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中国药房》2025年4期
P. 39

各共有峰归属进行指认。结果显示,诃子贡献了18个色
          谱峰,占比 85.71%,包括峰 1~8(峰 3 为没食子酸)、峰                                                          峰1    2
                                                                                                     峰2    1
          11~18(峰 11 为柯里拉京、峰 16 为诃子酸、峰 18 为鞣花                                                        没食子酸  0
                                                                                                     峰4
                                                                                                     峰5
                                                                                                     峰6    -1
          酸)、峰20~21;栀子贡献了4个色谱峰,占比19.05%,包                                                            峰7    -2
                                                                                                     峰8
                                                                                                     峰9
          括峰5、峰9、峰10(栀子苷)、峰19(西红花苷Ⅰ);由于川                                                             栀子苷  标准化的
                                                                                                     柯里拉京 峰面积
                                                                                                     峰12
                                                                                                     峰13
                                         [9]
          楝子所含特征成分的紫外吸收较弱 ,在“2.1.1”项下色                                                               峰14
                                                                                                     峰15
                                                                                                     诃子酸
          谱条件下并未检测到相应色谱信号;此外,峰 1~4、峰                                                                 峰17
                                                                                                     鞣花酸
                                                                                                     西红花苷Ⅰ
                                                                                                     峰20
          6~8、峰 11~18、峰 20~21 为诃子特征峰,峰 9~10、峰                                                        峰21
                                                              S9         S1        S5       S14      S7        S13       S3     S15         S10     S8      S11          S4     S12                        S6      S2
          19为栀子特征峰,峰5为栀子、诃子共有峰。                                       图4 15批三子散样品的聚类热图
                                              18
                                           16
           6 000                     12                           6
                                                                  4         S3
           5 000                                                                S13
                                                                  2
                                 11                                                         S7 S1  S9
           4 000     3    7                                       0                S15         S5  S14
                       4  6  8       13 14  15  17  20 21       t[2]               S10  S11  S8
                   2
           U/mV  3 000  1                               Ⅰ        -2              S2  S4  S12
                                                        Ⅱ        -4                 S6
           2 000                                        Ⅲ
                                  10                    Ⅳ        -6
           1 000               9                19      Ⅴ        -8
                                                        Ⅵ
                         5                                        -10                -8              -6               -4        -2                0           2           4                  6                     8
             0
                                                        Ⅶ
                                                                                                   t[1]
               0                                                    10                                                    20                         30                                   40                                50
                                 t/min                               图5 15批三子散样品的PCA得分图
             Ⅰ:S1;Ⅱ:缺诃子阴性对照溶液;Ⅲ:诃子饮片对照溶液;Ⅳ:缺川                2.2.3 OPLS-DA和潜在质量差异标志物筛选
         楝子阴性对照溶液;Ⅴ:川楝子饮片对照溶液;Ⅵ:缺栀子阴性对照溶
                                                                 OPLS-DA 结果显示,所得模型的累计解释能力参
         液;Ⅶ:栀子饮片对照溶液。
                                                                                                         2
                                                                              2
                                                                  2
               图3 三子散指纹图谱21个共有峰的归属                           数 R X 为 0.928、R Y 为 0.994,预 测 能 力 参 数 Q cum 为
                                                             0.981,各参数指标均大于 0.5,表明 OPLS-DA 模型构建
          2.1.10 相似度评价
                                                                 [11]
                                                             成功 ;同时,采用 SIMCA 14.1 软件进行 200 次置换检
              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对
                                                                                2
                                                                                      2
                                                                                                2
                                                             验,结果显示,所有Q 均在R 之下,且Q 的回归直线与y
          15 批三子散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显
                                                             轴相交于负半轴,进一步确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基
                                                                                                       [9]
          示,15批三子散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于上述模型构建 OPLS-DA 得分图,结果(图 6)显示,15
          为0.994~0.999,表明其整体质量差异性较小。然而,15
                                                             批样品中,S1、S5、S7、S9、S14 与 S2~S4、S6、S8、S10~
          批 三 子 散 样 品 21 个 共 有 峰 相 对 峰 面 积 的 RSD 为
                                                             S13、S15的离散趋势明显,与CA、PCA结果基本一致。
          6.14%~22.45%,提示不同批次样品的成分含量可能存
          在较大差异。                                                  6
          2.2 三子散的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4
                                                                  2           S14       S12 S8  S6
                                                                                            S2
          2.2.1 CA                                                0          S5  S9 S1   S11 S4 S15
              以 15 批三子散样品的 21 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                       1 .142 31*t[2]  -2  S7    S10 S13
          借助微生信科研绘图平台(https://www.bioinformatics.                -4
                                                                 -6                        S3
          com.cn/),采用完全链接法以平方欧氏距离进行 CA 。                         -8
                                                      [10]
                                                                  -10        -8                  -6                 -4             -2                0           2           4                 6                      8
          结果(图 4)显示,15 批三子散样品被分为两大类,S1、                                                  1.000 03*t[1]
                                                                   图6 15批三子散样品的OPLS-DA得分图
          S5、S7、S9、S14聚为一类,S2~S4、S6、S8、S10~S13、S15
          聚为一类,提示不同批次样品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                                本研究进一步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
          2.2.2 PCA                                          tance in projection,VIP)大于 1 为标准 ,筛选潜在质量
                                                                                              [12]
              以 15 批三子散样品的 21 个共有峰峰面积为变量,                    差异标志物。结果(图 7)显示,VIP>1 的成分有 11 个,
          运用SIMCA 14.1软件对其进行自动规格化处理后进行                       对应色谱峰分别为峰11(柯里拉京)、峰14、峰12、峰17、
          无监督的 PCA,并获得 PCA 得分图。结果(图 5)显示,                    峰21、峰18(鞣花酸)、峰13、峰15、峰8、峰16(诃子酸)、
          S1、S5、S7、S9、S14与其他批次样品明显分离,其他批次                    峰 2,VIP 值 分 别 为 1.276、1.266、1.245、1.243、1.239、
          中的S3、S13表现出一定的分离趋势。                                1.162、1.145、1.046、1.041、1.026、1.004。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4    · 417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