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20

可有效治疗时不需要联合用药,仅在重症感染如重症监                            伴严重并发症亚组中抗菌药物费用均高于不伴并发症
          护病房的老年人或单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或多重耐                             亚组。本研究发现,多部门协作管控前,对照组中ES35
          药感染等情况下有联合用药指征               [6―8] 。(2)优先选用集采       病组患者的次均抗菌药物费用高于 ES33 病组,甚至高
          品种不积极。多部门协作管控后临床医生对集采品种                             于ES31病组,这间接说明多部门协作管控前ES35病组
          接受度有所好转,但在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中,临                            的抗菌药物使用可能存在不合理情况。多部门协作管
          床医生对集采品种的疗效和安全性存在质疑。对此,医                            控后,干预组中ES35、ES33病组的次均抗菌药物费用均
          疗机构可进一步加大集采品种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综合                             显著低于 ES31 病组。从诊疗结局看,在保障患者安全
          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一步转化应用,从而促进集采抗                            有效治疗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用药实现 DRG 控费一直
          菌药物的合理使用。(3)用法用量不适宜。该项主要表                           是医疗机构的工作目标之一。多部门协作管控后,干预
          现在头孢他啶给药剂量及头孢呋辛给药频次不适宜等。                            组患者的人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两组的临
          不适宜的用法用量,不但增加抗菌药物的消耗及不良反                            床疗效无明显差异,这提示基于 DRG 的多部门协作管
          应的发生风险,还在增加医疗费用的同时延误患者病                             控可降低不合理用药,改善患者诊疗结局。
          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 PK/PD 特点,                        3.3 加权TOPSIS法在DRG中的应用优势及局限性
          并结合患者病情、肝肾功能等进行个体化给药。(4)未动                              目前尚无加权 TOPSIS 法在 DRG 中用药合理性的
          态监测。本研究显示有31例该项指标未达标,且管控后                           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本研究是基于 DRG 的抗菌药物
          仍有25例未达标。进一步研究发现,管控前后疗效监测                           管控新模式的一次实施探索,具有一定创新性。本研究
          指标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未动态监测评估患者感染情                             在加权TOPSIS法中引入AHM赋权法,确立了每个指标
          况。监测措施有助于动态评估、把握停药或调整用药指
                                                              的w,量化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其中药物选择、集采品
          征,同时可以了解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下一步我院医
                                                              种及用法用量w最高,分别为0.131 5、0.105 2及0.100 6,
          务部需联合药师与临床医生进一步沟通,加强抗菌药物
                                                              提示这3项指标在合理用药评价中更为重要。通过加权
          使用过程的监测评估,尤其在抗菌药物使用48~72 h内
                                                              TOPSIS法对DRG病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
          进行疗效评估。                                             评价,能够精准发现临床用药问题,如无指征用药、长疗
          3.2 多部门协作管控对DRG病组医疗质量的影响
                                                              程用药、联合用药、超量用药或不优选更经济品种用药
              DRG 支付改革后,减少不合理用药是 DRG 控费的                      等,进而找到DRG控费点,实施精准干预。但本研究也
          重要举措。有研究报道,通过DRG发挥药事管理作用,
                                                              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及
          可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
                                                             “住院费用是否超支”2 项未纳入评价指标中。在实践
          利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13―14] 。通过多部门协作管
                                                              中,应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这有利于抗
          控,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医疗费用明
                                                              菌药物的精准使用。“住院费用是否超支”未纳入是由于
          显降低,DRG病组的医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1 年合肥市呼吸系统感染/炎症分为成人组和儿童
              从抗菌药物相关评估指标来看,多部门协作管控
                                                              组,而 2022 年未进行分组,2 组支付标准不一样。DRG
          后,干预组在药物选择、集采品种优先使用、药物用法用
          量上的合理性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联合用药指征的                            的分组原则是“追求组内同质性好,组间异质性强”,不
                                                                                                [15]
                                                              同年龄段的肺炎住院费用结构存在差异 ,应考虑呼吸
          把握上,提高了临床医生的认知度,改变了临床不合理
          用药习惯,避免了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了不合理用药                            系统感染/炎症按照年龄进行分组。此外,抗菌药物使用
                                                              评价指标不是固定的,应根据指南、国家政策、医院实际
          的费用支出。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的平均累计DDD较
                                                              情况动态调整,以确保更契合临床实际情况。
          对照组明显降低,且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组中 ES31、
                                                              4 结语
          ES33 及 ES35 病组患者的平均累计 DDD 均较对照组显
          著下降,这提示基于 DRG 的多部门协作管控模式大幅                              我院通过加权 TOPSIS 法构建以 DRG 为中心的抗
          提高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从卫生经济相关                             菌药物评价细则,可发现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
          评估指标来看,本研究在初始构建基于 DRG 的抗菌药                          合理情况及用药控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多部门协作管
          物评价细则时,药物选择、集采品种、用法用量的 w 较                          控,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率,降低了医疗费用,提升了医
          高,这与临床实际相符合,并且这 3 个指标也是 DRG 控                       疗质量,为医疗机构以DRG为抓手,积极探索抗菌药物
          费的关键指标。多部门协作管控后,干预组患者的次均                            使用管控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后我院将进一步
          住院费用及次均抗菌药物费用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主                            扩大开展以 DRG 为中心的合理用药专项整治,并不断
          要考虑为联合用药的减少以及集采品种的优先使用,减                            优化、完善评价细则,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优化医疗
          少了抗菌药物治疗费用,这提示基于 DRG 的多部门协                          资源的配置。此外,本研究中多部门协作结合加权
          作管控可有效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同一DRG病组不同                            TOPSIS 法属于一种事后指标管控手段,未来可以通过
                                            [1]
          严重程度患者费用应有区别,武华军等 在基于DRG的                           循证证据制定基于DRG的临床路径,将干预前移,从而
          抗菌药物应用探索中发现,多个同一核心 DRG 病组中                          更高效、快速地规范临床用药。


          · 2946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