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2019年9月第30卷第17期
P. 129

6 金属配合物
            部分具有药理活性的金属离子因具有一定毒性、刺
        激性而不能直接在临床上应用。因此,将其修饰为金属
        配合物可降低其毒性和刺激性              [39-40] 。其中芳香类金属配
        合物和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具有突出效果,并且细胞毒性也较弱。下面笔者就这两
                                                              图13 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化合物42)的结构图
        种化合物进行介绍。
                                                            酶,在细胞生长和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                [43-44] ,广泛存在于
        6.1 芳香类金属配合物
                                                                                                [45]
                                                            结核分枝杆菌等微生物中。Tawari NR等 通过虚拟筛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活性 。
                                                     [39]
                                                            选和药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 DH-
                   [40]
        Hussain H等 合成的化合物37~41具有抗结核分枝杆
                                                            FR 活性的2,4-二氨基三哌嗪类似物,其中化合物43、44
        菌活性。采用 MTT 微量培养法检测化合物 37 和 41 对
                                                            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良好,并对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毒性
        人乳腺癌MCF-7 细胞活力和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
                                                            很低。
        明,化合物 37 在所考察的浓度下均表现出抑制细胞活
                                                                2-氨基噻唑的基本骨架在结构上与乳霉素相似,乳
        力的作用,化合物 41 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细胞活
                                                            霉素能够抑制β-酮脂酰-ACP 合成酶(KasA),从而抑制
        力,在 0.001 mg/mL 时细胞毒性最小。在体外活性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进而抑制其生长 。
                                                                                                         [46]
        中显示,与有机锡直接连有 3 个苯基的配合物(化合物
                                                            Makam P等 合成了一系列具有2-氨基噻唑骨架的化合
                                                                      [47]
        37~40)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MIC均为 0.078 μg/mL)
                                                            物,其中化合物 45的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最强,MIC
        就比只连有 2 个苯基的配合物(化合物 41)的抗结核分
                                                            为 3.8 μg/mL,对 KasA 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人类肺
        枝杆菌活性(MIC 为 1.25 μg/mL)更强。通过体外活性
                                                            癌Ⅱ型上皮细胞A549 毒性较低。其他类化合物的结构
        及细胞毒性试验证明,该类化合物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                            见图14。
        性与其毒性呈正相关。5个芳香类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见
        图12。
                                                                     A.化合物43                 B.化合物44

             A.化合物37          B.化合物38         C.化合物39


                                                                                  C.化合物45
                                                                       图14 其他类化合物的结构图
                   D.化合物40            E.化合物41
                                                            8 结语
               图12 5个芳香类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图
                                                                抗结核分枝杆菌新化合物来源广泛,其中喹啉类、
        6.2  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                                     吲哚类、三唑类、苯并噻吩类、嘧啶类及金属配合物等是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是目前合成的重要抗菌药物,部                          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这些化合物结构的可塑性及其
        分已被用于临床治疗 。Vieira LM 等 以氟喹诺酮类                       衍生物的多样性,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使其
                           [41]
                                          [42]
        化合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                           从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细胞安全性等多方面对新化合
        加替沙星)为配体,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钯(Ⅱ)                           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研发出疗效显著、毒性小、治疗周
        和铂(Ⅱ)配合物。通常,氟喹诺酮类化合物作为双齿配                           期短的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喹啉类代表性药物贝达喹
        体可通过羧酸中羰基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六元                             啉是40多年来首个批准上市治疗结核的新药,该药通过
        螯合环,而此反应中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则是通过哌嗪氮                            抑制结核分枝杆菌 ATP 合成酶,从而杀死结核分枝杆
        原子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达到稳定,所合成的 10 个                          菌 。此外,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物是有效的酰胺乙
                                                              [8]
        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中化合物 42 的抗结核分枝杆菌                          酰羧酸合成酶抑制剂,抗药敏性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效
        活性最强,MIC为0.31 μg/mL。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                      果良好;氮杂吲哚类、苯并噻吩类及嘧啶类化合物通过
        (化合物42)的结构见图13。                                     减弱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十聚异戊烯磷酰基-β-D-核糖
        7 其他类化合物                                            氧化酶的活性,发挥抑菌效果;羰基三唑类衍生物作用
            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是叶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                        于结核分枝杆菌烯酯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显著抑制耐


        ·2428  ·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17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17期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