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中国药房》2024年14期
P. 45
时间-力曲线图结果(图 4)显示,于 5 min 左右时探 括:储能模量(G′,代表样品的弹性行为)和损耗模量
[11]
头受到的力为0,探头回弹,表明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 (G″,代表样品的黏性行为 )、相位角(δ)、损耗角正切
含服于口腔中会在 5 min 左右完成崩解,即该咀嚼片在 值(tan δ)等。
口腔中不经咀嚼也可以在适宜的时间内崩解完成,若配 (1)应变扫描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观察模量的变
合咀嚼动作,会加快咀嚼片的崩解速度,促进药物 化确定被测样品的线性黏弹区。随着应变的增加,模量
溶出。 保持不变时对应的应变范围为线性黏弹区。该模式设
12 置角频率为 10.0 rad/s,振荡应变范围为 0.001%~1%。
T1
10 结果(图 5A)显示,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的线性黏弹
T2
8 T3 区为0.001%~0.01%。
T4
力/N 6 T5 (2)频率扫描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探测被测样
4 品的结构信息,随着角频率增加,观察被测样品黏度的
[12]
2 变化 。设置应变参数为 0.01%,角频率范围为 0.1~
0 100 rad/s。结果(图 5B)显示,随着角频率的变化,盐酸
0 100 200 300 400
时间/s 氨基葡萄糖咀嚼片 G′>G″,说明该咀嚼片在此过程中
T1~T5:测定次数。 表现出以弹性为主、黏性为辅的行为;随着角频率的增
图4 质构仪模拟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静态崩解的时
加,该咀嚼片复黏度下降,即该咀嚼片的黏度会随着舌
间-力曲线图 头的搅动加快而逐渐下降,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会促进唾
2.4 基于流变仪的适口性及可咀嚼性评估 液腺分泌唾液,而唾液有利于加快咀嚼片的崩解。
采用流变仪对咀嚼片进行口腔咀嚼模拟,用1~2滴 (3)振幅时间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恒定的动态剪切
水润湿咀嚼片表面,润湿面朝上放置于平台,流变仪通 条件下进行等温固化,根据测定的 δ 结果评价样品的黏
过平板提供扭转的力,可以模拟咀嚼过程中口腔对咀嚼 弹性,若δ在0°~45°,且G′>G″,则主要表现为弹性;若
[13]
片的作用力。控制检测温度为36.5 ℃,模拟人体正常口 δ 在 45°~90°,且 G″>G′,则主要表现为黏性 。设置
腔温度(36.3~37.2 ℃);通过不同检测模式研究咀嚼过 过程持续时间为 2 400 s,应变参数为 0.01%,角频率为
程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的黏弹性、触变性及变形 10.0 rad/s,最终得到振幅时间扫描曲线。结果(图5C)显
性,评估咀嚼片的适口性及可咀嚼性。 示,在测定时间内,δ在10°左右,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
2.4.1 黏弹性 的 G′>G″,说明该咀嚼片在口腔中的搅动过程表现为
采用应变扫描模式确定被测样品的线性黏弹区,通 以弹性为主、黏性为辅的行为。
过频率扫描、振幅时间扫描、温度斜坡扫描模式模拟盐 (4)温度斜坡扫描模式。tan δ 是指 G″/G′的比值,
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于口腔中的黏弹性变化。各模式 可反映被测咀嚼片的黏弹性比例,即 tan δ 大,则表示被
必须保证测量全程在线性黏弹区内,涉及的指标参数包 测样品的黏度较大,反之则被测样品的弹性较大 ;当
[14]
10 1 10 8 10 1
G′
G″ 10 7
模量/MPa 10 0 复黏度/Pa · s 10 6 5 10 0 模量/MPa
10
复黏度
10 4 G′
G″
10 -1 10 3 10 -1
-1
-3
10 10 -2 10 -1 10 0 10 1 10 10 0 10 1 10 2
振荡应变/% 角频率/(rad/s)
A.应变扫描曲线 B.频率扫描曲线
10 2 10 2 10 1 10 6
δ
G′ 10 5
G″
10 4 复黏度/Pa · s
模量/MPa 1 模量/MPa 10 0 10 3
10
1
10
δ/° G′ 10 2
G″
复黏度 10 1
tan δ
10 0 tan δ
10 0 10 0 10 -1 10 -1
0 500 1 000 1 500 2 000 2 500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持续时间/s 温度/℃
C.振幅时间扫描曲线 D.温度斜坡扫描曲线
图5 流变仪模拟咀嚼过程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咀嚼片的黏弹性变化曲线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14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14 · 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