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药房》2025年16期
P. 112

表5 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                                  表6 MDRO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菌株          影响因素           MDRO组(n=50) non-MDRO组(n=47)  χ  2  P
           感染病原菌种类         感染病原菌株数
                                        株数        构成比/%       性别                                    2.453  0.117
           铜绿假单胞菌             84         21        25.00       男               36(72.00)  40(85.11)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66         11        16.67       女               14(28.00)  7(14.89)
           鲍曼不动杆菌             42         30        71.43      年龄                                    2.935  0.087
              262株革兰氏阴性菌中,有3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                        ≥65岁            44(88.00)  35(74.47)
                                                               <65岁             6(12.00)  12(25.53)
          酶,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 23 株、大肠埃希菌 9 株                       基础疾病  a                               0.055  0.815
          和产酸克雷伯菌1株,分别占34.85%(23/66)、64.29%(9/                 有               32(64.00)  29(61.70)
          14)、25.00%(1/4)。                                     无               18(36.00)  18(38.30)
                                                              肺结构性病变  b                             0.417  0.519
          2.3 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有               11(22.00)  13(27.66)
          2.3.1 单因素分析                                          无               39(78.00)  34(72.34)
              我院 ICU 行长时间 IMV 且并发 VAP 的 97 例患者                血清白蛋白<28 g/L                         10.269  0.001
                                                               有               40(80.00)  23(48.94)
          中,有50例感染MDRO,感染率为51.55%。单因素分析                        无               10(20.00)  24(51.06)
          结果显示,MDRO 组血清白蛋白<28 g/L、入住 ICU 时                    入住ICU时间≥14 d                         12.653  <0.001
          间≥14 d、IMV时间≥10 d、使用抗菌药物≥3种、使用碳                      有               38(76.00)  19(40.43)
                                                               无               12(24.00)  28(59.57)
          青霉烯类药物、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的患者比例均显著                            IMV时间≥10 d                            7.814  0.005
          高于non-MDRO组(P<0.05)。结果见表6。                           有               29(58.00)  14(29.79)
          2.3.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无               21(42.00)  33(70.21)
                                                              使用抗菌药物≥3种                             9.037  0.003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
                                                               有               40(80.00)  24(51.06)
          素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                       无               10(20.00)  23(48.94)
          白<28 g/L、入住 ICU 时间≥14 d、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       使用抗菌药物≥7 d                            -     1.000
                                                               有               48(96.00)  45(95.74)
          均是导致我院 ICU 行长时间 IMV 且并发 VAP 患者发生
                                                               无                2(4.00)   2(4.26)
          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见表7。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     0.618
          3 讨论                                                 有                3(6.00)   1(2.13)
                                                               无               47(94.00)  46(97.87)
          3.1 病原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分析                                   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0.127  0.722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加之经历                          有               22(44.00)  19(40.43)
          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保留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使得其                            无               28(56.00)  28(59.57)
                                                              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0.053  0.818
                                 [4]
          VAP 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在此情况下,获取较为精
                                                               有               44(88.00)  43(91.49)
          准的病原学信息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无                6(12.00)  4(8.51)
          3.1.1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分析                                    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4.565  0.033
                                                               有               30(60.00)  18(38.30)
              本研究对我院ICU行长时间IMV且并发VAP的97
                                                               无               20(40.00)  29(61.70)
          例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探究,结果显示,                            使用糖皮质激素                               0.142  0.706
          97 例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 281 株,其中,革                        有               40(80.00)  39(82.98)
                                                               无               10(20.00)  8(17.02)
          兰氏阴性菌262株,占比高达93.24%,以铜绿假单胞菌、
                                                              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     1.000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较为常见,与相                             有               49(98.00)  46(97.87)
                            [7]
          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此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                            无                1(2.00)   1(2.13)
                                                              使用肠道益生菌                               1.056  0.304
          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替卡西林/
                                                               有               21(42.00)  15(31.91)
          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高(均不低于25%);肺炎克雷伯菌                           无               29(58.00)  32(68.09)
          肺炎亚种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                          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                             6.547  0.011
                                                               有               30(60.00)  16(34.04)
          孢呋辛、头孢吡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均超
                                                               无               20(40.00)  31(65.96)
          过 30%);鲍曼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黏菌
                                                                 a: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等;b:肺结构性病变
          素较为敏感。笔者分析认为,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及耐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炎等;-:采用Fisher
          药率均较高可能与 ICU 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免疫力低                          确切概率法。
          下、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研究指出,革兰氏阴性                            用;同时,该菌可通过多种机制(如产生各种酶以破坏抗
          菌为条件致病菌,具有独特的细胞壁结构,宿主免疫系                            菌药物的化学结构使其失活或改变渗透屏障的通透性
                                                                                             [8]
          统可通过识别其外膜中的脂多糖、内毒素等而发生免疫                            等)来对抗抗菌作用,从而发生耐药 。此外,在 ICU 密
          反应,从而一定程度抵消抗菌药物、消毒剂等的灭活作                            闭的复杂环境中,耐药菌迫于过度的抗菌药物选择性压


          · 205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6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6期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