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中国药房》2025年16期
P. 51
表2 PCR引物序列及扩增产物长度 NEPA-1组和TP+NEPA-2组大鼠分别单次灌胃NEPA混
目的基因 引物(5′→3′) 产物长度/bp 悬液 25.8 mg/kg(以奈妥匹坦质量计,以生理盐水为溶
CYP3A1 正向:TCTGTGCAGAAGCATCGAGT 92 剂) ,TP-1组和TP-2组大鼠单次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
[14]
反向:TCGGATAGGGCTGTATGAGATT
CYP2C11 正向:ACACGTGGATGTCACAGCTAA 148 1 h 后,4 组大鼠均单次尾静脉注射白蛋白紫杉醇药液
反向:GGCATCTGGCTCCTGTCTTT 14.82 mg/kg 和顺铂药液 11.12 mg/kg(均以生理盐水为
β-actin 正向:GACATGCCGCCTGGAGAAAC 92 溶剂) 。分别在末次给药后 0.08、0.25、0.5、1、2、4、6、
[3]
反向:AGCCCAGGATGCCCTTTAGT
10、16、24 h 于眼内眦取血 0.3 mL 置于含肝素的离心管
(2)Western blot 实验:取上述冻存的大鼠肝组织适
4
中,以1.09×10 r/min离心5 min,取上层血浆,按“2.1.3”
量,研磨后于冰上裂解,再混匀、离心。取上清液,经
项下方法处理,再按“2.1.1”项下条件进样分析,以随行
BCA法测定含量后,于沸水浴中加热15 min使变性。取
标准曲线计算各组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含量。采用
变性蛋白适量,经电泳分离后转膜,以 5% 牛奶封闭 30
DAS 2.0 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 SPSS 20 软件进行
min;洗膜后,加入 CYP3A1、CYP2C11、β-actin 一抗(稀
统计分析。其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
释比例分别为1∶1 000、1∶1 000、1∶2 000),4 ℃下孵育过
(cmax,即首点实测质量浓度)需经对数转换后再进行组间
夜;洗膜后,加入相应二抗(稀释比例为 1∶5 000),室温
比较,具体统计学方法同“2.2.1(2)”项。
下孵育 30 min;再次洗膜后,加入 ECL 试剂显影、成像。
与 TP-1 组比较,TP+NEPA-1 组大鼠体内紫杉醇的
使用Image J软件,用各目的蛋白与内参蛋白(β-actin)的
平均 cmax、AUC0-t、AUC0-∞分别增加了 28.33%、42.46%、
灰度值比值作为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以Normal组
40.26%,平均表观分布容积(Vd )、清除率(CL)分别下降
为参照进行归一化处理。
了 35.40%、17.9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检测结果:CYP3A1、CYP2C11 mRNA及蛋白表
0.05);其平均半衰期(t1/2 )下降了 9.54%,平均滞留时间
达检测结果(表3、图3)显示,与Normal组比较,Model组
(MRT0-t )延长了 3.32%,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大 鼠 肝 组 织 中 CYP3A1 mRNA、小 肠 及 肝 组 织 中
(P>0.05)。与 TP-2 组比较,TP+NEPA-2 组大鼠体内紫
CYP2C11 mRNA 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而其余
杉醇的平均cmax增加了23.88%,平均Vd、MRT0-t分别下降
指标虽有下调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了 29.36%、30.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P>0.05)。
0.05);其平均 t1/2、AUC0-t、AUC0-∞分别下降了 33.89%、
表3 两组小鼠体内CYP3A1、CYP2C11 mRNA及蛋白 4.31%、4.43%,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表达的比较(x±s,n=3)
0.05)。与 TP-1 组比较,TP-2 组大鼠体内紫杉醇的平均
小肠CYP3A1 肝CYP3A1 小肠 CYP2C11 肝CYP2C11
组别 肝CYP3A1 肝CYP2C11 AUC0-t、AUC0-∞、MRT0-t 分别增加了 35.06%、35.09%、
mRNA mRNA mRNA mRNA
Normal组 1.00±0.49 1.00±0.19 1.00±0.11 1.00±0.37 1.00±0.06 1.00±0.26 59.72%,平均 CL 下降了 25.9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
Model组 0.90±0.21 0.57±0.08 a 0.81±0.20 0.52±0.12 a 0.54±0.14 a 0.72±0.04
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 t1/2、Vd分别增加了 36.84%、
a:与Normal组比较,P<0.05。
0.93%,平均cmax下降了1.26%,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与 TP-1 组比较,TP+NEPA-2 组大鼠
β-actin 52 kDa
体 内 紫 杉 醇 的 平 均 cmax、AUC0-t、AUC0-∞ 分 别 增 加
42 kDa 22.32%、29.25%、29.10%,平 均 CL、Vd 分 别 下 降 了
CYP3A1
20.60%、28.7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52 kDa
0.05);其平均 t1/2降低了 9.54%,MRT0-t增加了 10.43%,
β-actin
42 kDa 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4、图4。
CYP2C11 42 kDa
4 讨论
Normal组 Model组 4.1 定量分析条件的优化
图3 两组大鼠肝组织中 CYP3A1、CYP2C11 蛋白表达 本课题组在流动相优化过程中发现,以 0.2% 甲酸
的电泳图
溶液-甲醇作为流动相时,紫杉醇的色谱峰峰形及响应
2.3 药动学实验 均更佳,这可能是因为紫杉醇结构中缺乏氨基、羧基等
[15]
另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Normal组和Model组,各 易电离基团,而加入甲酸可促进其电离 。本课题组前
16 只;将 Normal 组大鼠随机分为 TP 化疗组(TP-1 组)、 期曾采用多西他赛作为内标,但在实践中发现,以简单
TP 化疗+NEPA 组(TP+NEPA-1 组),将 Model 组大鼠随 的蛋白沉淀法处理尾静脉注射紫杉醇的大鼠血浆样品
机分为 TP 化疗组(TP-2 组)、TP 化疗+NEPA 组(TP+ 后,所得色谱图中内标的色谱峰较小(约为模拟血浆样
NEPA-2 组),每组 8 只。禁食、不禁水 12 h 后 ,TP+ 品的一半),不利于紫杉醇的准确定量;随后,本课题组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6 · 19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