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2007
P. 37
表 7 16 批不同寄主来源桑寄生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 [ 2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分及排名 社,2006:2788-2790.
Tab 7 Scores,comprehensive scores and rankings of [ 3 ] 苏本伟,朱开昕,裴河欢,等.基于寄主差异的中药桑寄生
main components of 16 batches of T. chinensis 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716-1719.
from different host sources [ 4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
样品编号 第一主成分得分 第二主成分得分 第三主成分得分 综合得分 排名 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99-300.
S1 0.729 3.128 1.212 1.737 8 [ 5 ] 朱开昕,卢栋,裴河欢,等.桑寄生在广西的分布及其寄主
S2 0.908 3.391 1.360 1.946 4
S3 0.827 2.897 1.007 1.672 10 状况调查[J].广西中医药,2010,33(2):59-61.
S4 0.859 3.259 1.284 1.861 7 [ 6 ] 李永华,卢栋,朱开昕,等.桑寄生及其夹竹桃科寄主植物
S5 1.365 2.232 0.649 1.636 12 强心苷含量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
S6 1.706 2.536 0.831 1.945 5
S7 0.928 1.916 0.374 1.264 15 1397-1398.
S8 0.743 1.876 0.435 1.163 16 [ 7 ] 周汉华,刘晓龙,钱海兵,等.不同寄主上的桑寄生药材毒
S9 0.871 2.419 0.798 1.481 14 性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4):
S10 0.996 2.693 0.938 1.667 11
S11 1.492 2.677 0.872 1.900 6 274-277.
S12 1.052 2.359 0.694 1.536 13 [ 8 ] 张慧,黄蜚颖,苏本伟,等.寄主对桑寄生药材质量的影响
S13 1.687 2.604 1.087 1.990 2 [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7):1182-
S14 1.905 3.082 1.368 2.318 1
S15 1.515 2.721 1.046 1.947 3 1187.
S16 1.561 2.207 0.523 1.710 9 [ 9 ] 刘文,蒋世云.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药
示,16 批次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样品可共聚为3类 房,2011,22(19):1819-1822.
(d=15 时)。但当分类距离 d=5 时,第一类又可聚为 2 [10] 梁爽,甘洋萦,卢森华,等.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
小类,S2~S4聚为一小类(桑树寄主桑寄生),S1单独聚 壮瑶药小槐花指纹图谱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为另一小类(桑树寄主桑寄生);第二类又可聚为2小类, 2019,35(2):210-213.
[11] 张志,吕建伟,覃开羽,等.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的
S9~S12聚为一小类(茶树寄主桑寄生),S13~S15聚为
银菊合剂指纹图谱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
另一小类(枫香树寄主桑寄生);第三类又可聚为3小类,
(16):110-114.
S7、S8 聚为一小类(柳树寄主桑寄生),S5、S6 聚为另一
[12] 钮松召,崔颖,卢菲,等.蒙药山川柳的HPLC指纹图谱建
小类(柳树寄主桑寄生),S16 单独聚为一小类。这表明
立、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8):
聚类分析(d=5)基本可识别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
1091-1094.
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槲皮苷、槲皮素和芦丁对桑寄生
[13] 靳贝贝,裴香萍,梁惠珍.青皮药材的 HPLC 指纹图谱建
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可作为桑寄生质量评价指标,并且 立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中国药房,2018,29
以枫香树寄主桑寄生样品的整体质量最好。 (24):3336-3339.
中药指纹图谱是对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有益 [14] 黄华花,王明军,黄鸣清,等.金橘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
[9]
补充和提高 ,虽然尚无法完全确定中药物质群体的化 建立、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J].中国药房,2019,30
[16]
学组成,但对于中药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2):1661-1665.
本研究建立了以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 [15] 傅静,张莹,李宇辉,等.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壮
核心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质 瑶药三妹木 HPLC 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房,2019,30
量进行研究,可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也可为 (17):2355-2359.
提高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一定的方法支持。 [16] 杨方良,张晶,孙国祥,等.中药组方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和
参考文献 思路[J].色谱,2016,34(7):715-725.
(收稿日期:2019-12-14 修回日期:2020-03-04)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
(编辑:林 静)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05-610.
中国药房 2020年第31卷第7期 China Pharmacy 2020 Vol. 31 No. 7 ·7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