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126

[8]
        药 。其母体是二芳基喹啉,作用机制是抑制结核分枝
        杆菌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酶的合成,这一作
        用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使 ATP缺失,从而控制结
                      [9]
        核分枝杆菌生长 。贝达喹啉对各种致病性分枝杆菌具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的最低抑菌                           A.化合物2           B.化合物3            C.化合物4
        浓度(MIC)为 0.06 μg/mL,对多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为 0.13 μg/mL 。贝达喹啉的出现对治疗结核病具
                        [10]
        有重要,说明喹啉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良好的
        抑制作用。基于此,各研究者基于喹啉结构进行修饰,
        合成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喹啉类化合物。下面,                              D.化合物5           E.化合物6         F.化合物7
        笔者对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物、 唑并喹啉衍生物、                               注:Ph表示苯基
          唑酯类喹啉衍生物、碳酰腙类喹啉衍生物这几类喹啉                                  图2 6个 唑并喹啉衍生物的结构图
        类化合物进行介绍。                                          1.3    唑酯类喹啉衍生物
        1.1 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物                                        化合物 8 是 Mao J 等 通过杂交方法得到的具有异
                                                                                 [19]
            乙酰羧酸合成酶(AHAS)是催化支链氨基酸途径的                         唑结构的甲氟喹啉配体,其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抑
              [11]
        关键酶 ,是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安全靶点。Lu W                          制作用良好,但缺乏细胞毒性验证。Mao J 等 又进一
                                                                                                   [20]
        等 以同源建模、分子对接方法筛选得到先导化合物                            步研究了化合物8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并评价了其
          [12]
        AHAS抑制剂,设计合成出24 个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                        药物效果的安全范围,发现其选择指数>142.2,比甲氧
        物,并评价了其对结核分枝杆菌 H37Rv、临床上药敏性                        氟喹啉的安全范围广,并且发现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结核分枝杆菌、耐单药及多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活                            与 pH 相关,在 pH 6 条件下,其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比
        性。结果显示,当两个苯环上各连有一个氟原子时,抗                           在其他pH条件下高。选取空间位阻小的酯类取代基例
        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最好,其中化合物1 不但对结核分枝                          如丙基、丁基羧酸酯有助于该配体在假定的结合位点的
        杆菌 H37Rv 具有抑制作用(MIC 为 2.5 μg/mL),而且抗               定向,基于此,该研究又得到化合物 9~12,其对结核分
        临床上药敏性、耐单药及多药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                           枝杆菌 H37Rv 的 MIC 均<5.0 μg/mL。5 个         唑酯类喹
        也较强(MIC均为2.5 μg/mL)。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                     啉衍生物的结构见图3。
        物化合物1的结构见图1。





                                                               A.化合物8          B.化合物9           C.化合物10




          图1    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物化合物1的结构图                                 D.化合物11            E.化合物12
                                                                  图3 5个     唑酯类喹啉衍生物的结构图
        1.2   唑并喹啉衍生物
              唑是杂环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广泛用于有                        1.4 碳酰腙类喹啉衍生物
                                                                          [21]
                                                   [14]
                                            [13]
        机合成,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结核 、抗菌 、抗                              Eswaran S等 研究发现,多数具有酰胺基团的化合
                 [16]
          [15]
        炎 、抗癌 、抗抑郁 等。研究表明,将                  环与喹啉环         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碳酰腙结构在新药设计上可作
                          [17]
        融合后,也具有良好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Eswaran S                      为抗结核药效基团而存在。基于此,该课题组合成了一
        等 将 1,3-    唑稠合到喹啉环 3,4 位的碳上,合成了                   系列新型具有抑制 ATP 合成酶活性的碳酰腙类喹啉衍
          [18]
        唑并喹啉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结核分枝杆菌试验(以                           生物。这类衍生物在结构上引入二甲氨基作为亲水性
        利福平、异烟肼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合成的大部分                          末端,碳酰腙则提供氢键结构域,苯基部分给出携带手
        化合物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其中化合物2~7对结                          性中心的活性碱基作为喹啉的疏水部分作用于 ATP 合
        核分枝杆菌H37Rv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MIC均为1.0                      成酶。通过分子模型研究显示,这类化合物的药效基团
        μg/mL,比一线药物异烟肼(MIC为1.5 μg/mL)抗结核作                  结构与贝达喹啉相似,其中化合物13、14 均表现出较好
        用更好。6个 唑并喹啉衍生物的结构见图2。                              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MIC 均为 1.0 μg/mL。碳酰腙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2425  ·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