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中国药房》2024年14期
P. 73

表3 两组产妇的分娩镇痛效果、镇痛药总用量及镇痛                            为,低浓度局部麻醉药较高浓度更好,可有效减少运动
               满意度评分比较                                       阻滞程度,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器械产率 。Coffman
                                                                                                  [17]
                镇痛起效时间  补救镇痛/  会阴胀痛/  爆发痛/  镇痛药总用量 镇痛满意度评分     [9]
          组别  n                                              等 报道显示,2 例产妇使用 0.3%~0.4% 氯普鲁卡因复
                (x±s)/min  例(%)  例(%)  例(%)  (x±s)/mL  [M(P 25,P 75)]/分
          R组  34  11.4±2.6  12(35.3)  12(35.3)  11(32.4)  60.3±23.6  8.0(8.0,9.0)  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良好,未发
          RL组 33  8.0±1.5 a  3(9.1) a  4(12.1) a  4(12.1) a  48.9±18.7 a  10.0(9.0,10.0) a  现运动阻滞和产程延长等副作用,但此方案缺乏前瞻性
             a:与R组比较,P<0.05。                                                                  [10]
                                                             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支持。Polley 等 的序贯试验显
          2.5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示,添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氯普鲁卡因
              两组产妇的下肢麻木、下肢无力、寒战、发热、恶心
                                                             的最低有效浓度由0.34%降至0.26%。本研究预试验采
          呕吐、瘙痒、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
                                                             用 0.3% 氯普鲁卡因+0.4 μg/mL舒芬太尼以程控间隔式
          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输注维持分娩镇痛,结果发现,产妇的会阴胀痛感明显
             表4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缓解,但寒战反应发生率增加;镇痛持续 4 h 后,运动阻
          组别  n  下肢麻木 下肢无力  寒战   发热  恶心呕吐  瘙痒   低血压  呼吸抑制
          R组  34  3(8.8)  1(2.9)  1(2.9)  3(8.8)  2(5.9)  3(8.8)  0(0)  0(0)  滞程度增加,当宫颈口扩张至6 cm以上或产程中使用缩
          RL组 33  7(21.2)  3(9.1)  3(9.1)  1(3.0)  0(0)  1(3.0)  1(3.0)  0(0)  宫素时,镇痛效果欠佳,提示单用氯普鲁卡因维持分娩
          2.6 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镇痛的可行性不足。基于罗哌卡因和氯普鲁卡因的药
              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                         理特性,二者联用可能会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因此,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研究采用0.2%氯普鲁卡因辅助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
          见表5。                                               分娩镇痛,并通过 Dixon 改良序贯法探索罗哌卡因的最

           表5 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佳浓度。Probit 概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 组产妇的罗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出血量      器械产/      哌卡因 EC50为 0.081%,该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
          组别   n
                  [M(P 25,P 75)]/min  [M(P 25,P 75)]/min  [M(P 25,P 75)]/mL  例(%)  致 。 而 RL 组 产 妇 的 罗 哌 卡 因 EC50 降 至 0.062%。
                                                               [12]
          R组  34  420.0(300.0,652.5)  46.5(36.5,63.5)  180.0(150.0,200.0)  2(5.9)
          RL组  33  390.0(245.0,750.0)  50.0(36.0,89.5)  150.0(150.0,190.0)  2(6.1)  Dixon 改良序贯法结果显示,R 组产妇的罗哌卡因 EC50
                    剖宫产/    镇痛后60 min内胎心  1 min Apgar评分  5 min Apgar评分  为0.075%,RL组为0.065%,与Probit概率回归分析结果
          组别   n
                    例(%)      减速/例(%)   [M(P 25,P 75)]/分  [M(P 25,P 75)]/分
          R组  34     3(8.8)    1(2.9)    9.0(9.0,9.0)  10.0(10.0,10.0)  基本一致。此外,RL组产妇的镇痛起效时间显著早于R
          RL组  33    2(6.1)    2(6.1)    9.0(9.0,9.0)  10.0(10.0,10.0)  组。以上提示0.2%氯普鲁卡因显著降低了罗哌卡因的
          3 讨论                                               EC50,缩短了镇痛起效时间。
              罗哌卡因和氯普鲁卡因均为产科麻醉和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扩散能力差,可使脊髓 S2-S4 节段阻滞相
          最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部                            对不全,而氯普鲁卡因扩散能力强且有一定的宫颈和会
          麻醉药,解离常数高(8.1)、脂溶性低,具有时效时间长、                       阴肌肉松弛效果,可弥补罗哌卡因的这一缺点。本研究
                                            [13]
          镇痛强度高、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等优势 ,但骶尾部扩                          结果显示,RL 组产妇的会阴胀痛和爆发痛发生率均显
                                               [14]
          散差、起效慢,会阴胀痛和爆发痛发生率高 。氯普鲁                           著低于R组,这提示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可有
          卡因属于短效氨基酯类局部麻醉药,血浆蛋白结合率                            效降低会阴胀痛和爆发痛发生率,改善分娩镇痛效果。
          低,可经假胆碱酯酶水解代谢,具有起效快(3~5 min)、                      RL 组产妇的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 R 组,镇痛满意度评
          时效短、扩散广、毒性低、胎盘转移率低等特点 ,临床                          分显著高于R组。爆发痛、会阴胀痛和补救镇痛率的降
                                                  [15]
                                                  [8]
                                       [16]
          常用于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麻醉 、分娩镇痛 及新生                           低,显著减少了医护工作量,提升了产妇镇痛满意度。
                        [3]
          儿围术期镇痛等 。相关研究表明,单次注射1.5%氯普                         RL 组产妇的镇痛药总量亦显著低于 R 组,从经济学角
          鲁卡因 6 mL 辅助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可加快镇                        度,RL组降低了镇痛药消耗,减少了镇痛总费用。本研
                    [5]
          痛起效时间 ,且较0.125%罗哌卡因6 mL缓解爆发痛效                      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产妇的寒战、瘙痒、发热等不良反应
          果更佳   [6―7] 。本研究结果显示,RL 组产妇的罗哌卡因                   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等比
          EC50较R组降低23%,镇痛起效时间、会阴胀痛和爆发痛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 0.2% 氯普鲁卡因联
          发生率均显著低于R组,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
          以及母婴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0.2%氯普鲁卡因联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
                   [4]
              Lee 等 报道了对利多卡因过敏的产妇中,1.5% 氯                    外分娩镇痛,可降低罗哌卡因的 EC50,改善分娩镇痛效
          普鲁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有效。一项荟萃分析认                            果,且安全性较好。本研究的局限性:(1)利多卡因的试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4    · 1735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