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23

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抗凝是一把双刃剑,抗凝不足易发                           1.2 宣教VTE防治知识与信念
          生血栓,抗凝过度易出血          [2―4] 。研究表明,VTE患者出院               药师根据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制定《个人用药清
          后抗凝治疗意识普遍不足,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如漏                           单》,包括药物名称、适应证、剂量、给药方案、给药疗程、
          服药物、自行停药或减量)、出血等状况频发                  [5―6] 。临床    预期治疗效果、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
          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关键成员,有必要对VTE患                          tion,ADR),以及如果发生相关 ADR 时患者该如何处
          者开展抗凝治疗药学服务随访。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                            置。药师通过疾病、用药知识宣教,促进患者树立正确
          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  防治VTE的意识和信念。
          是以患者为中心、动态聚焦的综合型理论模型 ,可帮助                          1.3 提升VTE患者自我调节技能和能力
                                                 [7]
          患者提高健康素养、转变不良行为、收获健康结局                                 鼓励患者参与抗凝治疗自我管理。(1)设置目标:抗
          等 [8―9] 。本研究通过构建由药师主导的基于ITHBC的抗                    凝治疗达标、防止血栓复发、提高生活质量。(2)自我监
          凝药学服务模式并应用于VTE患者抗凝治疗全过程,探                          测:监测常见不适症状、ADR、凝血功能等;特殊人群(如
          讨该模式对VTE患者抗凝相关结局的影响,以期为VTE                         高龄、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血小
          患者抗凝治疗管理提供参考。                                      板计数和肝肾功能等指标。(3)自我决策:突发特殊或紧
          1 基于ITHBC的抗凝药学服务模式构建                               急情况者可随时入院复诊。(4)计划与实施:按照《个人
              ITHBC 由知识与信念、自我调节技能和能力、社会                      用药清单》,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诊。
          促进(多元化)3个部分组成,该理论基于一个假设,即行                         1.4 实施多元化分级健康教育
          为改变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过程,个人内在欲望和动机                              (1)药师发放《抗凝防治手册》:出院时建立档案,再
          是改变的先决条件,自我调节可加快行为转变过程,积                           次进行出院用药教育。(2)线上或线下教育:药师通过电
          极的社会影响会促进个人兴趣和意愿提高,最终实现患                           话、微信或微信群、药学门诊和上门服务开展个体化健
                      [7]
          者的自我管理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                           康教育。(3)病友教育(正面病例分享):药师邀请VTE治
         “我院”)基于ITHBC,参考抗凝相关文献              [2―3,10―12] ,并征求  愈患者讲述自己抗凝治疗经历和心路历程,并留取音
          药学部(抗凝药学方向,2名)、呼吸科(2名)、血管外科(1                      频、视频。(4)家属教育:每例患者(独居患者除外)都尽
          名)、介入科(1名)、心理科(1名)、营养科(1名)共8名多                     可能邀请1名同住家属全程参与其抗凝治疗全过程,药
          学科专家意见(除1名药学人员职称为主管药师外,其余                          师指导并鼓励家属从用药、复诊、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为
          人员均为副主任医师/药师及以上职称),最终形成药师                          患者提供支持和监督。
          主导的基于 ITHBC 的抗凝药学服务模式,具体流程                         1.5 定期开展个体化抗凝药学服务随访
          见图1。                                                   患者出院后共接受 3 次个体化抗凝药学服务随访:
                                                             前2次为个性化随访(电话或微信、门诊或上门),启动抗
                    VTE住院患者
                                                             凝治疗 3 个月时统一门诊复诊[需专科医师查体,复查
                                                             CT 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或双
             药师主导的基于ITHBC的抗凝药学服务模式
           住院期间:药师对医师提供个体化抗凝药物治疗建议,                          下肢彩超、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药师每周不定时在
           进行药学查房、药学监护和处方审核,并对患者及其家
           属提供用药教育和药物咨询服务                       知识与信念        微信或微信群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对于特殊人群(如高
                                                             龄、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突发特殊或紧急情况者也每
           出院时:药师发放《个人用药清单》,再次用药宣教并发   基于     自我调节技能和能力
           放《抗凝防治手册》,评估决定个体化随访途径       ITHBC                 周进行不定时随访。同时,药师根据患者反馈的问题有
                                                             针对性地给予其用药指导和教育,并解答患者提出的相
                                              社会促进(多元化)
           出院后:药师在患者出院后 1 周以及启动抗凝治疗 1、3
           个月时开展个体化抗凝药学服务,进行随访并收集数据                          关疑问,预约下次随访时间。
                                                             2 应用效果评价
           图1 基于ITHBC的抗凝药学服务模式构建流程图
                                                             2.1 资料与方法
          1.1 组建多学科抗凝管理团队                                    2.1.1 一般资料
              我院由医务部牵头,成立以血管外科和呼吸科为主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
          导、临床多学科参与的院内 VTE 抗凝管理团队,充分发                        验。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VTE
          挥多学科协作优势。药师负责全面收集患者健康行为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患者纳入顺
          问题并全程实施抗凝药学服务,同时组织全体成员学习                           序将其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本研究的患者纳入标
          基于ITHBC的抗凝药学服务相关知识;呼吸科和血管外                         准包括:(1)年龄≥18 岁;(2)符合指南诊断标准——PE
          科医师负责VTE患者的诊治工作;介入科医师负责评估                          经CTPA、DVT经血管彩超检查客观证实               [3,10] ;(3)自愿签
          和指导 VTE 患者介入、溶栓治疗事项;心理科医师负责                        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为期3个月的随访。患者排除标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干预;营养科医师负责对                           准包括:(1)未接受抗凝治疗的 VTE 患者;(2)难以沟通
          患者饮食进行评估和指导。                                       且不能进行随访的患者;(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末期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 2949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