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128

类三唑衍生物的结构见图7。                                      酶的合成。苯并噻吩类化合物33的结构见图9。





                                                                   图9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33的结构图

            A.化合物26           B.化合物27        C.化合物28       5 嘧啶类化合物
                                                               嘧啶类化合物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类化学物
                                                           质,其广泛存在于人体及各种生物体内,在 RNA、DNA
                                                           中含有嘧啶结构,即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这可能
                   D.化合物29         E.化合物30                 是它们广泛用于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研发的原因                       [36-38] 。
             图7 5个苯并咪唑类三唑衍生物的结构图                           将不同类型的环状基团引入嘧啶母体中,是发现新型抗
        3.2 羰基三唑类衍生物                                       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在抗结核病药物研发中,结核分枝杆菌烯酯酰基载                         5.1 氟苯嘧啶类衍生物
                                                                           [37]
        体蛋白还原酶(InhA)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经过临床验证                             Bacelar AH 等 以6-巯基嘌呤为反应物通过有机合
        的最有效的作用靶标之一,一线药物异烟肼的有效作用                           成得到一系列含有嘧啶结构的化合物,并进行了抗结
        靶标也正是InhA。Christophe M等 合成了α-羰基三唑                  核分枝杆菌 HR37v 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氟苯嘧啶
                                      [33]
        类和α,β-二羰基三唑类两个系列化合物作为 InhA 抑制                      类衍生物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的抗菌活性取决于
        剂,经试验表明,α,β-二羰基三唑类化合物比α-羰基三唑                       吡 咯并[5,4-d]嘧啶核的 N-3 和 C-8 中的取代基,当
        类化合物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强;另对新合成的38个                           —FC6H4或—MeOC6H4连在 C-8 上,同时 N-3 连有芳环
        化合物进行了人结肠癌细胞系 HCT116 和人成纤维细                        时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会明显提高,其中化合物 34
        胞株GM637的细胞毒性试验,其中化合物31、32均无细                       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最强,MIC 为 3.58 μg/mL。氟
        胞毒性,且具有较强的抗多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苯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 34)的结构见图 10。
        MIC 均为 2.5 μg/mL。2 个羰基三唑类衍生物的结构见
        图8。





                A.化合物31                   B.化合物32
           注:Me表示甲基                                            图10   氟苯嘧啶类衍生物(化合物34)的结构图
               图8 2个羰基三唑类衍生物的结构图                           5.2  吡咯三唑嘧啶衍生物
        4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Raju KS 等 用吡咯并[2,3-d]嘧啶与芳基、异芳基
                                                                         [38]
            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是在药学领域内广泛研究的                          及烷基叠氮化合物在硫酸铜溶液下反应,生成一系列含
        一类硫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微生物、                          吡咯三唑嘧啶衍生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抗结核分枝
        抗癌、抗炎、抗糖尿病等作用 。Mahajan PS等 合成了                     杆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 35、36 具有较好的抗
                                [34]
                                                [35]
        一系列含羰基的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其中苯并噻吩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活性,MIC均为0.78 μg/mL。分子对接结
        的 1,3-二酮和黄酮因对人癌细胞系 HeLa、Panc-1 和                   果表明,该化合物与DprE1酶活性位点结合作用强。后
        THP-1 具有低细胞毒性和高选择指数而作为主要候选                         续的结构-活性关系也表明,三唑环取代高电负性原子
        药物来进行开发研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试                            的芳基化合物后,抗菌活性增强。2 个吡咯三唑嘧啶衍
        验,化合物 33 不但表现出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有较                     生物的结构见图11。
        强的抑制作用,MIC 为 0.91 μg/mL,而且对多药耐药结
        核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也极强,MIC为2.73 μg/mL。为
        了阐明该化合物诱导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可能机制,研
        究者还进行了分子对接试验,在分子水平上观察了化合
        物与靶点的结合模式。通过与 DprE1 酶分子对接结果
        显示,该化合物与 DprE1 酶的活性位点重合,且两者亲                                A.化合物35                  B.化合物36
        和能力中等,从而推测该类化合物可竞争性抑制DprE1                               图11    2个吡咯三唑嘧啶衍生物的结构图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2427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