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中国药房》2025年16期
P. 14

要性。在肾功能异常患者中的研究表明,美罗培南                              2.3 血样检测方法
                                                   [22]
          TDM可指导个体化剂量调整并改善抗感染效果 ,包括                               推
                                                                  推荐意见荐意见 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
          肾脏 CL 增加的患者,如烧伤患者            [23―24] 。对于有肾毒性        相色谱(UPLC)-紫外检测(UV)法或液相串联质谱(LC-
          增加风险(如同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的患者以及接                            MS/MS)法监测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受肾脏替代治疗或长疗程美罗培南治疗的患者,应常规                            和确证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化学
          进行美罗培南TDM,以协助优化给药剂量                 [25―26] 。       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要求。
              ECMO 的使用可导致美罗培南在 ECMO 管路中及                          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均采用 HPLC-UV(或 UPLC-
          氧 合 膜 上 吸 附 和 降 解 ,从 而 改 变 PK/PD 参 数        [22,39] 。  UV) [52―53] 以及LC-MS/MS [54―55] 方法对美罗培南的生物样
          ECMO对美罗培南PK/PD影响的相关研究表明,ECMO                        本进行定量检测。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为有机溶剂(甲
                                 [40]
          可升高美罗培南的Vd和CL ,提示需增加美罗培南的剂                          醇或乙腈)沉淀蛋白或固相萃取              [56―57] 。目前,国内外尚
          量 [25,41] 。因此,虽然 ECMO 对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的影响                  无用于美罗培南TDM的商业化免疫法检测试剂盒。对
          尚未达成共识,但 TDM 可能有助于使用 ECMO 患者美                       于美罗培南的TDM,应采用兼顾灵敏、准确以及检测通
          罗培南治疗方案的调整。                                         量适宜的色谱分离条件,常见的检测色谱柱包括十八烷
              此外,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常规治疗方                         基 硅 烷 键 合 硅 胶 色 谱(C18 )柱 、亲 水 作 用 液 相 色 谱
                                                             (HILIC)柱  [46,58―59] 或辛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C8 )柱 ,分
                                                                                                         [60]
          案疗效不佳的患者,开展美罗培南 TDM 有助于提高临
                                                              析方法的建立和确证应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床疗效、降低致病菌耐药风险、减少美罗培南的神经不
                        [42]
          良反应与肾毒性 。                                           审评中心《化学药物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
                                                              则》要求,实验室自建方法应符合相关法规及管理
          2.2 标本采集方法
                                                              要求 。
                                                                  [61]
              推
              推荐意见荐意见 3::主要监测美罗培南在外周静脉血浆或
                                                              2.4 初始TDM时机
          血清中的浓度。
                                                                  推荐意见荐意见6::监测连续给予美罗培南4~5剂后的稳
                                                                  推
              推
              推荐意见荐意见 4::采样后应尽快运输并分离血浆/血清,
                                                              态谷浓度(下一剂给药前采样)。对于特定患者,可增加
          于低温冰箱(-20 ℃)暂存标本并避免反复冻融。在保
                                                              对峰浓度(快速输注完毕后15~30 min内或延长输注完
          证对检测方法无明显影响时,推荐添加稳定剂[2-(N-甲
                                                              毕后5 min内采样)或消除相明确的时间点浓度的监测,
          基 氨 基)乙 烷 磺 酸(MES)、3-(N- 吗 啡 啉)丙 磺 酸
                                                              用 于 计 算 PK 参 数 。 基 于 群 体 药 动 学(population
         (MOPS)]增加美罗培南的稳定性。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引导的TDM可在到达稳态
              美罗培南临床标本采集要求与分析方法相关,临床
                                                              前采样。
          标本送检须与检测实验室沟通,以确保标本正确采集与
                                                                  推
                                                                  推荐意见荐意见7::对于危重患者,可于给予美罗培南1~2
          保存。在已发表的美罗培南 TDM 临床研究中,绝大多
                                                              剂后监测谷浓度,以确保患者PK/PD尽早达标。对于肾
          数检测实验室采用以乙二胺四乙酸或肝素为抗凝剂的
                                                              功能异常患者,应根据临床治疗目标,结合患者肾替代
          采血管采集全血标本并分离患者血浆,或采用促凝采血
                                                              治疗方案,确定个体化采样时间。
          管采集并分离患者血清,再进行美罗培南的定量分
                                                                  美罗培南除常规滴注外,推荐延长静脉输注时间,
          析 [25,43―44] ;亦 有 实 验 室 采 用 干 血 斑(dried  blood  spot,  给药时长推荐 2~4 h    [62―64] 。基于美罗培南 TDM 计算
          DBS)的方式收集标本         [45―46] 。在-20 ℃下储存 3~20 d       PK/PD参数可通过采集峰浓度(常速滴注结束后15~30
          后,美罗培南在分离后的血清或血浆中的降解并不显                             min 内或延长输注完毕后 5 min 内)及谷浓度(下一剂给
          著 。考虑到美罗培南的稳定性,建议采集全血标本                             药前)计算。对于常速滴注给药,在滴注结束后可能存
            [47]
          后,尽快分离血浆/血清,于低温冰箱(-20 ℃)暂存标本                        在一定时间的分布相。因此,推荐采集谷浓度(下一剂
          并避免反复冻融        [47―48] 。当标本无法及时检测或需长期               给药前5 min内)以及明确时间的消除相浓度(如下一剂
          储存时,推荐在血浆或血清中添加 MES 或 MOPS 为                        给药前 3 h 或给药间隔中间时间点),再进行相应计
                                            [49]
                                                      [50]
          稳定剂以增加美罗培南的稳定性,但需要充分考察稳定                            算 。获得 TDM 浓度后以一级消除公式计算吸收速率
                                                                [65]
          剂对检测方法及仪器的影响。                                       常数(Ka )、CL 与 Vd,再进一步获得%fT>MIC。由于美
              TDM 标本从床边采集、运输到检测实验室的过程                         罗培南的蛋白结合率仅为 2%,可认为血浆/血清中美罗
          必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包括使用生物安全运输箱,以                            培南的总浓度即为游离药物浓度 。
                                                                                          [24]
                                                [51]
          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和/或受到污染 。实验室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或临床PK/PD 目标值为%fT>
          人员如果发现标本在到达检测实验室时损坏,应立即联                            MIC≥100% 的患者,推荐采集谷浓度与 MIC 进行直接
          系临床,拒收标本并正确处理。在样品前处理和检测过                            比较 。尽管在此情况下,谷浓度可直接反映PK/PD关
                                                                  [66]
          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保护实验室人                            系,但对于 PK/PD 不达标的患者,同时采集 2 个或以上
          员免受生物危害。                                            时间点的浓度计算 PK 参数,更有利于模拟推测最有效
          · 1960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6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6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