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中国药房》2024年6期
P. 80

表2 各组大鼠血清中AST和ALT含量比较(x±s,n=                        病。三味甘露是藏医临床常用方剂,其中,异叶青兰味
               6,U/L)                                         甘、性寒,主治胃病及肝热病;寒水石味甘、性寒,主治培
           组别                ALT/(U/L)          AST/(U/L)     根及嚓瓦;藏木香味甘、苦、辛,性温,治疗隆病及培根热
           正常组               11.97±2.96         46.10±11.09   病 。三味甘露配伍特点是以“寒”性药为主,具有清泻
                                                                [9]
           模型组               37.06±3.56 a      103.70±32.04 a
           三味甘露低剂量组          28.20±1.75 b       60.28±24.36 b  肝热、活血化瘀等功效,在藏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脏
           三味甘露中剂量组          25.07±1.19 b       59.23±17.47 b  疾病,改善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
           三味甘露高剂量组          23.00±2.92 b       56.46±17.87 b
           水飞蓟宾组             24.76±3.83 b       52.16±12.02 b     CCl4腹腔注射是构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经典方
             a:与正常组相比,P<0.01;b:与模型组相比,P<0.01。                 法,主要用于探索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其
          3.5 三味甘露对大鼠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机制可能是CCl4进入机体内引起脂质过氧化,产生大量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LN和HA含量                         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导致ECM堆
                                                                                                           [10]
          及血清中 PC Ⅲ和 COL-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                    积,通过反复刺激使肝细胞坏死,逐渐形成肝纤维化 。
          与模型组相比,三味甘露各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大鼠肝                            本研究使用 CCl4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 HE 染色、
          组织中LN和HA 含量及血清中PC Ⅲ和COL-Ⅳ含量均                        Masson 染色和 Sirius red 染色,对肝组织形态学观察发
          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见表3。                          现典型纤维化症状。经三味甘露治疗后,大鼠肝细胞清
          表3 各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比较(x±s,n=6,ng/mL)                      晰度、细胞完整性有所改善,中央静脉区附近炎症细胞
                           肝组织                 血清             明显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减轻,胶原纤维表达量明显减
           组别
                       LN       HA       PC Ⅲ      COL-Ⅳ      少,表明三味甘露对肝纤维化改善明显。
           正常组        7.71±3.57  7.40±2.09  17.00±3.63  205.78±17.18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内五脏一体,外部炎症导致内
           模型组       17.55±6.87 a  10.89±2.43 a  54.98±10.16 a  402.94±49.35 a
           三味甘露低剂量组  11.31±2.82 b  8.46±1.17 c  37.59±7.29 b  313.71±32.55 b  犯脾胃、脾失健运,脾胃虚则肝木乘之,病程久则脾胃受
           三味甘露中剂量组  10.82±4.16 b  8.31±1.77 c  32.59±8.98 b  257.35±68.49 b  损、肝脾不和,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吸收不振、体重下
           三味甘露高剂量组   9.83±3.56 b  7.76±1.67 b  19.67±5.21 b  248.75±40.41 b  [11]
           水飞蓟宾组      8.33±2.46 b  7.84±1.26 b  18.13±5.29 b  236.69±40.75 b  降 。本研究中,造模后大鼠食欲降低、体重增长缓慢。
             a:与正常组相比,P<0.01;b:与模型组相比,P<0.01;c:与模型组           经三味甘露治疗后,大鼠食欲增强,体重增长,毛发光泽
          相比,P<0.05。                                          有所改善,表明三味甘露有效缓解了肝脾损伤,改善大
          3.6 三味甘露对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鼠消化吸收功能。肝纤维化会导致肝脏和脾脏体积变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 IL-6、TNF-α 和                    化,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和脾脏质量增加。中医
          IL-1β 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                     上运用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的理论“调和肝脾”,治疗肝

          味甘露各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大鼠血清中 IL-6、TNF-α                       纤维化。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三味甘露治疗后,大鼠
          和 IL-1β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结果                 肝脾指数明显下降,表明三味甘露对于肝脏和脾脏具有
          见表4。                                                一定保护作用。
          表4 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x±s,n=6,                              AST 和 ALT 是评判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受
               pg/mL)                                         到损伤时,肝细胞中的转氨酶进入到血液中,导致血清
           组别           IL-6          IL-1β        TNF-α      中AST和ALT含量升高 。本研究发现,给予三味甘露
                                                                                  [12]
           正常组         48.53±2.22   580.66±45.46  397.66±26.11
           模型组         70.71±3.84 a  806.91±4.16 a  551.07±23.14 a  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和ALT含量均显著降
           三味甘露低剂量组    59.25±2.85 b  700.83±25.29 b  490.98±19.06 b  低,表明三味甘露能通过改变肝实质细胞膜通透性来改
           三味甘露中剂量组    56.10±5.35 c  687.76±41.80 b  483.15±21.78 b  善肝功能,起到保肝、护肝作用。
           三味甘露高剂量组    52.28±3.15 b  671.45±26.90 b  475.90±23.67 b
           水飞蓟宾组       54.16±1.60 b  681.33±30.36 b  471.79±25.70 b  HA、LN、PC Ⅲ和 COL-Ⅳ是肝纤维化的 4 个标志
             a:与正常组相比,P<0.01;b:与模型组相比,P<0.01;c:与模型组           物,是ECM的主要成分。在健康肝脏中,ECM的合成降
          相比,P<0.05。                                          解处于动态平衡;肝脏受到损伤时,HA、LN、PC Ⅲ和
          4 讨论                                                COL-Ⅳ含量升高,大量 ECM 沉积,纤维结缔组织增多,
              肝纤维化在藏医中属于“木布病”范畴,属于热性肝                         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和成纤维效应细胞过度激活状态
          病,以肝、血热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分为“培赤型”                           下,ECM大量增加,长此以往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13]
         “隆赤型”和“培隆型”,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清热为主,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三味甘露治疗后,肝纤维化大鼠
                            [8]
          毒为辅,清除肝胆及胃热症和肝血瘀阻等。藏药配方主                            的LN、HA、PC Ⅲ和COL-Ⅳ含量均显著降低,说明三味
          要是通过疾病的病因和属性,将“六味”“八性”及“十七                          甘露能够抑制ECM沉积,缓解肝纤维化进程。
          效”结合,藏医理论认为寒性药治疗热病,热性药治疗寒                               炎症损伤是众多病因引起肝损伤向肝纤维化发展


          · 710 ·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6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6期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