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2019年10月第30卷第19期
P. 100

性中等,<6分为依从性低。                                      治指南(2017 年版)》的糖尿病控制标准,HbA1c 的控制
        1.4.2  个人用药记录及药学干预              在住院期间进行。           目标应小于7%。在本研究中,患者HbA1c<7%视为控
        从患者入院接受药物治疗开始,全面记录患者的用药情                           制达标,HbA1c≥7%视为不达标。患者3个月后入院复
        况,用药变更时,注明用药的起始时间,随时维护更新。                          诊,评估血HbA1c水平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检测。
        同时运用 PCNE 分类系统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的                          1.6 统计分析
        DRPs 进行药学干预。PCNE 分类系统(8.02 版)主要包                       将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录入SPSS 23.0统计学软件
        含5个部分:①问题(Problem,P),包括发生个数及类型;                    中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采用 t 检
        ②原因(Cause,C);③计划干预(Planned interventions,          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 检验。以 P<
                                                                                              2
        I),包括干预类型;④干预方案的接受(Intervention ac-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eptance,A);⑤DRPs状态(Status of the DRPs,O),即干       2 结果
        预结果。每个部分均包含子目录。对 DRPs 进行分类、
                                                           2.1 患者一般情况
        原因分析等,开展相应干预并记录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药学干预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
            干预类型主要分为患者、医师和药物 3 个层面。患
                                                           36例,基本情况见表1。
        者层面,对患者进行用药宣教、咨询、监护等药学干预,
                                                                          表1 患者的一般资料
        主要告知患者使用药物的药品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
                                                                  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服药时间(空腹、餐时、餐后、睡前等)、服药方法、用药疗
                                                           项目                 药学干预组(n=40)         对照组(n=36)
        程、常见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包括低血糖的处理、胰
                                                           性别,例
        岛素的注射和储存等)、相应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提                           男性                    23                 26
        高患者的自我用药管理与自身健康掌控能力;医师层                             女性                    17                 10
                                                           年龄(x±s),岁            56.21±4.65        57.30±5.38
        面,结合药物特点,与其交流信息,包括药物选择、用药
                                                           受教育程度,例
        建议、监护意见等,解决现有或者潜在的DRPs,必要时,                         本科及以上                 15                 12
        建议将患者转诊给其他医务人员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高中/中专                 11                 8
                                                            初中及以下                 14                 16
        药物层面则包括用法用量调整等。
                                                           婚姻状况,例
        1.4.3  药物相关活动计划          于出院前 1~2 d 进行。药            已婚                    33                 31
        物相关活动计划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记录,用于追踪患者                            未婚                    7                  5
        院外自我管理进程的行动清单。患者出院前1~2 d,药                         2.2  药学干预组发现的 DRPs
        师及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询核对患者出院后的治疗                            2.2.1 DRPs 的个数      在住院期间,药学干预组患者共
        药物,更新个人药物记录。同时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药                           发现51个DRPs(某些患者存在的DRPs不止1例)。
        物相关活动计划,即告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接下来需要                           2.2.2 DRPs 的类型       对药学干预组患者中发现的
        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关键事项,以帮助患者达到特                          DRPs 采用 PCNE 分类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在 51
        定的健康目标。内容包含对患者进行出院药学教育,包                           个 DRPs 中关于治疗有效性的问题最多,有 42 个(占总
        括药品名称、适应证、用药方法、监测指标、注意事项、生                         DRPs 个数的 82.35%);关于治疗安全性问题 7 个(占
        活方式改变、随访等,将具体操作事项一一列在行动计                           13.73%),其他问题2个(占3.92%),详细情况见表2。
        划表中,方便患者自我操作。
                                                                        表2   DRPs的类型及占比
        1.4.4  药学随访     于出院3个月时进行。采用电话随访
                                                                   Tab 2  Types and proportion of DRPs
        的形式,于患者出院3个月时,由专人进行随访工作,将
                                                           问题类型                                n(占比,%)
        调查结果记录于患者随访问卷表中,包含患者出院后的                           治疗有效性                               42(82.35)
        用药依从性及治疗达标情况,后者即糖化血红蛋白                              药物治疗无效                             11
       (HbA1c)水平等。                                          治疗效果不佳                             22
                                                            未经治疗的症状                            9
        1.5 考察指标                                           治疗安全性                               7(13.73)
        1.5.1 DRPs   住院期间运用 PCNE 分类系统分析药学                   (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                       7
        干预组 DRPs 的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干预的类型及结                        其他问题                                2(3.92)
                                                            成本效果                               0
        果、状态。
                                                            不必要的药物治疗                           2
        1.5.2  用药依从性和 HbA1c 水平         在入院时评估并在             不确定的问题,需进一步说明                      0
        出院时、出院后随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 HbA1c 水平。                       合计                                  51(100)
        HbA1c 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可反                        2.2.3 DRPs 的发生原因        药师分析药学干预组 DRPs
        映既往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                          的原因主要是选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疗程不当等,
        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                           其中以用法用量不当的原因最多,有23个(占45.10%),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9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9  ·2687  ·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