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 - 《中国药房》2024年14期
P. 88
1.4 观察指标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例(%%)]
1.4.1 近期疗效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自然妊娠 复发 早期流产
根据《妇产科学》评价患者术后 6 个月时的近期疗
对照组 70 56(80.00) 8(11.43) 6(8.57) 64(91.43) 36(51.43) 3(4.29) 12(17.14)
效:(1)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 联合组 74 62(83.78) 9(12.16) 3(4.05) 71(95.95) 54(72.97) 2(2.70) 2(2.70) a
a
恢复正常;(2)有效——主要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 a:与对照组比较,P<0.05。
均显著改善;(3)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按下式计算 2.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评分比较
[9]
近期总有效率:近期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术前,两组患者的慢性盆腔痛、痛经及性交痛评分
总例数×100%。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
1.4.2 远期疗效 组患者的慢性盆腔痛、痛经及性交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同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 1 年随访以评价远期疗效, 组术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
远期疗效指标包括自然妊娠率、复发和早期流产情况。 见表2。
自然妊娠包括生化妊娠和临床妊娠,妊娠标准为:(1)尿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评分比较(x±s,分)
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慢性盆腔痛 痛经 性交痛
组别 n
HCG)(+);(2)血β-HCG>10 IU/L;(3)超声下可见宫腔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对照组 70 3.72±1.51 1.01±0.32 a 5.74±1.27 2.54±0.64 a 2.38±0.62 0.93±0.21 a
内有孕囊、胎芽、胎心搏动。复发定义为妇科阴道 B 超 联合组 74 3.75±1.73 0.63±0.19 ab 5.81±1.35 1.76±0.59 ab 2.36±0.53 0.56±0.14 ab
检查异位囊肿或再次出现周期性、渐进性下腹痛。早期 a: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流产定义为治疗后患者在妊娠12周内出现流产。 2.3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比较
1.4.3 疼痛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的AMH、FSH、LH、E2水平和AFC比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慢性盆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
痛、痛经和性交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患者的 AMH、FSH、LH、E2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前,
analogue scales,VAS)进行评估,总分为 0~10 分,分值 AFC 显著高于同组术前,且联合组的 AMH、LH、E2水平
[10]
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 。 和AFC显著高于对照组,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1.4.4 卵巢储备功能 0.05)。结果见表3。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患者月经来潮的第5天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卵巢储备功能比较(x±s)
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70) 联合组(n=74)
清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 AMH/(ng/mL) 术前 3.86±1.03 3.81±1.10
术后6个月 2.94±0.67 a 3.35±0.72 ab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 FSH/(IU/L) 术前 10.97±3.93 11.12±3.76
ting hormone,FSH)、LH和雌二醇(estradiol,E2 )水平;采 术后6个月 5.41±1.07 a 4.20±0.83 ab
LH/(IU/L) 术前 7.82±1.48 7.76±1.56
用B超检查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 术后6个月 3.72±0.99 a 4.35±0.80 ab
1.4.5 不良反应 E 2/(pmol/L) 术前 189.01±25.63 191.34±30.22
术后6个月 63.05±6.49 a 80.18±8.50 ab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
AFC/个 术前 4.30±0.38 4.27±0.42
包括潮热出汗、情绪波动、失眠乏力等围绝经期症状以 术后6个月 6.21±1.13 a 8.10±1.27 ab
及胃肠道反应、皮疹等其他不良反应。 a: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5。
1.5 统计学方法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联合组患者潮热出汗、情绪波动、失眠乏力、关节肌
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 肉疼痛、头晕头痛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
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0.05);两组患者性欲下降、阴道干涩、胃肠道反应、皮疹、
2 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 0.05)。结果见表4。
两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术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 3 讨论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1年自然 EMs 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子宫内膜种
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植、体腔上皮化生、免疫功能、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
[11]
(P<0.05)。结果见表1。 关 。EMs 尚无根治之法,主要以缩减并消除病灶、缓
· 1750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4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