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中国药房》2024年14期
P. 92

厌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还具有不良反应少、与 β-                          标均恢复正常;临床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未
          内酰胺酶亲和力较低等特点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                            完全缓解或无恶化,实验室检查等非微生物学指标未完
                                   [3]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治疗 cUTI                          全恢复正常,仍需继续抗菌药物治疗;临床无效:升阶梯
          的常用药物之一,已在我国被批准用于治疗泌尿道感                             治疗,或者因 cUTI 转入 ICU 治疗或转院治疗或死亡。
            [1]
          染 。但随着时间推移,cUTI致病菌和耐药情况均会发                          按下式计算临床有效率: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
          生变迁且存在地域差异           [4―5] 。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临床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了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成人 cUTI 的有效性和安全                         1.4.2 微生物学疗效
          性,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复杂性尿路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
                                                                   [7]
          1 资料与方法                                             原则》 和美国 FDA《复杂性尿路感染:开发治疗药物的
                                                                       [8]
          1.1 资料来源                                            行业指南》 分为清除、假定清除、未清除和假定未清除。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我院成人                     清除:尿培养未检出病原菌,或尿培养基线病原菌<1×
                                                                3
          cUTI 患者资料。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合理的病                          10  cfu/mL;假定清除: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但未获得
                                                                                                             3
          例报告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资料进行逐一查阅和                            标本培养结果;未清除:尿培养基线病原菌≥1×10
          分析,并按病例报告表收集相关数据。具体内容包括患                            cfu/mL,或检出其他新的病原菌;假定未清除:无效且未
          者基本信息、病原菌检出情况、患者转归情况、不良反应                           获得标本培养结果。按下式计算微生物清除率:微生物
          发生情况、抗感染药物治疗费用等。本研究方案经医院                            清除率=(清除例数+假定清除例数)/总例数×100%。

          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受理号为2022118K。                           1.5 安全性判定标准
                                                                                                      [9]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评价药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年龄≥18岁;(2)出院                      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相关性,肯定有关、很可能
          诊断为 cUTI(包含尿路感染);(3)至少伴有以下 1 种因                     有关及可能有关的不良事件被认定为药物不良反应。
          素:①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②残余                            按下式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肯定
          尿>100 mL,③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                         有关例数+很可能有关例数+可能有关例数)/总例数×
          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④膀胱输尿管                           100%。
          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⑤尿流改道,⑥化疗或放疗后损                            1.6 统计学方法
          伤尿路上皮,⑦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⑧肾功能不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
          全、移植肾、糖尿病和免疫缺陷等;(4)使用哌拉西林/                          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
          他唑巴坦≥48 h。                                          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25,P75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本研究的排除标准为:(1)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
                                                                        2
         (2)治疗前使用过碳青霉烯类药物,或其他 β-内酰胺酶                          比较采用χ 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抑制剂复方制剂≥48 h 者;(3)合并其他系统感染(除                        2 结果
          cUTI继发的血流感染外)者;(4)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者;(5)资料信息不全者。                                           共收集到 970 例成人患者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1.3 用药方法                                            治疗cUTI,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患者352例,
              所有患者均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肾功能                       包括男性234例(66.5%),女性118例(33.5%),男性显著

          正常患者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 g,q8 h,或静                     多于女性(P<0.05)。患者年龄 19~97 岁,平均(56.8±
          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tid;肾功能不全患者或                      16.1)岁,汉族279例(79.3%);治疗科室主要为泌尿外科
          透析患者,根据实际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哌拉西林/他唑                          (73.9%)、移植科(7.9%)和肾内科(5.4%)。患者感染后
          巴坦的用法用量。                                            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局部症状为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主(286 例,81.3%),48 例患者(13.6%)同时存在局部症
          1.4.1 临床疗效                                          状和全身症状,16例患者(4.5%)同时存在局部症状和肋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分为临床                         脊角压痛,仅 1 例患者(0.3%)同时存在上述 3 种临床表
                                                [6]
          治愈、临床改善和临床无效。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                            现。药物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主(311 例,88.4%),选用
          征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且实验室检查等非微生物学指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制剂,单价以 2023 年 4 月我院


          · 1754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4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4期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