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中国药房》2025年3期
P. 38

DSPE-PEG2000-TK-PEG5000 为 2 mg,DSPE-PEG2000-        2.14) nm。其Zeta电位为(-2.47±0.15) mV,加入H2O2
          MTX 为 2 mg,PTX 为 1 mg,ICA 为 1.5 mg,超声功率为            后 升 高 至(-1.60±0.10)  mV。 其 PDI 较 小(0.046±
          500 W,处方量为5 mL。                                     0.032),表明胶束分布均一;加入 H2O2后 PDI 略增大,但
          2.3.4 工艺验证                                          仍低于0.30。
              根据最优工艺制备 3 批 MTX-oxi-Ms@PTX/ICA。                    MTX-oxi-Ms@PTX/ICA 在 10、20 和 30 d 时的粒径
          结果显示,3 批 MTX-oxi-Ms@PTX/ICA 中 2 个药的总包               分 别 为(62.39±1.00)、(62.68±0.91)和(63.06±0.53)
          封率分别为92.36%、92.01%、93.88%,平均为92.75%,与               nm,相应的 PDI 分别为 0.071±0.031、0.069±0.034 和
          预测值(93.90%)相近,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                         0.070±0.023。这表明在30 d内胶束未发生明显的聚集
          性,优选的工艺稳定性与重现性良好。                                   或沉淀,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2.4 MTX-oxi-Ms@PTX/ICA的表征                           2.5 胶束的体外释放特点考察
          2.4.1 临界胶束浓度                                            采用透析袋法研究胶束在2种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
              采用芘作为荧光探针进行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放行为。释放介质1为含5%吐温80的PBS,释放介质2
                                          [15]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测 定 。 将 MTX-oxi-         为含5%吐温80和1 mmol/L H2O2的PBS。将1 mL PTX/
          Ms@PTX/ICA 稀 释 至 不 同 质 量 浓 度(0.001、0.002、           ICA 游离药溶液(含 0.2 mg PTX、0.3 mg ICA 的甲醇溶
          0.005、0.01、0.02、0.05、0.1、0.2、0.5、1.0、2.0、5.0 mg/mL),  液)和 按 最 优 工 艺 制 备 的 Ms@PTX/ICA、MTX-oxi-
                                           -7
          然后向每个样品中加入终浓度为6×10  mol/L的芘,将                       Ms@PTX/ICA 分别装入分子截留量为 8~14 kDa 的透
          混合物在室温下避光孵育12 h,使芘嵌入胶束的疏水核                          析袋,浸入 20 mL 释放介质 1 中,在温度 37 ℃、转速 100
          中。记录激发波长 340 nm 和发射波长 300~400 nm 下                  r/min条件下振荡。同法将MTX-oxi-Ms@PTX/ICA装入
          的 荧 光 光 谱 图 ,并 计 算 CMC。 结 果 ,MTX-oxi-               透析袋并置于释放介质2中,以评估其在氧化环境中的
          Ms@PTX/ICA 的CMC 为0.007 9 mg/mL,明显低于血液               响应性。分别在 4、8、12、24、48 h 时采集 0.5 mL 释放介
                                       [16]
          中胶束的降解浓度(约0.5 mg/mL) 。                              质样品(每次取样后补充等体积新鲜介质),每个时间点
          2.4.2 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和Zeta电位                              重复取样 3 次。利用 HPLC 法分别测定各样品中 PTX、
              使用纳米粒度及 Zeta 电位分析仪测定 MTX-oxi-                   ICA含量,计算各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率[释放率(%)=释
          Ms@PTX/ICA 的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            放 的 药 物 量/总 药 量 ×100%],并 绘 制 体 外 释 放 曲
          dex,PDI)和 Zeta 电位。为进一步评估胶束在氧化环境                     线(图2)。
          中的响应性,向 MTX-oxi-Ms@PTX/ICA 溶液中添加 0.1                    结果显示,PTX/ICA 游离药溶液在 48 h 内释放了
          mmol/L 的 H2O2,并在 37 ℃下孵育 2 h,随后测定胶束的               (92.66±2.87)%的 PTX 和(92.86±2.50)%的 ICA,呈现
          粒径、PDI 和 Zeta 电位。另外,将 MTX-oxi-Ms@PTX/               出初期的突释现象。48 h内,MTX-oxi-Ms@PTX/ICA在
          ICA储存于4 ℃环境中,分别于0、10、20、30 d时取样,测                   释放介质 1 中释放了(61.46±3.91)%的 PTX 和(65.55±
          定其粒径和PDI的变化情况,评价胶束的储藏稳定性。                           3.40)% 的 ICA,而 在 释 放 介 质 2 中 释 放 了(90.51±
              结 果 显 示 ,MTX-oxi-Ms@PTX/ICA 的 粒 径 为             4.07)%的 PTX 和(88.75±2.22)%的 ICA,表现出显著的
         (62.09±1.68) nm;加入 H2O2 后,粒径收缩至(57.78±               释放增强现象。
                             Y/%                             Y/%                             Y/%
              6∶1                              50                               50
                                               44                               44
                                               38                               38
             X 2  4∶1                         X 3 /℃                          X 3 /℃
                                               32                               32
                                               26                               26
              2∶1                              20                               20
                 60            68            76              84            92           100  6∶1                                  4∶1                                  2∶1  60            68            76              84            92           100
                            X 1 /mg                          X 2                             X 1 /mg
                    A. X 1和X 2交互作用的等高线图             B. X 2和X 3交互作用的等高线图              C. X 1和X 3交互作用的等高线图

               100                             100                             100
                90                             90                               90
                80                             80                               80
               Y/%  70                        Y/%  70                          Y/%  70
                                                                                60
                                                60
                60
                50                              50                              50
                40                              40                              40
                30                              30                               30
                6∶1                      100    50                       6∶1     50                      100
                                       92         44                               44                  92
                                     84             38                               38              84
                     4∶1          76                   32          4∶1                 32          76
                                68   X 1 /mg             26                               26    68   X 1 /mg
                     X 2   2∶1  60                X 3 /℃   20  2∶1  X 2            X 3 /℃   20  60
                   D. X 1和X 2交互作用的3D响应面图          E. X 2和X 3交互作用的3D响应面图            F. X 1和X 3交互作用的3D响应面图
                                      图1 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等高线图和3D响应面图
          · 288 ·    China Pharmacy  2025 Vol. 36  No. 3                               中国药房  2025年第36卷第3期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