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4年6期
P. 11

品种采购量增量呈显著负相关(试点期:β=-1.853,                        约期,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量增量显著高于三级医院
          P<0.001;扩围期:β=-0.937,P<0.001),表明已有的               (P<0.05)。结合描述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政策
          高服务能力和需求可能会使得新的政策效应相对较小,                           实施时间的推移,从试点期到续约期,基层医疗机构集
          因为这些地区的基础医疗设施已经很完善,人们的就医                           采品种的采购量持续增长(增量分别为 52.6 万 DDDs、
          需求已经较为满足,因此新的集采政策带来的影响可能                           11.8万DDDs),而三级医疗机构集采品种的采购量由增
          相对较小。                                              长转变为下降(增量分别为 66.1 万 DDDs、-14.5 万
          3 讨论                                               DDDs),提示集采品种的使用在基层持续“放量”更加明
          3.1 药品降价幅度显著影响集采品种采购量                              显。也有研究发现,在试点期,三级医院对集采品种采
              已有研究表明,在药品集采政策实施后,集采品种                         购量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到了续约期则是基层医疗机构
                                                                       [16]
          的采购量增长、DDDc 值降低          [9―12]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         贡献率最高 。这可能是由于集采前,基层医疗机构的
          集采品种DDDc降幅与其采购量增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用药合理性和药品可及性不如二级及以上医院,集采后
          即集采后药品价格降得越多,其采购量增长得越多。由                           其用药合理性、药品可及性可能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
                                                               [5]
          于药品是特殊商品,其价格弹性处于“缺乏弹性”状态,                          升 。此外,还有地区带头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
                                                                [17]
          即药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大,患者一般不会                           动” ,通过集采政策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使得患
                                              [13]
          出现由于药品价格降低而增加药品购买量 。因此,由                           者逐步倾向于选择更为方便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此
          集采品种价格降低带来的采购量增加,一方面是因为中                           类地区实践的开展也侧面印证集采药品在基层医疗机
          选药品的可负担性提升,使得更多的患者可以负担得起                           构具有较好的使用适宜性,集采政策在药品供应保障方
          药品,致使其使用量增加;另一方面是中选药品价格下                           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起到了正
          降后,其同类品种的价格相对升高,使得同类品种的用                           向的推动作用。
                                                      [14]
          量被转移到集采品种上,即经济学上的“替代效应” 。                          4 结语
                  [12]
          李春秀等 对“4+7”政策实施后某医院调血脂药使用情                             以往有研究关注到了集采药品价格降幅的影响因
                                                               [18]
          况进行分析发现,集采品种的用量占调血脂药总用量的                           素 ,但鲜有研究系统探究集采品种采购量变化的影响
          比例有所提升,且政策实施后调血脂药的处方数也有所                           因素。本文以“4+7”政策的25个集采品种为研究对象,
          增加。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提示集采政策实施后,                           从更长周期、更广范围内探究集采品种采购量变化的影
          随着药品可负担性的提高,用药人数也逐步增多,并且                           响因素,发现药品价格、临床可替代情况以及医疗机构
          同类药品的使用向集采品种转移。                                    等级会对集采品种的“放量”程度产生影响。同时,本研
          3.2 药品可替代情况对集采品种采购量有影响                             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将不同药品放在一起比较忽略
              本研究发现,集采品种的完全可替代药品品种数和                         了疾病发病率差异的影响;由于无法识别具体的医疗机
          一定程度可替代药品品种数对集采品种的采购量增量                            构,除了医疗机构等级外未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另外,关
          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完全可替代药品品种数的增加,试                           于集采品种临床可替代药品对其政策实施后用量释放
          点和续约期集采品种的采购量增量增加,且续约期的增                           的影响在试点、续约、扩围期都不稳定,还需要进行更多
          幅小于试点期(表 3)。这提示,集采后完全可替代药品                         批次的分析。
          的用量向执行品种转移,使得有完全替代药品的集采品                           参考文献
          种采购量增量比没有完全替代药品的集采品种更高。                            [ 1 ]  SEIDMAN G,ATUN R. Do changes to supply chains and
          但这一点在扩围期并不显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                                 procurement  processes  yield  cost  savings  and  improve
          证。而随着一定程度可替代药品品种数的增加,集采品                                availability  of  pharmaceuticals,vaccines  or  health  pro-
          种采购量增量有所减少,可能的原因包括:(1)替代程度                              duc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low-income
          较低的药品间的替代在临床上较难实现,集采品种难以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 BMJ Glob Health,2017,
                                                                  2(2):e000243.
          取代这些药品;(2)部分医院还存在完成集采带量任务
                                                             [ 2 ]  YANG  Y,CHEN  L,KE  X  F,et  al.  The  impacts  of
          后便转用可替代药品的情况             [4,15] 。因此,后续集采还应
                                                                  Chinese  drug  volume-based  procurement  policy  on  the
          扩大采购药品范围,优先纳入已集采品种的同类可替代
                                                                  use of policy-related antibiotic drugs in Shenzhen,2018-
          药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替代药品使用量监控的配套
                                                                  2019:an interrupted time-series analysis[J]. BMC Health
          措施。
                                                                  Serv Res,2021,21(1):668.
          3.3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集采品种采购量增量存在                           [ 3 ]  YANG Y,TONG R W,YIN S C,et al. The impact of “4 +
          差异                                                      7” volume-based drug procurement on the volume,expen‐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试点期,三级医院和基层医                              ditures,and daily cost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疗机构的集采品种采购量增量没有显著差异,而到了续                                Shenzhen,China:an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J].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6    · 64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