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药房》2024年23期
P. 112

1.2 MDT持续药学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                                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本研究团队所研发的 MDT 持续药学监护系统于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原体类别、感染部位、
          2022 年上线,运用于重症医学科因感染实行 MDT 患者                       APACHE Ⅱ评分方面比较,除神经系统感染病例差异有
          管理。因此,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将 2021                         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年1-10月和2022年1-10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                        义(P>0.05)。结果见表1。
          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因感染实行MDT的患者纳入研究。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其中对照组150例(2021年病例,实行传统MDT管理),                       项目              对照组(n=150)  干预组(n=130)  χ /t 2  P
                                                              性别/[例(%)]                             0.210  0.647
          干预组130例(2022年病例,实行传统MDT后运用MDT                        男性              100(66.67)  90(69.23)
          持续药学监护系统管理)。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                              女性               50(33.33)  40(30.77)
                                                              年龄(x±s)/岁        69.31±15.00  69.75±13.54  -0.255  0.799
          准,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APACHE Ⅱ评分(x±s)/分  26.43±7.55    26.78±7.96    -0.369  0.712
          开展(伦理批号:2021伦审005号)。                                病原体检出情况/[例(%)]   127(84.67)  112(86.15)
          1.2.2 观察指标                                           革兰氏阳性菌           71(55.91)  66(58.93)  0.222  0.637
                                                               革兰氏阴性菌          104(81.89)  95(84.82)  0.367  0.545
              本研究的观察指标包括:(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                         真菌               19(14.96)  16(14.29)  0.022  0.883
          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别、急性生理学及                           感染部位/[例(%)]
                                                               呼吸系统            104(69.33)  87(66.92)  0.187  0.666
          慢 性 健 康 状 况 评 价 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腹腔               78(52.00)  72(55.38)  0.321  0.571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等。(2)两组患者             胸腔               24(16.00)  31(23.85)  2.716  0.099
                                                               皮肤软组织            15(10.00)  12(9.23)  0.047  0.828
          的持续跟踪管理情况,包括经MDT后再会诊(主管医生
                                                               血流               46(30.67)  54(41.54)  3.585  0.058
          再次邀请 MDT 团队成员或其同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会                            泌尿、生殖系统染         35(23.33)  34(26.15)  0.298  0.585
          诊)、随访及干预等,分别统计两组被纳入持续跟踪管理                            神经系统             19(12.67)  7(5.38)  4.384  0.036
          的患者人数,并比较其持续跟踪管理发起人、发起原因                            2.2 两组患者MDT后持续跟踪管理情况比较
          及干预意见采纳率等情况。(3)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转                               对照组 150 例患者中,被纳入持续跟踪管理的患者

          归情况,主要是患者出院时的抗感染治疗疗效情况。本                            共 65 人(78 次),持续跟踪管理比例为 43.33%;干预组
          研究参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87 版)的评                        130例患者中,被纳入持续跟踪管理的患者共97人(124
                [12]
          价标准 ,将抗感染治疗转归评定为痊愈、显效、进步、                           次),持续跟踪管理比例为 74.62%。干预组患者持续跟
                                                                                        2
          无效。(4)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两组患                         踪管理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 =27.950,P<0.01)。
                                                                  分析两组患者持续跟踪管理的开展情况发现,对照
          者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指标,包括患者总住院时间、抗菌
                                                              组均由主管医生发起,发起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加重、不
          药物使用时间、药品总费用、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
                                                              良反应、手术风险评估;干预组发起人员在对照组的基
          用量[以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表示]。(6)
                                                              础上新增加了临床药师和 MDT 团队其他成员,新增发
          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满意度——MDT持续药学监护系统
                                                              起原因包括感染症状或指标好转、抗感染疗程过长,且
          运用前后,分别对重症医学科和MDT团队的8位临床医
                                                              这2个原因发起人员均为临床药师。两组患者的持续跟
          生、20 名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师药学服务满意度调查。
                                                              踪管理发起人员、发起原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将应用MDT持续药学监护系统管理前的患者作为对照
                                                             (P<0.05),但两组干预意见采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
          组-1,应用MDT持续药学监护系统管理后的患者作为干
                                                              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预组-1。
                                                              2.3 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转归情况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干预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者的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料以Shapiro-Wilk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并以QQ图辅助                  见表3。
          判断,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组间比较                         2.4 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采用 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第 1                            两组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别包括消化道不
          个四分位数、第3个四分位数)[M(P25,P75 )]表示,组间比                   良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肤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
          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反应,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整体来说干预组
                                                 2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检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验水准α=0.05。                                         (P>0.05)。结果见表4。


          · 2938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23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23期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