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中国药房》2025年12期
P. 87

3.1 有效性评价                                          3.3 经济性评价
              本研究中,安罗替尼组患者的中位 PFS 与 ALTER                        本研究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和
          0303研究的结果相似(5.93个月vs. 5.4个月),而中位OS                 相关文献数据构建了PSM,评价了安罗替尼对比免疫制
          长于ALTER 0303研究的结果(11.27个月vs. 9.6个月)。               剂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用于晚期NSCLC患者三线治疗
          笔者通过对患者基线特征及后续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发                            的经济性。结果表明,与免疫治疗组相比,安罗替尼组
          现,造成 OS 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部分接受安罗替尼治疗                         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获益,但安罗替尼组方案相
          的患者在出现进展后再次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且存                          较于免疫治疗组的ICER值超过了WTP阈值,即安罗替
          在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后续使用了三代EGFR激酶抑                         尼不具有经济学优势。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两
          制剂,从而使OS得以延长。研究指出,免疫治疗在晚期                          组PD期的治疗药物费用以及安罗替尼和免疫制剂的费
          NSCLC患者中的成功使用已改变了现有的肿瘤治疗模                          用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同时,当所有变量波动至上限时,
          式,但近70%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T淋巴细胞恢                          安罗替尼组方案相较于免疫治疗组的ICER值仍超过了
          复时间极短,无法持续获益,故临床需通过提高患者对                           WTP阈值,提示本研究结果较为稳健。
                                                             3.4 研究局限性
                                               [24]
          免疫制剂的耐受性来扩大该类药物的应用 。化疗药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本研究为基于真实
          物主要通过干预细胞周期进程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
                                                             世界数据的回顾性研究,虽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诱导其凋亡;此外,化疗药物还可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
                                                             但是可能存在数据记录偏差,且无法通过随机分组、匹
          诱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来提高免疫制剂的疗效,两者联
                                                             配等方法来控制混杂因素,从而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偏
          用能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结局                  [25―26] 。本研究
                                                             倚风险;(2)本研究仅收集了单中心临床数据,样本量较
          结果显示,安罗替尼组患者的中位 PFS 和中位 OS 虽优
                                                             小,故结果还需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于免疫治疗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
                                                            (3)目前临床尚缺乏晚期 NSCLC 患者三线及以上标准
          在临床实践中积极的三线治疗可使患者获益,尽管安罗
                                                             治疗方案,且现有高质量前瞻性临床研究均以安慰剂作
          替尼在数据上的表现更好,但两种方案的疗效整体相
                                                             为对照,故本研究在选择参比治疗方案时主要参考临床
          似,因此临床在用药决策时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
                                                             实际用药方案,可能导致参比方案的选择不够全面;(4)
          异,实现个体化治疗。
                                                             经济性评价只考虑了直接医疗成本,而未纳入患者的交
          3.2 安全性评价
                                                             通费、食宿费等间接医疗成本,可能会低估患者的整体
              安罗替尼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发生率超过10%的
                                                             经济负担。
          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胃肠道毒
                                                                 综上所述,对于晚期NSCLC患者的三线治疗,安罗
          性、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和血液系统实验室指标异常,上
                                                             替尼的疗效不劣于免疫制剂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安全
          述不良反应大多可在对症治疗、降低剂量、停药后缓
                                                             性亦与之相当,但不具有经济性。
          解 [27―28] 。高质量临床研究表明,免疫制剂联合化疗药物
                                                             参考文献
          致 3~4 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33.5%,其中最常见的 3
                                                             [ 1 ]  HAN B F,ZHENG R S,ZENG H M,et al. Cancer inci‐
          或4级不良事件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5%),最常见的                             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22[J].  J  Natl  Cancer
                           [29]
          irAEs 为皮疹(8.5%) 。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治疗组                          Cent,2024,4(1):47-53.
          22 例患者共完成了 90 个周期的免疫制剂相关治疗,发                       [ 2 ]  HENDRIKS L E L,REMON J,FAIVRE-FINN C,et al.
          生次数排前4位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毒性、一般情况、内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  Rev  Dis  Primers,
          分泌毒性、心血管毒性;其中,有 8 例患者发生了 12 次                           2024,10(1):71.
          irAEs,经过评估和治疗后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恢复到2                        [ 3 ]  ROY-CHOWDHURI S. Molecular pathology of lung can‐
          级以下。安罗替尼组 27 例患者共完成了 102 个周期的                           cer[J]. Surg Pathol Clin,2021,14(3):369-377.
                                                             [ 4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韩宝惠,王洁,等. 中华医学会
          治疗,发生次数排前3位的不良反应为一般情况、心血管
                                                                  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4,104
          毒性、胃肠道毒性;其中,该组发生较多的2~3级不良反
                                                                 (34):3175-3213.
          应包括手足综合征、出血、蛋白尿、高血压等,经干预好
                                                             [ 5 ]  RIELY  G  J,WOOD  D  E,ETTINGER  D  S,et  al.  Non-
          转后降低剂量继续治疗。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
                                                                  small  cell  lung  cancer,version  4.  2024,NCCN  clinical
          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 3~4 级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J].  J  Natl  Compr  Canc
          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治疗方案的安                                Netw,2024,22(4):249-274.
          全性相当。                                              [ 6 ]  HENDRIKS  L  E,KERR  K  M,MENIS  J,et  al.  Non-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12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12    · 1493 ·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