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中国药房》2025年16期
P. 13

美罗培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fT>MIC 达标                        由指导组组织牵头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对推荐建议进行
          率并降低感染相关死亡率           [9―11]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亚          审查,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最终达成本共识。
          治疗浓度不仅是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还与细菌耐药突                           2 共识内容
          变选择窗扩大相关,而过暴露则可导致神经系统等毒性                           2.1 TDM的必要性与目标患者群体
                  [12]
          反应发生 。因此,开展美罗培南 TDM,有利于提高疗                             推荐意见荐意见1::对于危重患者、新生儿/儿童患者、老年
                                                                 推
          效、减少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人(≥65 岁) 、低体重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18]
              TDM需要临床医生、护士、检测技术人员及临床药                        index,BMI)≤18.5 kg/m ] 、超重或肥胖患者(BMI≥24
                                                                                  2 [19]
          师多学科合作来共同实施。尽管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医                            kg/m) [20―21] 、肾功能异常患者 [包括肾脏清除率(CL)增
                                                                                      [22]
                                                                 2
          疗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美罗培南 TDM 服务,但                         加患者   [23―24] ]、药源性肾毒性风险增加患者(如同时接受
          对于美罗培南TDM的采样时间、质量控制、PK/PD参数                        其他肾毒性药物治疗的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25―26]
          计算、剂量调整方案等关键环节仍存在显著异质性。在                           或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
          美罗培南TDM从“可选策略”升级为“关键质控环节”的                         tion,ECMO)的患者 ,当接受美罗培南抗感染时,需进
                                                                              [25]
          背景下,迫切需要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石、以临床应用                           行TDM以调整治疗方案。
          场景为导向且具有普适性的美罗培南 TDM 操作办法,                             推荐意见荐意见 2::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规
                                                                 推
          以取得患者个体化治疗与公共卫生安全的双重获益。                            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患者,推荐进行美罗培南治疗药物
          为此,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发起并组织                           监测以调整治疗方案。
          制定了美罗培南TDM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涵盖了美                               美罗培南是一种亲水性小分子,蛋白结合率低(<
          罗培南 TDM 的整个过程,包括 TDM 的必要性、目标患                      2%),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性 ,主要通过肾小管分泌和
                                                                                      [27]
          者群体、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目标浓度范围、报告解                           肾小球滤过清除 。美罗培南的PK在不同人群中存在
                                                                           [28]
          读、剂量调整策略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旨在规范美罗                           差异,尤其是在危重患者中,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肾脏
          培南TDM的实施,确保结果准确,帮助临床科学制定个                          CL 增加、急性肾损伤或脓毒症休克的发生]可能影响药
          体化治疗方案。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第三方                            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d)和 CL,从而导致血药浓度的个
          临床实验室,适用人员包括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实验                          体差异   [29―30] 。
          室医技人员以及其他参与TDM管理的人员。                                   美罗培南静脉给药后能迅速透过大多数组织和体
          1 共识制定方法                                           液,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半衰期约为1 h 。在常规剂
                                                                                                 [28]
              本共识由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发                          量下,多数普通患者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PK/PD目标浓
          起和组织,并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上注册(注册号                           度范围,但美罗培南在特殊人群中的 PK 参数存在较大
          PREPARE-2024CN403)。共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的差异,按常规剂量给药有可能导致治疗失败 。
                                                                                                    [31]
                  [13]
                                 [14]
          制定手册 、GRADE方法学 以及国际医疗保健实践指                             研究表明,基于 TDM 优化美罗培南剂量对于特殊
          南报告规范(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患 者 PK/PD 的 达 标 和 临 床 结 局 的 改 善 至 关 重 要 。
          Healthcare,RIGHT) 以及TDM指南制订的相关建议             [16]  Maimongkol 等 对儿童危重患者美罗培南 PK/PD 达标
                          [15]
                                                                          [32]
          制定。编写组(不含秘书组)由 46 名临床药学、TDM 技                      水平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强调了 TDM 在优
          术和药事管理专家组成,包括高级职称专家30人、副高                          化儿童美罗培南剂量中的潜力;You 等 发现,TDM 可
                                                                                               [33]
          级职称专家 16 人,来自 17 个省份的 37 家医疗机构。专                   以提高患者美罗培南血药浓度达标的比例,从而可能改
          家共识编写指导组由2位临床药学专家(张相林和李亦                           善临床结局;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BLAST
          蕾)组成。                                              1)表明,常规剂量方案在危重患者实现PK/PD目标方面
              秘书组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并与 TDM 经验丰富的                       并不理想,强调了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34]
          临床药师进行小组讨论和个别访谈,起草了临床问题初                           ICU)患者进行美罗培南 TDM 的必要性 。此外,一些
          稿。随后,由编写组通过3轮德尔菲投票过程对临床问                           回顾性队列研究同样支持在危重患者常规临床实践中
          题进行细化,最终选出12个临床问题。编写组一致同意                          开展 TDM 有助于实现美罗培南的尽早达标                 [35―36] 。对于
          上述12个临床问题,并将其总结归纳为9个问题。秘书                          早产儿或新生儿,2项基于TDM数据对早产儿进行美罗
          组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中华医学会期                     培南的 PK/PD 建模研究以及新生儿成功治疗案例的研
          刊数据库等医学数据库,对各个临床问题相关的原始文                           究,为新生儿/早产儿患者开展美罗培南的 TDM 提供了
                                                      [17]
                                                                                              [18]
          章、系统综述和指南进行全面综述并评估证据质量 。                           循证支持    [37―38] 。对于老年人,Cunha 等 强调了美罗培
          秘书组收集于截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发表的中英文文献                   南在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要基于TDM进行剂
                                                                               [19]
          并综述,根据最新国内外证据制定针对临床问题的共识                           量调整。而在低体重 和超重             [20―21] 危重患者中的美罗培
          建议,每条建议由专家组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之后,                           南PK/PD研究也证实了TDM在特殊个体化治疗中的重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6    · 1959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