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药房》2025年4期
P. 26
(3)制定清场、清洁和消毒工作标准;在每种药品拆零之
前,必须使用酒精棉片对拆零容器、拆零设备及药品接
触面进行擦拭消毒;拆零工作结束后,应利用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的洗筐机彻底清洗和消毒拆零容器,用酒精棉
片擦拭消毒操作台面,完成清场。(4)制定药品储存标
准,规定拆零后的药品应按品种存放于食品级保鲜袋
内,再将保鲜袋放入密闭避光容器中,以防止外界环境
对药品造成影响。
2.3 SO加强型策略
2.3.1 使用智能单剂量口服药品核对机取代人工核对
智能单剂量口服药品核对机可通过读取药袋上的
条形码与医嘱信息进行关联,并通过智能算法,将其内
置摄像机所拍摄到的药品实物的各种参数[包括药品表
图1 基于药品SPD信息系统的拆零口服药品管理信息 面、半径、长度、宽度、轮廓、形状、颜色(红绿蓝)、红外三
系统界面 原色(红绿蓝)、碎屑等]与医嘱信息内的药品信息和数
据库里的药品样片作三方比对,以检查药袋中的药品实
2.2 WT推进型策略
[7]
物是否正确 。当该设备检测到药品信息与预设值不匹
2.2.1 拆零口服药品库存的精细化管理
配时,会在操作系统内提示药学人员复核查看问题药
为了避免药品过度拆零造成库存积压甚至过期浪
袋,缩短人工逐一核对药袋的时间。智能单剂量口服药
费,精确计算每种口服药品的拆零备药量,不仅能确保
品核对机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而且
药品的及时供应,而且能合理控制药品库存资金占用比
可以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升员工满意度。长期来看,
例,优化医院资金使用效率。我院住院药房以上季度该
该设备还可通过减少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机
品种药品的日平均用量乘以 10 计算备药量。药师每季
构的运营成本。
度通过电子病历、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系统查询药品用量
2.3.2 制定从业人员准入标准
并打印1次数据,将其张贴在相应药品的储药盒上,方便
鉴于卫生安全对口服药品拆零调配工作的重要性,
备药时查看;在此基础上,药房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备药
我院住院药房对标静脉药物集中配置中心的人员要求,
量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因集采政策落实等原因而引起
参照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静脉用药调
的药品用量波动。
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第十八条“相关人员,每
2.2.2 拆零口服药品效期的重新设置
年至少进行1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患有传染
口服药品在拆零后,因其保存条件的改变,其有效
性疾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或患有精神性疾
[6]
期不宜再依据药盒上标注的出厂日期来计算 。2020
病等不宜从事相关工作的,应当调离工作岗位”的要求
年,美国FDA发布的《行业指南:固体口服制剂单位剂量 对人员进行管理,确保所有参与药品拆零和调配工作的
重新包装药品有效期》(Guidance for Industry:Expira‐ 人员均符合相应的健康要求,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tion Dating of Unit-Dose Repackaged Solid Oral Dosage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Form Drug Products)(下称《行业指南》)明确指出,固体 2.4 WO优化型策略
口服制剂单位剂量重新包装药品的有效期需重新计算, 2.4.1 推进拆零口服药品调配服务收费政策
下述两个条件以先到者为准:自拆零之日起不超过6个 推动和呼吁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物价收费条目,允许
月,或重新包装日期与原包装标注的有效期之间时间的 医院对拆零口服药品调配服务收费,这不仅是对药品调
25%。我院药房参考这一行业指南,在药品供应管理配 配服务价值的认可,而且可以激励药学人员采用更先进
送信息系统内对药品效期进行重新设置,药师按重设过 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还能引起相关监管部
的效期进行检查和管理,将近效期的药品调剂至我院其 门对药品调配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视,加强行业监管力
他院区用量较大的二级药房以尽快用完,确保患者用药 度,制定或更新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加强风险管理,鼓
的安全有效。 励技术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保护患者
2.2.3 加强拆零口服药品的清洁卫生管理 权益。
我院进一步明确了拆零口服药品的清洁消毒操作 2.4.2 药师广泛参与质量管理,构建拆零口服药品闭环
标准:(1)明确药品拆零操作间是专用于药品拆零工作、 管理体系
远离污染源的独立房间。(2)规定操作人员在拆药、补 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可提高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效
药、调配前需进行手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医用手套、帽子 率,制度的完善则可为相关管理工作提供标准。然而,
和口罩等,不可直接接触药品(如徒手拆药、掰药)。 管理的最终落实需要药师执行。我院充分利用现有人
· 404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4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