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药房》2025年5期
P. 58

和患者易耐药、易复发以及中位生存率低等问题。近年                            科技有限公司;i160型CO2细胞孵箱、Synergy H1酶标仪
          来,从天然植物或者传统中药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单体越                            均购自美国 Bio-Tek 公司;CKX53 型倒置显微镜购自日
                                 [3]
          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据统计,1981-2019 年美                       本 Olympus 公司;5702 型低速离心机购自德国 Eppen‐
          国 FDA 批准的 247 种抗癌药物中,有 18 种来自天然产                    dorf公司。
                                     [4]
          物,有 44 种为天然产物衍生物 。因此,从天然植物或                         2 方法
          传统中药中寻找抗肿瘤活性单体对开展新药研究意义                             2.1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与表征
          重大。                                                     根据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将
              姜黄素是从中药姜黄中提取的一种活性单体,具有                          硫酸与氯化钠制备成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无水冰醋酸中,
          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是一种极具                           得饱和氯化氢醋酸溶液。将 4-羟基-3,5-二甲基苯甲醛
                             [5]
          潜力的中药活性单体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通过诱导                           (3.47 mmol)分别与四氢噻喃-4-酮、四氢吡喃酮、环戊酮
          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逆                           (1.735 mmol)溶解在饱和氯化氢醋酸溶液中,室温下搅
          转耐药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机制干预肿瘤进程                     [6―7] 。但   拌反应12 h,静置24 h后,过滤;滤渣用纯水和无水乙醇
          是姜黄素存在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这主要与                            先后洗涤 3 次,洗涤物经真空干燥后,分别得到化合物
          其β-二酮结构有关。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单羰基取代不                           F1、F2 和 F3,具体合成路线见图 1。配制化合物 F1、F2
          稳定的 β-二酮可以获得更稳定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                            和F3的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采用核磁共振仪
            [8]
          物 。早在1992年,Markaverich等 研究发现,使用环己                   测定其氢谱;配制化合物F1、F2、F3的甲醇溶液,采用液
                                       [9]
          酮来取代 β-二酮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能够显著抑制                           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3种化合物的分子量。
          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此外,通过N-取代哌啶酮、
          S-取代噻喃酮来取代β-二酮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能够                                         1
                                                                                                        F1
          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活性,并显著改善类似物的药代动力                                          HCl/冰醋酸
          学参数   [10―11] 。因此,以姜黄素为母体结构合成单羰基姜
          黄素类似物是改善姜黄素不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基于                                            1
                                                                  2         HCl/冰醋酸                     F2
          此,本研究以姜黄素 β-二酮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前期研
          究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小分子化合物,筛选其抗肿瘤活
          性并初步揭示其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开                                           1
                                                                                                        F3
          发抗乳腺癌药物和研究同类型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提                                           HCl/冰醋酸
          供优良的先导化合物。
                                                                    图1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合成路线图
          1 材料
          1.1 细胞株                                             2.2 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测定
              人乳腺癌细胞 MCF-7、人肺癌细胞 A549 分别由四                        采用RPMI 1640培养基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
          川大学临床医学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肺癌细胞 A549 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 5%CO2、37 ℃)。
                                                                                                           3
          提供。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F-7、A549细胞以每孔3×10 ~
                                                                   3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4×10 个的密度接种在 96 孔板中,孵育 24 h;分别加入
              四氢噻喃-4-酮、四氢吡喃酮、环戊酮、4-羟基-3,5-二                   不同浓度(3.75、7.5、15、30、60 μmol/L,浓度根据预实验
          甲基苯甲醛(批号分别为 T121984、T107483、C108567、                结果设置)的 F1、F2、F3 和姜黄素,每个浓度平行 4 个复
          H1929182,纯度≥97%)均购自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                      孔;培养 24 h 或 48 h 后,向每个孔中加入 5 mg/mL MTT
          公司;冰醋酸(批号C15026336,纯度99.5%)购自成都市                    试剂,采用比色法测定各孔光密度值并计算半数抑制浓
          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MTT(批号ST1537,纯度98%)购                      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 ),以评估 F1、F2、F3
          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RPMI 1640 培养基、胎牛                       和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越小,抗肿瘤活性越强。
          血 清(批 号 分 别 为 6124112、BS-1101-2)均 购 自 美 国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Gibco公司;兔源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                 采用 ChemDraw 软件分别构建化合物 F1、F2 和 F3
          酸 化 AKT(p-AKT)、表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epidermal            的化学结构式以及 SMILES 结构式,利用 SwissTarget‐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EGFR(p-EGFR)、       Prediction(http://swisstargetprediction. ch/)、PharmMap‐
          剪切型胱天蛋白酶 3(cleaved-caspase-3)、β-肌动蛋白                per(http://www.lilab-ecust.cn/pharmmapper/)数据库分别
         (β-actin)单克隆抗体(批号分别为 4691T、4060、4267T、               检索F1、F2和F3的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https://
          3777、WL01992、8457)均购自美国CST公司。                       www.uniprot.org/)获得靶点基因,去除重复项后获得化
          1.3 主要仪器                                            合物F1、F2和F3的靶点信息。
              8045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购自日本Shimadzu公                        利 用 GeneCards(https://www. genecards. org/)、
          司;Bruker AV Ⅲ 400 型核磁共振仪购自布鲁克(北京)                   DisGeNET(https://www.disgenet.org/)和 OMIM(https://


          · 56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5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5期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