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20期
P. 138

员、调剂时间、调剂药品等关键信息的实时记录,以便后                          3 实施效果
        续追踪。                                               3.1 高警示药品标识与储存管理实施效果
            给药环节是避免用药差错发生最关键的环节 。                              以高警示药品标识统一、专区存放、规范备案均合
                                                     [13]
        我院建立了基于 HIMSS 标准的 PDA 扫描给药系统,例                     格定义为“存放合格”,对全院存放高警示药品的科室进
        如住院患者给药时,护士需同时扫描患者腕带上的身份                           行检查。以高警示药品标识与储存管理措施实施前6个
        识别码和药品标签上的二维码,两者一致时,方可执行                           月(2018 年 1-6 月)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后 6 个月(2018
        医嘱,从而保证给药对象的正确性;同时,PDA扫描系统                         年 7-12 月)作为实施后组,经比较,高警示药品存放
        可以实时记录给药者、给药开始时间、给药结束时间等                           合格率从实施前组的 29.28%(65/222)提高到实施后组
        关键信息以便进行监测和追溯。对于静脉用胰岛素、静                           的 95.50%(212/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脉用肝素、化疗药物、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等高                           0.01)。
        警示药品,需两名护士通过 PDA 扫描系统进行“独立双                        3.2 高警示药品医嘱开具与医嘱审核实施效果
        核”后方可完成给药,从根源保证了给药的安全性。我                               以高警示药品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频率、给药
        院高警示药品PDA“独立双核”给药示例见图6。                            速度、配伍禁忌等任何一项不合理定义为“不合理医
                                                           嘱”,对全院涉及高警示药品的医嘱进行分析。以临床
                                                           用药决策支持系统实施前 6 个月(2017 年 3-8 月)作为
                                                           实施前组,实施后 6 个月(2017 年 9 月-2018 年 2 月)作
                                                           为实施后组,经比较,实施前组涉及高警示药品的不合
                                                           理医嘱占比为3.43%(12 210/356 340),实施后组占比为
           图6   我院高警示药品PDA“独立双核”给药示例                       1.99%(7 186/361 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ig 6 Example of PDA“independent double check”     (P<0.01)。
              of high-alert medicine in our hospital       3.3  高警示药品调剂、使用与用药后监测环节实施效果
            另外,我院还建立了护理宣教系统,护士在执行完                             我院使用 PDA 扫描系统前(2017 年 1-6 月),平均
        高警示药品医嘱后,系统会自动提示该类药品的重点注                           每月有 35 起药品品种调剂错误发生;使用 PDA 扫描系
        意事项,以便进行宣教。对于高警示药品的出院带药患                           统后(2017年7-12月),调剂过程中未见用药差错事件
        者教育,药师需明确提示患者所用药物属于高警示药                            发生。针对用药后监测环节,我院通过建立临床用药安
        品,并针对该药品的风险点进行充分的用药教育,主动                           全性监测制度,规范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监测,高
                                                 [14]
        提供用药宣教单及联系方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警示药品相关不良事件从实施前(2017年1-6月)平均
        2.6  高警示药品用药后监测                                    每月 18 起减少到实施后(2017 年 7-12 月)平均每月 3
            JCI 标准要求,用药后应监测药物对患者症状或疾                       起,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病所产生的效应,并依据监测结果对药物剂量或药物类                           4 结语
        型进行调整,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进行记录与                               JCI 认证的核心是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提高高警
        上报 。高警示药品用药后监测包括实验室检查、患者                           示药品的安全性是患者安全目标之一;而基于 HIMSS
            [7]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监测等,如血药浓度测定、特定项目                           标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使得 JCI 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标
        监测[例如华法林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患者国际标准化                           准和用药流程得以固化和优化 。我院在高警示药品管
                                                                                      [1]
        比值(INR),氯氮平使用疗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白细胞                         理的实践中,通过 HIS 系统专用标识管理、临床用药决
        水平,胺腆酮使用疗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                           策支持系统、智能化审方平台、PDA 发药与给药系统的
        腺原氨酸(T3)和血清甲状腺素(T4)水平]和临床症状的                       建立等重点措施的落实,保证了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
        密切观察(例如卡马西平用药期间应注意患者有无走路                           的患者正确的剂量和用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用药
        不稳等共济失调现象发生,抗感染用药期间应注意患者                           安全。由于高警示药品种类繁多,不同的高警示药品风
                                                     [13]
        体温,抗高血压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血压等) 。                           险点各异,因此今后可针对不同的高警示药品建立专门
        我院建立了临床用药安全性监测制度,全面规范了药物                           用药差错防范策略,这将是高警示药品精细化管理的
        的选择、给药方案的确定、处方开具与用药指导、药物治                          方向。
        疗效果和安全性监测等过程;同时,我院还建立了基于                           参考文献
        HIMSS标准的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系统,护士给患者用药                         [ 1 ]  刘继兰.国际标准      中国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后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可直接通过PDA记录不良反应信                               社,2017:2.
        息并上报至医院不良事件系统,以便后续追踪。                              [ 2 ]  刘景诗,黄钢,肖雪莲.基于 JCI 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20  ·2869  ·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