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17

表1 呼吸系统感染/炎症相关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细则
          评价指标        评价依据                                                            评价结果
          药物选择        (1)有联合用药治疗指征,符合下列任一项:                                           0:符合(1)和(2),或符合(3)和(4),或符合(5);1:不
                       ①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②单药治疗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混合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③需长疗程治疗,单药治疗易产生耐药;
                       ④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
                      (2)联合治疗方案,符合下列任一项:
                       ①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
                       ②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
                       ③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
                       ④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
                       ⑤β-内酰胺类+抗MRSA类(如糖肽类或噁唑烷酮类)
                      (3)无联合用药治疗指征
                      (4)单药治疗方案,符合下列任一项:
                       ①β-内酰胺类;
                       ②大环内酯类;
                       ③喹诺酮类
                      (5)有病原学及药敏结果时,有结合药敏情况、PK/PD特点调整用药
          集采品种        (1)相同通用名下无集采品种;                                                 0:符合(1)或(2);1:不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2)相同通用名下优先选择集采品种
          用法用量        按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执行。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4.5 g,他唑巴坦0.5 g)2.25~4.5 g,q8 h或q12 h或q6 h  0:符合;1:不符合
          滴注时间        按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执行。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滴注时间30 min以上                            0:符合;1:不符合
          溶剂选择        按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执行。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溶剂为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或其他批准使用的溶剂       0:符合;1:不符合
          特殊人群        (1)老年人:如出现肾损时需调整给药剂量,密切监测肾功能;                                   0:符合(1)或(2)或(3)或(4);1:不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2)肾功能不全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需根据患者肾功能调整——Ccr>40 μmol/L时,无需调整;Ccr为20~40 μmol/L时,4.5 g,q8 h;Ccr<20 μmol/L
                      时,4.5 g,q12 h;血液透析患者最大剂量为2.25 g,q8 h,且当日透析后加用0.75 g;
                      (3)肝功能不全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需调整;
                      (4)非特殊人群
          使用疗程        7~14 d,或根据实验室指标适当延长                                             0:符合;1:不符合
          药物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 按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执行。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必须分开复溶、稀释和给药,否则会造成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体外大 0:符合;1:不符合
                      量失活
          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 症状明显改善,如咳嗽、咳痰好转                                                 0:符合;1:不符合
          监测措施        (1)体征(如体温等)恢复正常;                                                0:符合(1)或(2)或(3)或(4);1:不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或CRP或PCT好转;
                      (3)CT检查炎症吸收;
                      (4)病原学检查结果呈阴性
          不良反应        (1)无不良反应;                                                       0:符合(1)或(2);1:不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2)发生不良反应并进行处理
          管理指标        (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有会诊资格的高级职称医生会诊并记录会诊信息;                             0:符合(1)或(2)或(3)或(4);1:不符合以上任一情况
                      (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由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开具处方(紧急情况下,普通医生可开具≤1 d的处方),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进行病原学送检;
                      (4)使用其他非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0:合理;1:不合理;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PK/PD:药效学/药动学(pharmacodyna-
          mics/pharmacokinetics);Ccr: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R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PC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1.2.3 各评价指标的加权欧氏距离及与最优方案的相                                                   2
                                                                         n
                                                                   -
                                                                                     -
                                                                 D = ∑ [W (Z - Z )    ] ⋅⋅⋅⋅⋅⋅⋅⋅⋅⋅⋅⋅⋅⋅⋅⋅⋅⋅⋅⋅⋅ 公式(2)
                                                                                    ij
                                                                              j
                                                                   i
                                                                                ji
          对接近程度                                                          j = 1
                                                                       D -
              若某患者的12项指标均评价为合理,则为理想状态                            C =     i  ⋅⋅⋅⋅⋅⋅⋅⋅⋅⋅⋅⋅⋅⋅⋅⋅⋅⋅⋅⋅⋅⋅⋅⋅⋅⋅⋅⋅⋅⋅⋅⋅⋅⋅⋅⋅⋅⋅⋅⋅⋅⋅⋅ 公式(3)
                                                                   i
                                                                       +
                                                                     D + D - i
                                                                       i
                                +
          下的最优方案(即理想解Zij ),全部评价为不合理则为最
                                                               式中,Wj表示第 j 项指标的 w,Zji表示归一化的数据
                             -
          劣方案(即负理想解Zij )。根据公式(1)和(2)计算各患
                                                             矩阵。
                                                -
                                             +
          者与理想解、负理想解的加权欧氏距离( D 、 D ),根据公                     1.2.4 多部门协作管控模式的实施
                                             i
                                                i
          式(3)确定各指标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Ci )。若                          (1)新成立 DRG 付费管理工作组:2021 年年底,由
          Ci≥0.8,评价为合理用药;0.6≤Ci<0.8,评价为基本合                   我院医保办牵头组织各部门(包括医务部、药学部、信息
                                        [3]
          理用药;Ci<0.6,评价为不合理用药 。                              科及医学工程部等)开展DRG相关工作。2022年3月1
                                                             日,经医院研究决定,成立了 DRG 付费管理工作组(由
                                    2
                      n
                                 +
               +
              D = ∑ [W (Z - Z )    ] ⋅⋅⋅⋅⋅⋅⋅⋅⋅⋅⋅⋅⋅⋅⋅⋅⋅⋅⋅⋅⋅ 公式(1)  领导组和管理工作小组构成),并完善了我院合理用药、
                          j
               i
                                 ij
                             ji
                      j = 1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 2943 ·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