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中国药房》2025年16期
P. 9
一类精神药品等 [11―12] ;(2)本医疗机构药品目录中已有 项,并且须经患者或其授权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同类或作用相似且能正常采购供应的药品;(3)临床非 方可开具;同时,医师要在病历中如实记录医嘱内容,在
紧急、非必需的药品,如辅助治疗性药品等。 病程记录中详细说明使用该外购药品的必要性。
外购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从 医疗机构药师按《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
目录中调出:(1)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14 号)审方,对于不符合外
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健 购药品使用条件、违反合理用药原则和存在重大用药安
康行政部门及医疗保障部门等官方公布应停止使用的 全隐患等情况的处方,应拒绝通过。
药品;(2)在本医疗机构频繁发生与药品质量有关的严 患者依据医师开具的外购药品处方,选择零售药店
重不良事件、安全隐患突出的药品;(3)出现明显质量问 后自行购买。医师在告知患者该药品需在医疗机构外
题,在验收、使用过程中多次被投诉,影响医疗安全的药 购买时,不得指定患者购药的药店,且应提醒患者向药
品;(4)经药事会论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 店索要有效购销凭证并保存。
可被效益-风险比或效益-成本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的药 2.6 外购药品回院验收流程
品;(5)违反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有关规定,或者使用不 医疗机构要建立外购药品回院使用的验收流程,以
正当手段进行临床促销的药品;(6)药事会认为应当淘 确保外购药品质量。验收后须做好交接登记。为保障
[10]
汰的其他药品等 。调出的药品原则上 12 个月内不得 外购药品质量,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包括接收药品的药
重新进入外购药品目录。 学人员或护理人员等)应认真核查以下项目(包括但不
2.4 外购药品目录制定流程 限于):(1)是不是正规零售药店销售的药品;(2)药品外
医疗机构药事会负责制定本机构外购药品目录。 包装是否完好;(3)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是否与处方相
临床科室如有新增外购药品需求,应进行集体讨论后向 符;(4)药品质检报告、发票或发票复印件是否符合管理
[16]
药学部门提交《外购药品目录增补申请表》 。药学部 要求;(5)药品有效期、冷链运输等是否符合要求 。
[10]
门根据院内现有药品目录中是否有替代品种,是不是临 2.7 外购药品在院使用流程和安全性管理
床紧急、必需品种,是否能临时采购等对临床申请的拟 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静脉用外购药
外购药品进行药学综合评估,必要时增加医务部门、医 品调配流程。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医疗机构宜在静
保部门参与评估。鼓励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 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外购药品。
价,对外购药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适 在执行注射剂医嘱前,护理人员须进行严格的核查
[17]
宜性及经济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遴选 并登记 。核查登记内容包括:患者或其授权人是否已
外购药品目录的依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可借鉴深圳 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是否在医嘱中予以记录;药品包
市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发布的《基于卫生技术 装、标签是否清晰完整;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当各项
[13]
评估的药品附加价值评价指南》 。如果外购药品属于 条件均符合要求时,方可执行相应医嘱。其他口服剂型
抗肿瘤药物,还须经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管理工作组审 的外购药品经核查登记后,原则上由护士站保管、分剂
批。药学部门初审通过后,将《外购药品目录增补申请 量发放,并做好用药交代。患者出院时,若有未使用完
表》提交药事会审批。药事会审批通过后,药学部门具 的药品,护理人员应将剩余药品退还给患者并做好用药
体负责新增外购药品目录的维护,并与零售药店对接备 交代。
药等事宜。 医疗机构应加强外购药品的安全性管理:使用外购
2.5 外购药品处方开具和调剂 药品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如有
医师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必要时可请临床 发生,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置;对于刚上市的创新药品等,
药师会诊;对于因病情确实需要使用外购药品的患者, 医疗人员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药品不良
由医师按通用名开具外购药品处方,并须符合安全、有 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必要时应制定应急预案以保障患
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 。原则上不允许外购药品超 者用药安全 。
[14]
[18]
说明书用药;若外购药品处方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的,还 2.8 外购药品居家药学服务
[15]
需符合本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 。住院医 对于出院后仍需继续使用外购药品的患者,建议医
师开具外购药品处方原则上应经上级医师知情同意。 疗机构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居家药学服务:以患者个体化
在开具外购药品处方之前,医师应当严格执行告知 用药为核心,对患者用药进行分级管理;借助药学服务
程序,清晰地向患者阐明该药品的使用范围以及注意事 监测与随访管理,与医师协同优化患者用药方案,实现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6 · 19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