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202009
P. 108

续表4
                                                   Continued tab 4
                    氟康唑                       酮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首选语         例数 ROR(95%CI)  首选语        例数 ROR(95%CI)  首选语       例数 ROR(95%CI)  首选语       例数 ROR(95%CI)
         肝肿大          88  5.13(4.16,6.34) 肝毒性  27  5.81(3.98,8.49)  肝毒性  26  5.95(4.04,8.75)  胆汁淤积性肝炎  34 10.41(7.41,14.61)
         胆汁淤积        113  5.13(4.25,6.18) 胆道运动障碍  6  5.48(2.46,12.21)  细胞溶解性肝炎  11  5.62(3.11,10.17)  肝功能异常  189 10.00(8.65,11.56)
         急性肝衰竭        77  4.98(3.97,6.24) 细胞溶解性肝炎  21  5.12(3.33,7.86)  急性肝炎  9  5.07(2.63,9.76)  细胞溶解性肝炎  38  9.31(6.76,12.83)
         胆囊炎          91  4.74(3.85,5.83) 黄疸   34  3.48(2.49,4.88)  肝囊肿  5  4.90(2.04,11.79)  暴发性肝炎  16  8.42(5.14,13.78)
         急性肝炎         42  4.62(3.40,6.26) 脾肿大  11  3.26(1.80,5.89)  黄疸  44  4.80(3.57,6.46)  肝细胞损伤  39  6.76(4.93,9.27)
        内分泌系统疾病
         类库欣综合征       29  8.25(5.71,11.94)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6  15.64(6.99,34.98)  肾上腺抑制  11 44.06(24.18,80.29) 类库欣综合征  16 11.07(6.75,18.14)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    43  3.15(2.33,4.26) 肾上腺机能不全  20  10.48(6.75,16.28)  类库欣综合征  17 24.86(15.38,40.18)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  59 10.73(8.29,13.89)
         糖尿病控制不佳      61  2.46(1.91,3.17) 糖尿病性神经病  13  6.31(3.66,10.89)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4 23.26(8.66,62.46)  尿崩症  13 10.43(6.03,18.04)
         甲状腺功能减退      91  2.41(1.96,2.96) 甲状腺功能减退  28  3.61(2.49,5.23)  血皮质醇下降  8 21.03(10.46,42.28) 肾上腺功能不全  39 10.37(7.55,14.23)
         糖尿病         268  2.13(1.89,2.40) 糖尿病控制不佳  13  2.55(1.48,4.39)  肾上腺功能不全  34 19.07(13.59,26.78) 糖耐量受损  8  2.25(1.12,4.51)
        3 讨论                                                一项基于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显示,伏立康唑的肝毒性
            酮康唑具有严重的肝毒性,口服使用风险大于效                           与肝细胞功能障碍、能量代谢、尿素循环的改变等过程
                                                                [16]
        益,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于2015年6月发                          相关 ,故临床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对
        布公告停止酮康唑口服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                             于合并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
        用 ,因此,酮康唑现主要用于浅表部真菌感染的治疗。                               在肾和泌尿系统疾病中,除酮康唑外,氟康唑、伊曲
          [8]
        三唑类是目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其代表药                            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检测到出血性膀胱炎的 ADR 强信
        物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目前均有口服药及注射                            号,但药品说明书中并未对上述 ADR 进行详细描述。
                                                                        [17]
        剂。三唑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P450 (CYP)                       在Safdar A等 的研究中,共纳入204例骨髓移植患者,
        介导的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活性,干扰真菌细胞中麦角                          其中14例患者发生真菌感染,使用低剂量氟康唑(100~
        固醇的生物合成,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而抑制真菌                            200 mg/d)治疗,其中 3 例发生了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
        生长或诱发真菌死亡 。唑类药物虽然具备较强的抗真                            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该类 ADR 的发生
                           [9]
        菌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各种 ADR 而影响患者的治                           情况。此外,对于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坏死,4 种唑类
        疗。因此,本研究针对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                           药物的 ADR 信号强度相近。这与文献报道伊曲康唑和
                                                                                                  [18]
        康唑上市后的ADE报告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该类药品                           伏立康唑是导致肾毒性的主要抗真菌药物 的结论一
        说明书及文献所涉及的严重和常见的ADR在真实世界                            致。因伊曲康唑注射液及伏立康唑注射液中均含有辅
                                                                                                       [18]
        中的安全警戒信号状况。                                         料环糊精,环糊精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但
                                                                                                       [19]
            肝 胆 系 统 的 损 害 是 唑 类 抗 真 菌 药 物 最 常 见 的           亦有其他研究表明,环糊精不会引起肾功能不全 ,因
        ADR。本研究中,氟康唑 ADR 强信号主要表现在胆道                         此关于伏立康唑治疗引起肾功能不全的原因还存在
        运动功能障碍及慢性胆囊炎,酮康唑 ADR 强信号主要                          争议。
        表现在肝囊肿及胆管结石,伊曲康唑 ADR 强信号主要                              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方面,由表 3 可知,酮康唑、伊曲
        表现在肝胆管疾病及高胆红素血症,伏立康唑 ADR 强                          康唑较氟康唑、伏立康唑显示出更高的信号强度,证明
        信号主要表现在脂肪淤积性肝炎及静脉闭塞性肝病。                             酮康唑、伊曲康唑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较大。有研究表
                                                                                                         [20]
        抗真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与其对真菌 CYP 酶                          明,酮康唑已被广泛认为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系产生抑制作用的同时也抑制了肝脏内部的 CYP 酶系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一项研究通过对9人肾上腺皮质组
        及在肝脏的代谢密切相关            [10-11] 。在肝胆系统ADR中,肝         织细胞株进行原代培养,探讨酮康唑可能的作用机制,
        毒性较严重,近年来有多例严重肝毒性甚至死亡的报                             结果表明,酮康唑可能通过降低皮质酮、17α-羟孕酮和
        道 [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检测出较                     雄烯二酮的水平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因此临床
                                                                                                 [21]
        强的肝毒性 ADR 信号,与文献报道的酮康唑具有最严                          需重点关注。
        重肝毒性 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为对于深                                 在抗真菌药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与皮
                 [12]
        部真菌感染,酮康唑的使用相对其他品种较少。伏立康                            肤及皮下组织相关的 ADR,包括剥脱性皮炎、红人综合
        唑作为治疗侵袭性曲霉等真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广                             征和皮脂溢出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氟康唑所致皮肤及
        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了其肝毒性                              皮下组织疾病中的 ADR 上报例数远远多于其余 3 种药
        ADR。Tasleem SH 等 报道了 1 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使                    物,其中检测出的网状青斑及大疱性皮炎在药品说明书
                           [14]
        用伏立康唑后诱发肝性脑病,并在其肝组织中发现了菱                            中尚未收录,而此类ADR信号强度较高,对患者用药的
        形晶体,证实伏立康唑具有肝毒性。一项纳入了 69 例                          依从性影响较大,在临床应用中需重点关注。此外,酮
        患者的研究发现,伏立康唑诱发肝毒性与患者的血药浓                            康唑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中的ADR信号强度明显强
                                                  [15]
        度水平、肝基础疾病、CYP2C19 基因多态性有关 。另                        于其余3种药物,如脂溢性皮炎、头皮屑、体癣、毛发结构

        ·1122  ·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9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9期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