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中国药房》2025年3期
P. 80

2.5 大鼠创面组织胶原蛋白沉积情况观察                                3 结果
              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取“2.4”项下剩余的创面                     3.1 OST对大鼠创面愈合率的影响
          组织切片,根据 Masson 染色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染                            与Model组比较,OST-M组、OST-H组大鼠给药第7
          色,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并拍照。采用                             天和第 14 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
          Image J软件计算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胶原蛋白相对表                        OST-L组比较,OST-M组、OST-H组大鼠给药第7天和第
          达量=(蓝染的胶原纤维面积/视野总面积)×100%。                          14 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具有剂量
          2.6 大鼠创面组织中Ang-1、bFGF水平检测                           依赖性(P<0.05);与 OST-H 组比较,OST-H+环巴胺组
              采用ELISA法检测。将每组剩余6只大鼠处死,剖                        大鼠给药第 7 天和第 14 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降低
          取创面组织,一部分置于冰上加入裂解液进行裂解,另                           (P<0.05)。结果见图1和图2。
          一部分冻存于-80 ℃条件下,待用。将制备的创面组织
          匀浆,根据 ELISA 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操作,检测大鼠创                         Model组
          面组织中Ang-1、bFGF水平。
          2.7 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A、VEGFR-2 mRNA 相对
          表达量检测                                                OST-L组
              采用 RT-qPCR 法检测。取“2.6”项下冻存的创面组
          织适量,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进
          行扩增。扩增体系为:4 μL cDNA,25 μL 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正反向引物对各 1 μL,ddH2O 19 μL,             OST-M组
          总体积为 50 μL。扩增条件为:聚合酶活化 10 min,
          94 ℃变性 15 s,55 ℃退火 30 s,72 ℃延伸 30 s,45 次循
          环。本研究所用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                             OST-H组
          公司设计合成,序列信息如表1所示。以β-actin为内参,
          采用 2  -ΔΔCt  法计算 VEGFA、VEGFR-2 mRNA 的相对表
          达量。                                                  OST-H+环巴胺组
                      表1 引物序列及产物大小
           引物名称       序列(5′→3′)                  产物大小/bp             第1天            第7天             第14天
           VEGFA      正向:GAGGTCAAGGCTTTTGAAGGC     205                   图1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
                      反向:CTGTCCTGGTATTGAGGGTGG
                                                                   100                   abc
           VEGFR-2    正向:GGCCCAATAATCAGAGTGGCA     189                                            Model组
                      反向:CCAGTGTCATTTCCGATCACTTT                    80            abc    ab       OST-L组
           β-actin    正向:GGAGATTACTGCCCTGGCTCCTA   112              60                            OST-M组
                      反向:GACTCATCGTACTCCTGCTTGCTG                 创面愈合率/%         ab      d       OST-H组
          2.8 大鼠创面组织中 VEGFA、VEGFR-2、SHH、GLI1                        40             d              OST-H+环巴胺组
                                                                    20
          蛋白表达检测
                                                                     0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取“2.6”项下冻存的创面                              1                         7                       14
                                                                                 时间/d
          组织适量,用RIPA裂解液提取总蛋白,采用BCA法测定
                                                                 a:与Model组比较,P<0.05;b:与OST-L组比较,P<0.05;c:与OST-
          蛋白浓度后,进行变性处理。取变性后的蛋白进行十二                            M组比较,P<0.05;d:与OST-H组比较,P<0.05。
          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以 5% 牛血清                         图2 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比较(x±s,
          蛋白溶液封闭2 h,加入VEGFA、VEGFR-2、SHH、GLI1、                      n=12)
          GAPDH一抗(稀释比例均为1∶1 000)于4 ℃过夜孵育;                     3.2 OST对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
          加入相应二抗(稀释比例为 1∶5 000)于室温孵育 2 h,采                        对照组大鼠皮肤组织表皮完整。Model组大鼠创面
          用ECL试剂显色,经凝胶成像后,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                       组织再上皮化不明显,新生血管数较少,肉芽组织出现
          分析,以GAPDH为内参进行归一化。                                  水肿,炎症细胞浸润严重。与 Model 组相比,OST-L 组、
          2.9 统计学方法                                           OST-M 组、OST-H 组大鼠创面组织再上皮化明显,炎症
              采用 GraphPad Prism 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细胞浸润和肉芽组织水肿减轻,新生血管数增多,其中
          析。实验数据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                           OST-H 组大鼠的创面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 OST-H 组
          分 析 ,进 一 步 两 两 比 较 行 LSD-t 检 验 。 检 验 水 准            相比,OST-H+环巴胺组大鼠创面组织再上皮化不明显,
          α=0.05。                                             炎症细胞浸润加重,新生血管数减少。结果见图3。


          · 326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3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3期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