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20期
P. 79

2.2.2  料液比     取药材样品粉末,共 15 份,每份 1.0 g,                  表4 Plackett-Burman试验方案设计与结果
        分为 5 组,固定乙醇体积分数为 70%、提取次数为 1 次、                     Tab 4 Trial plan and results of Plackett-Burman tests
        提取温度为 70 ℃、提取时间为 60 min 的条件下,考察                     试验号     A      B     C      D      E      Y,%
        不同料液比(1 ∶ 10、1 ∶ 15、1 ∶ 20、1 ∶ 30、1 ∶ 40、1 ∶ 50,g/mL)  1    1      1    -1      1      1      3.51
                                                            2       1      1     1     -1     -1      2.50
        对水石榴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详见图 2B。由图 2B 可                        3       1     -1     1      1     -1      2.31
        知,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药材提取后总黄酮的含量呈现                            4       1     -1    -1     -1      1      2.42
                                                            5      -1     -1    -1     -1     -1      1.86
        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料液比>1 ∶ 20(g/mL)时,总黄酮
                                                            6       1     -1     1      1      1      2.70
        的含量增加不明显。考虑节约溶剂,故选择料液比为                             7      -1     -1    -1      1     -1      1.85
        1∶20(g/mL)。                                         8       1      1    -1     -1     -1      3.16
                                                            9      -1     -1     1     -1      1      2.43
        2.2.3  提取温度      取药材样品粉末,共 15 份,每份 1.0
                                                            10     -1      1     1      1     -1      2.21
        g,分为 5 组,固定乙醇体积分数为 70%、料液比为 1 ∶ 30                  11     -1      1    -1      1      1      2.43
        (g/mL)、提取次数为1次、提取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                     12     -1      1     1     -1      1      2.64
        考察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 ℃)对总黄酮含量                          表5 Plackett-Burman试验方差分析结果
        的影响,详见图 2C。由图 2C 可知,随着提取温度的增                        Tab 5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for Plackett-Bur-
        加,总黄酮的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提取温度为                                   man tests
        80 ℃时,总黄酮的含量最高,继续增加提取温度,其含量                         误差来源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差       F       P
                                                            A        0.84     1        0.84     9.81   0.020 3
        不再增加,故选择提取温度为80 ℃。
                                                            B        0.69     1        0.69     8.04   0.029 7
        2.2.4  提取时间      取药材样品粉末,共 15 份,每份 1.0              C        0.02     1        0.02     0.19   0.679 9
        g,分为 5 组,固定乙醇体积分数为 70%、料液比为 1 ∶ 30                  D        0.00     1        0.00     0.00   1.000 0
                                                            E        0.42     1        0.42     4.87   0.069 5
        (g/mL)、提取次数为1次、提取温度为70 ℃的条件下,考                      模型       1.97     5        0.39     4.58   0.045 6
        察不同提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对总黄酮含                  残差       0.52     6        0.09
                                                            总离差      2.48     11
        量的影响,详见图 2D。由图 2D 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
        增加,药材提取后总黄酮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略有降低                                采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对表 4 数据进行多项
        的趋势,虽然在提取时间为 90 min 时总黄酮的含量最                        式拟合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Y=2.50+0.27A+0.24B-
        高,但与提取时间为60 min时无明显差异。考虑到节约                         0.04C+0.00D+0.19E(P=0.045 6<0.05),这表明方程拟
        时间和成本,故选择提取时间为60 min。                               合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 个因
        2.2.5 提取次数 取药材样品粉末,共9份,每份1.0 g,分                    素对总黄酮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B>E>C>D。
        为3组,固定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30(g/mL)、                    2.3.2  最陡爬坡试验       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
        提取温度为70 ℃、提取总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考察                       选择对总黄酮含量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即乙醇体积
        不同提取次数(1、2、3 次)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详见图                        分数和料液比进行最陡爬坡试验,再根据其效应大小,
        2E。由图2E可知,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药材提取后总                          设定变化方向和步长,以逼近其最佳取值范围                    [9-10] ;同时
        黄酮的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提取时间为3次时,                           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
        总黄酮的含量最高,故选择提取次数为3次。                                60 min、提取温度为80 ℃,结果见表6。
        2.3 水石榴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表6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与结果
        2.3.1 Plackett-Burman 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                 Tab 6 Design and results of steepest climbing test
        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提取温度(C)、提取时间                       试验号      乙醇体积分数,%          料液比,g/mL     总黄酮含量,%
        (D)、提取次数(E)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Y)为指                         1          10               1∶10         2.00
                                                             2          15               1∶13         2.26
        标,采用 Design-Expert 8.0.6 软件进行 Plackett-Burman        3          20               1∶16         2.42
        试验 ,每个因素取 2 个水平。因素与水平见表 3,试验                         4          25               1∶19         2.55
             [8]
                                                             5          30               1∶22         2.56
        方案设计与结果见表4,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6          35               1∶25         2.58
              表3 Plackett-Burman试验的因素与水平                     7          40               1∶27         2.73
          Tab 3 Factors and levels of Plackett-Burman tests  8          45               1∶29         2.81
                                                             9          50               1∶31         2.72
                                 因素                         10          55               1∶33         2.47
        水平
                A,%     B,g/mL    C,℃      D,min   E,次
        -1      10       1∶10      70       30      1       2.3.3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Plackett-Burman试验
         1      50       1∶20      90       90      3       和最陡爬坡试验的基础上进行 Box-Behnken 试验。以


        ·2810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20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20期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