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19年2月第30卷第4期
P. 35
溶液 0.5 mL,置于 10 mL 量瓶中,平行量取 9 份;分别精 外,其余条件均同“2.4.1”项。
密加入质量浓度为 41.69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0.4、0.5、 2.6.2 溶液的制备 取“2.4.2”项下AT对照品贮备液各
0.6 mL 各 3 份(约 相 当 于 样 品 含 量 的 80% 、100% 、 适量,加甲醇稀释制得质量浓度分别为 0.237、0.474、
120%),以溶出介质定容至刻度,混匀,经 0.45 µm 微孔 0.947、3.790、7.580、15.159 μg/mL 的系列标准溶液,备
滤膜滤过。取续滤液适量,按“2.4.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用。取内标(芦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于 25 mL
测定,记录峰面积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AT的加样 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质量浓度为 320
回 收 率 分 别 为(100.09 ± 2.40)% 、(99.04 ± 1.52)% 、
µg/mL的内标溶液,备用。
(97.75 ± 0.95)% ,RSD 分 别 为 2.40% 、1.53% 、0.97%
2.6.3 血浆样品处理 取空白血浆 200 µL,精密加入
(n=9)。
320 μg/mL 的内标溶液 25 µL,涡旋混匀;加入乙酸乙酯
2.5 体外溶出特性考察
1.5 mL,涡旋混匀 2 min,10 000 r/min 离心 10 min;吸取
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溶出度与释
1.4 mL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另一EP管中,以氮吹流吹干,
[14]
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 ,分别取“2.1”项下AT原料
残渣加甲醇100 µL复溶后,1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
药混悬液(称取 AT 原料药 200 mg,加水 10 mL,搅拌均
[15]
上清液进样测定 。
匀即得)、AT-NS1 以及 AT-NS2 各 2 mL,放入透析袋中,
2.6.4 专属性考察 取空白血浆、空白血浆+AT+内标、
以 PBS 500 mL 为溶出介质 ,控制转速为 100 r/min,温
[10]
度为(37.0±0.5)℃。分别于溶出 0.5、1、2、4、8、12、16、 AT-NS1给药30 min后的血浆样品+内标,按“2.6.3”项下
20、24 h 时取样 1 mL,并同时补充等体积溶出介质。样 方法处理后,再按“2.6.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
品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按“2.4.1”项下色谱条件进 色谱图。结果,AT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14.9、9.5
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按公式计算药物的体外溶出度(ρ) min,空白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无不干扰,详见图5。
和累积溶出度,再采用Excel 2016软件绘制体外溶出曲 7.5 7.5 AT
电信号 5.0 电信号 5.0 内标
线。ρ=cnV2/m0,累积溶出度=ρn+(ρ1+ρ2+……+ρn-1 )V1/V2 2.5 2.5
[式中,cn 为第 n 个取样点样品中 AT 的质量浓度(由 0 0
“2.4.5”项下回归方程计算而得),m0为 0 h 时透析袋中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时间,min 时间,min
AT的质量;ρ n为第n个取样点的溶出度,V1为取样体积, A.空白血浆 B.空白血浆+AT+内标
V2为溶出介质体积]。上述试验平行操作3次。AT原料 7.5
药、AT-NS1和AT-NS2的体外溶出曲线见图4。 电信号 5.0 内标
2.5
90 0 AT
80
0 5 10 15 20
70
时间,min
% 60 C. AT-NS1给药30 min后的血浆样品+内标
累积溶出度, 50 Fig 5 HPLC chromatograms(pharmacokinetic study)
图5 高效液相色谱图(药动学研究)
40
30
20 AT原料药
AT-NS1 2.6.5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定量下限的考察 取空白血
10
AT-NS2
0 浆200 µL,加入“2.6.2”项下系列标准溶液各适量,得AT
0 4 8 12 16 20 24
取样时间,h 质量浓度分别为 0.030、0.059、0.118、0.474、0.947、1.895
图 4 AT 原料药、AT-NS1 和 AT-NS2 的体外溶出曲线 μg/mL 的血浆样品,按“2.6.3”项下方法处理后,再按
(n=3) “2.6.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待测物
Fig 4 Dissolution curves in vitro of AT raw material,
质量浓度(x,μg/mL)为横坐标、待测物与内标的峰面积
AT-NS1 and AT-NS2(n=3)
比值(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 y=
由图 4 可知,1 h 时,AT 原料药、AT-NS1 和 AT-NS2
2
1.281 4x-0.012 0(R =0.999 3)。结果,AT 检测血药浓
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 4.54%、35.01%、12.22%;12 h 时,
度的线性范围为0.030~1.895 μg/mL,定量下限为0.030
三者的累积溶出度分别为 24.01%、81.14%、64.69%;24
h 时,三者的累积溶出度分别达到 36.04%、84.87%、 μg/mL。
85.86%。这提示将AT制备成NS后,其体外溶出度明显 2.6.6 精密度试验 按“2.6.5”项下方法配制AT定量下
提高;与AT-NS2相比,AT-NS1的体外溶出更快,但两者 限浓度的血浆样品以及低、中、高质量浓度(0.030、
在24 h时的累积溶出度相当。 0.059、0.947、1.516 μg/mL)的质控样品,按“2.6.3”项下方
2.6 药动学研究 法处理后,再按“2.6.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测定6次,
2.6.1 色谱条件 除进样量为20 µL、流速为0.8 mL/min 考察日内精密度;连续测定 3 d,考察日间精密度。结
中国药房 2019年第30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19 Vol. 30 No. 4 ·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