10 5 197 V/V)淋洗得到生物碱部位,甲醇洗脱得到非生物碱部位]
0.1×10 5 进行条件优化,最终选定了以甲酸-水(0.1 ∶ 100,V/V)、甲
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380 醇-水-甲酸(5∶95∶0.1,V/V/V)和甲醇-水(95∶5,V/V)依次
m/z
淋洗作为固相萃取条件。
图4 化合物8的MS/MS图
在对沉淀部分进行组分制备时,本研究选用了分析
Fig 4 MS/MS spectrum of compound 8
型色谱柱而非制备型色谱柱,是考虑到试验过程中的样
(3)有机酸类代表成分——化合物 15。化合物 15 品用量很少,采用 CLIP 筛选活性组分以及利用高分辨
-
的保留时间为 17.492 min,ESI 模式下准分子离子峰为 质谱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用的样品量均只需1 mg左右;
m/z 163[M-H] ,脱去 1 分子二氧化碳形成 m/z 119[M-H- 其次,分析型色谱柱的柱效比制备型色谱柱高,可以得
-
-
CO2] ,再脱去 1 分子碳形成 m/z 108[M-H-CO2-C] 。结 到更多流分,更有利于后期活性组分的筛选。但从制备
-
合麻黄文献报道 ,推测此化合物为对羟基肉桂酸。化 化合物的角度讲,此方法有一定局限性。
[25]
合物15的MS/MS图见图5。 在活性组分筛选试验中,选用的人直肠癌 HT-29 细
胞能够高度表达 GPR35 受体。其中激动试验是为了评
1.0×10 4 119
价各组分在 HT-29 细胞上引起的 DMR 响应信号;脱敏
0.8×10 4
count 0.6×10 4 4 试验是为了验证组分在HT-29细胞上引起的DMR响应
0.4×10
信号是特异性激活 GPR35 受体造成的。如果组分在
0.2×10 4 108
HT-29细胞上引起了DMR响应信号,并且能降低GPR35
0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受体激动剂敏喘宁的 DMR 响应信号,那么就可确定该
m/z
组分是GPR35受体的激动剂。组分的DMR激动信号越
图5 化合物15的MS/MS图
强、对敏喘宁的DMR信号降低效果越强,则说明该组分
Fig 5 MS/MS spectrum of compound 15
的活性越好。通过本研究试验,初步筛选出了12个活性
(4)挥发油类代表成分——化合物 13。化合物 13 组分。查阅文献 发现,具有GPR35受体激动活性的天
[13]
的保留时间为 3.500 min,ESI 模式下准分子离子峰为 然化合物多为黄酮类成分,如草质素、槲皮素等。本研
+
+
m/z 137[M+H] ,然后一种方式是脱去 1 分子甲基形成 究从12个活性组分中共鉴定、表征出了24个化合物,包
m/z 121[M+H-CH3] ,再脱去 1 分子亚甲基形成 m/z 109 括黄酮类[如小麦黄素、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
+
[M+H-CH3-CH2] ;另一种方式是脱去2分子甲基直接形 苷-4″-E-(4-羟基)-肉桂酸酯、草棉黄素-3-O-α-鼠李糖
+
成 m/z 107[M+H-2CH3] 。结合麻黄文献报道 [19,24] ,推测 苷-8-O-β-葡萄糖苷]、蒽醌类(如大黄素)、挥发油类(如β-
+
该化合物为β-蒎烯。化合物13的MS/MS图见图6。 蒎烯、古芸烯)和有机酚酸类(如对羟基肉桂酸)等天然
成分。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报道这些成分是否具有抗
107 过敏性哮喘活性,但是基于CLIP活性筛选试验,笔者推
1.0×10 3
0.8×10 3 测已表征出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过敏性哮喘的作用,但
count 0.6×10 3 3 105 109 这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故后期笔者拟通过计算机辅助
0.4×10
0.2×10 3 114 121 132
0 药物设计中的分子对接技术,去探究已表征出的天然化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124 128 132 136 140 144
m/z 合物与GPR35受体蛋白靶点的作用方式,以期获得相关
图6 化合物13的MS/MS图 数据和理论支持。
Fig 6 MS/MS spectrum of compound 13 综上,麻黄非生物碱类部位中主要以黄酮类成分为
·1072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9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