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中国药房》2025年8期
P. 96
链霉菌是最普遍存在的土壤细菌,特殊的次级代谢 见双侧支气管腔无明显异常,肺泡灌洗液真菌、结核相
机制使其在医学和制药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 [1―2] 。但除 关检查均为阴性;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示:粪产碱菌粪
了有益的一面,链霉菌还可导致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获 亚种。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 next-
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肿瘤放化疗、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示:口腔毛滴虫(序列数
剂等患者)浅表部位感染或血流感染 [3―5] ,其中链霉菌感 32,相对丰度 94.8%);左上尖后段刷检见较多支气管纤
染侵及肺部极为罕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等缺乏特异 毛柱状上皮细胞和少许炎症细胞,未见肿瘤细胞。结合
[6]
性,诊治极易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混淆 ,延误患者用药时 上述检查结果,临床医师于3月10日给予患者左氧氟沙
机。同时,由于诊治经验有限,尚无针对链霉菌肺炎的 星 0.5 g(静脉滴注,qd)+替硝唑 0.8 g(静脉滴注,qd)抗
具体治疗指南,其诊治面临一定挑战。值得注意的是, 感染治疗。
热紫链霉菌作为链霉菌属的一员,虽在土壤生态中广泛 3月17日患者复查胸部CT(图2)示:左上肺病灶范
分布,但其引发人类感染的报道极为罕见,尤其是肺部 围较前明显增大,长径约8.5 cm,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
感染尚未见明确病例描述。本文对陆军军医大学第一 检+肺组织细菌及真菌培养。患者肺组织病理结果(图
3)示:左上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肺组织送检常规培养
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现
3 d后见干燥、褶皱菌落生长,且菌落不易挑起、溶化,无
的1例热紫链霉菌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报道,同时
溶血环,革兰染色呈阳性棒状杆菌、分支(图4);无芽孢、
对既往链霉菌肺炎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深入研究链
无荚膜、无动力,抗酸和弱抗酸染色阴性,且麦康凯琼脂
霉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用药策略,以期为链霉菌肺炎的
平板未见生长。因培养结果无特异性,遂通过基质辅助
诊治提供参考。
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将该菌质谱图与数据
1 病例资料
库对比,结果显示仍无法鉴定。然后通过对病原体进行
患者,女,56 岁,2022 年 12 月曾罹患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提取,使用细菌 16S rRNA 通用引物进行基因扩增
感染(轻型),已接种三针疫苗,长期务农及接触化肥,余
测序,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数
无特殊。2023 年 2 月 17 日患者出现咳嗽、气促、左侧肩
据库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罕见病原体——热紫链霉菌
胛区放射痛;外院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性病变,经药物
(覆盖度 100%)。结合多学科诊治意见,该患者肺炎致
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具体方案未提供。2023年3月
病原考虑热紫链霉菌,但无相关药敏结果,文献检索也
7 日患者入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查体示心、肺、
未见用药依据。鉴于热紫链霉菌属于放线菌门,参照
腹部无特殊体征;门诊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 [7]
《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53版 可予以青霉
6.12×10 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3.7%,淋巴细胞百分 素类药物。因患者要求院外自行口服用药治疗,遂于 4
9
-1
比34.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1%。患者胸部CT示: 月4日制定抗感染方案为阿莫西林胶囊(1 g,口服,tid),
左肺上叶尖后段团片、实变影(长径约 5.3 cm),双肺多 患者出院治疗。
发结节,左肺门和纵隔内淋巴结增大(图1);患者否认既
往慢性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无毒物、放射或化学物品
接触史。患者入院诊断:肺部阴影性质待查,感染可能
性大,恶性肿瘤不除外。
A. 胸部CT肺窗 B.胸部CT纵隔窗
图2 患者2023年3月17日复查胸部CT图
A. 胸部CT肺窗 B.胸部CT纵隔窗
图1 患者2023年3月8日的胸部CT图
2 主要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行血气分析、降钙素原和呼吸道病原体
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抗内皮细胞抗体、真 图3 患者左肺上叶肺组织病理显微图(苏木精-伊红染
菌、结核及肿瘤相关检查均为阴性;电子支气管镜下可 色,×200)
· 982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8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