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25
x±s 和 M(P25,P75 )表示,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或 表4 两组患者疗效判定结果分布[例(%%)]
Wilcoxon 秩和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 分级 干预组(n=55) 对照组(n=53)
2
比表示,采用 χ 检验或 Fisher 精确概率检验。检验水准 治愈 35(63.6) 28(52.8)
显效 13(23.6) 5(9.4)
α=0.05。
进步 4(7.3) 10(18.9)
2.2 结果 无效 0(0) 4(7.5)
2.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恶化 0(0) 3(5.7)
死亡 3(5.5) 3(5.7)
根据纳排标准,共计118例VTE住院患者被纳入研
究,其中干预组58例、对照组60例。随访期间干预组脱 表5 两组患者抗凝相关ADR分布[例(%%)]
落3例(退出研究1例、失访2例),对照组脱落7例(退出 ADR情况 干预组(n=55) 对照组(n=53)
皮下瘀斑 1(1.8) 1(1.9)
研究 2 例、失访 5 例)。最终,干预组 55 例患者、对照组
咯血 1(1.8) 4(7.5)
53 例患者纳入研究并进行后续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 便血 1(1.8) 3(5.7)
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鼻出血 4(7.3) 0(0)
血尿 0(0) 2(3.8)
表3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牙龈出血 3(5.5) 2(3.8)
项目 干预组(n=55) 对照组(n=53) t/χ /Z P 痰中带血 0(0) 1(1.9)
2
年龄(x±s)/岁 70.75±14.53 69.30±12.26 0.557 0.579 头晕头疼 1(1.8) 1(1.9)
性别/例(%) 0.352 0.553 合计 11(20.0) 14(26.4)
男 27(49.09) 30(56.60) 意义(P>0.05);启动抗凝治疗 1、3 个月时,干预组患者
女 28(50.91) 23(43.40)
民族/例(%) 0.178 0.673 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启动抗
汉族 52(94.55) 48(90.57) 凝治疗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抗凝药物处方依从率亦显
其他 3(5.45) 5(9.43)
身高(x±s)/m 1.64±0.09 1.64±0.07 0.284 0.777 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6、表7。
体重(x±s)/kg 69.24±16.36 69.92±11.26 0.254 0.800 表6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x±s,分)
肾功能/例(%) 9.696 0.116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启动抗凝治疗1个月时 启动抗凝治疗3个月时
正常 17(30.91) 23(43.40)
干预组 52 23.44±1.22 23.88±1.06 24.52±0.75
轻度不全 33(60.00) 25(47.17)
中度不全 5(9.09) 4(7.55) 对照组 50 23.37±1.37 23.16±1.72 22.54±2.19
t 0.290 2.551 6.122
重度不全 0(0) 1(1.89)
肝功能/例(%) 3.252 0.160 P 0.772 0.013 0.001
正常 46(83.64) 50(94.34) 注:随访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3例,均剔除。
轻度不全 8(14.55) 3(5.66) 表7 两组患者抗凝药物处方依从率比较[例(%%)]
中度不全 1(1.82) 0(0)
重度不全 0(0) 0(0)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启动抗凝治疗1个月时 启动抗凝治疗3个月时
PE危险分层/例(%) 2.413 0.288 干预组 52 52(100) 49(94.2) 50(96.2)
对照组 50 50(100) 44(88.0) 39(78.0)
低危 29(52.73) 34(64.15) χ 2
中低危 22(40.00) 18(33.96) <0.001 0.577 7.554
P 1.000 0.447 0.006
中高危 4(7.27) 1(1.89)
高危 0(0) 0(0) 注:随访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3例,均剔除。
抗凝治疗/例(%) 55(100) 53(100) <0.001 1.000 2.2.5 两组患者经济学评价结果比较
溶栓治疗/例(%) 8(14.55) 12(22.64) 1.172 0.279 对照组患者人均成本为47.22元,成本合计为2 361.00
介入治疗/例(%) 12(21.82) 19(35.85) 2.596 0.107
住院时间[M(P 25,P 75)]/d 8.00(7.00,10.00) 7.00(6.00,10.00) 0.942 0.346 元。干预组患者人均成本为156.08元,成本合计为8 116.16
2.2.2 两组患者抗凝疗效比较 元。启动抗凝治疗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抗凝达标率为
干预组患者抗凝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3% vs. 87.3%,对照组为62.3%,两组差值为25.0%。每增加1%
62.3%,χ =9.003,P=0.003)。干预组 3 例死亡(1 例合 的抗凝达标率,医院需多投入的药师服务费用为 4.35
2
并恶性肿瘤、2 例合并重症肺炎),对照组 3 例死亡(1 例 元。由于缺乏 ICER 的阈值,假设以增加 50% 抗凝达标
合并心力衰竭、1例抗凝期间咯血半小时死亡、1例合并
率的ICER值作为阈值,则新的阈值为217.5元。与2023
呼吸衰竭)。结果见表4。
年我国人均GDP(89 358元)相比,增加50%抗凝达标率
2.2.3 两组患者ADR发生情况比较
的ICER值远低于1倍人均GDP。结果见表8。
两组患者发生的 ADR 包括皮下瘀斑、咯血、便血、
表8 两组患者药学服务的成本-效果分析比较
牙龈出血、头晕头疼等,组间ADR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
组别 例数 成本合计/元 人均成本C/元 效果E/% ΔC/元 ΔE/% ICER/元
2
学意义(χ =0.624,P=0.429)。结果见表5。
干预组 52 8 116.16 156.08 87.3
2.2.4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 50 2 361.00 47.22 62.3 108.86 25.0 4.35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 注:随访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3例,均剔除。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 2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