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中国药房》2025年9期
P. 38
60 0.12%(n=6),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50
8
40 2.3.7 重复性试验
2 7
30
mAU 20 10 11 取钩苞大丁草药材粉末(S1)1 g,共 6 份,分别按
1 9
10 3 4 5 6 “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A、B,按“2.3.1”项下色
0
-10 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样品含量。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t/min 结果显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8-Dhmcc、咖
A.供试品溶液A
啡酸、3-羟基-4-甲氧基-5-羧基-香豆精、木犀草素-7-O-
60
50
8 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A、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40
2 7
30
mAU 20 10 11 异绿原酸C、花椒毒素11个成分平均含量的RSD分别为
1
10 3 4 5 6 9 1.17%、1.47%、1.00%、1.58%、1.12%、1.57%、1.83%、
0
-10 1.35%、1.39%、1.23%、1.45%(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t/min 良好。
B.混合对照品溶液
2.3.8 稳定性试验
1:新绿原酸;2:绿原酸;3:隐绿原酸;4:3,8-Dhmcc;5:咖啡酸;6:
取钩苞大丁草药材粉末(S1)1 g,按“2.3.3”项下方
3-羟基-4-甲氧基-5-羧基-香豆精;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异
绿原酸A;9: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0:异绿原酸C;11:花椒毒素。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A、B,分别于室温下放置 0、2、4、8、
图6 钩苞大丁草药材含量测定专属性考察的HPLC图 12、24 h 时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
2.3.5 线性关系考察 积。结果显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8-
分别取“2.3.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 2.0、1.2、0.6、 Dhmcc、咖啡酸、3-羟基-4-甲氧基-5-羧基-香豆精、木犀
草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 A、芹菜素-7-O-β-D-
0.4、0.2、0.1 mL 至 2 mL 容量瓶中,加 50% 乙醇定容,制
成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取上述系列混合对照品溶液 葡萄糖苷、异绿原酸 C、花椒毒素 11 个成分峰面积的
RSD分别为0.38%、0.33%、0.33%、0.47%、1.96%、1.97%、
各适量,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
0.48%、0.29%、0.39%、0.20%、0.34%(n=6),表明上述供
以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
试品溶液A、B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进行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11个成分在各
2.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自进样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均良好(r 均大于
取已知含量的钩苞大丁草药材粉末(S1)0.5 g,精密
0.999)。
称定,共 6 份,分别置于 50 mL 具塞锥形瓶中,分别加入
表2 钩苞大丁草中11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3,8-Dhmcc、咖啡酸、3-羟
成分 回归方程 r 线性范围/(μg/mL)
新绿原酸 Y=0.267 3X+0.016 2 0.999 9 1.72~34.37 基-4-甲氧基-5-羧基-香豆精、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
绿原酸 Y=0.263 2X+0.050 1 0.999 9 8.64~172.77 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隐绿原酸 Y=0.205 9X+0.021 7 0.999 9 1.63~32.65 花椒毒素对照品0.085、0.439、0.085、0.188、0.028、0.176、
3,8-Dhmcc Y=0.095 5X-0.010 1 0.999 9 3.86~77.20
咖啡酸 Y=0.439 0X-0.001 9 0.999 9 0.53~10.56 0.551、0.410、0.090、0.236、0.700 mg,按“2.3.3”项下方法
3-羟基-4-甲氧基-5-羧基-香豆精 Y=0.148 8X-0.081 0 0.999 9 3.90~78.10 制备供试品溶液A、B,分别按“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Y=0.246 5X+0.084 2 0.999 9 10.52~210.36 测定,记录峰面积,采用外标法计算样品含量并计算加
异绿原酸A Y=0.438 5X+0.172 6 0.999 9 8.21~164.17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 Y=0.311 3X+0.015 6 0.999 9 1.67~33.35 样回收率。结果显示,上述11个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
异绿原酸C Y=0.404 5X+0.062 3 0.999 9 4.61~92.26 分 别 为 98.66%、100.78%、101.41%、97.96%、96.65%、
花椒毒素 Y=0.109 8X+0.069 5 0.999 9 14.51~290.18
95.56%、92.54%、100.90%、105.55%、96.06%、100.97%,
2.3.6 精密度试验 RSD分别为0.89%、0.83%、1.93%、1.23%、1.73%、1.68%、
取钩苞大丁草药材粉末(S1)1 g,按“2.3.3”项下方 1.01%、1.10%、0.97%、1.63%、0.90%(n=6),表明该方法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A、B,分别按“2.3.1”项下色谱条件重 准确度良好。
复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结果显示,新绿原酸、绿 2.3.10 样品含量测定
原酸、隐绿原酸、3,8-Dhmcc、咖啡酸、3-羟基-4-甲氧 取13批钩苞大丁草药材粉末各1 g,精密称定,分别
基-5-羧基-香豆精、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 按“2.3.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A、B,再分别按
酸 A、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异绿原酸 C、花椒毒素 “2.3.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采用外标
11 个成分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0.19%、0.07%、0.21%、 法计算样品中各成分含量。各样品平行测定2次,取平
0.17%、0.19%、0.39%、0.24%、0.05%、1.47%、0.33%、 均值。结果见表3。
· 1056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9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