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中国药房》2024年6期
P. 9

预期 DDDc)/基期 DDDc×100%。基期采购量为 0 的样                   表2 不同因素影响下集采品种采购量增量(万DDDs)
          本,选取同品种药品的平均DDDc值作为基期DDDc值。                         项目                试点期         续约期        扩围期
         (2)药品药理学分类——首批 25 个集采品种共 8 类药                        采购量增量               52.1       -0.2       85.8
                                                              药品DDDc降幅
          品,设置8个0-1变量来表示药品的药理学分类,分类标
                                                               未下降               -45.4      -49.1     -208.8
          准参考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Ana‐                            降幅≤50%             11.7        4.2      -68.4
          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ATC)。(3)完全可替代药         降幅>50%             85.5       34.9      221.5
          品品种数、基本可替代药品品种数、一定程度可替代药                            药品ATC分类
                                                               A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用药      -23.7       -1.9      -2.8
          品品种数根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可替代药品
                                                               B血液及造血器官用药        188.0      -29.7      138.1
          参考监测范围》 确定。(4)医疗机构等级——设置3个0-                         C心血管系统用药           81.6       12.6      178.6
                       [8]
          1变量分别表示三级、二级、基层医疗机构。                                 J抗感染药              95.7      -23.7      109.6
          1.2.3 控制变量                                           L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         3.0         0.2       2.2
                                                               M肌骨骼系统用药           6.9        -5.9      -7.8
              本研究选取了各采购地区相应的指标作为控制变
                                                               N神经系统用药            9.5        -0.2       11.9
          量,具体包括采购地区基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                       R呼吸系统用药           -13.3       -9.1      -45.9
          mestic product,GDP)(单位“万元”)、采购地区基期常住                完全可替代药品品种数/种
          人口(单位“万人”)、采购地区基期诊疗人次(单位“百万                          0                  52.1       -6.4       94.5
                                                               ≥1                 52.1       18.5       59.2
          人次”)。上述指标均选取采购地区基期所处年份的数
                                                              基本可替代药品品种数/种
          据,数据来自各地区当年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0                  0.8        -1.0      -7.1
          展统计公报。                                               1~3                70.8       -0.9       72.7
                                                               4~6                56.3        0.9      143.6
          1.3 研究方法
                                                              一定程度可替代药品品种数/种
              本研究首先对“4+7”试点、续约、扩围政策干预前后                        0                  3.7        -1.3      -0.7
          各相应样本的采购量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以各样                             1~3               101.1      -21.5      112.4
          本采购量增量的平均值(全样本的采购量增量/样本数)                            4~6               108.4       14.6      143.8
                                                               ≥7                 10.0        1.0       68.0
          呈现。在描述性分析中,根据各样本 DDDc 降幅情况,
                                                              医疗机构等级
          将其分为 DDDc 未下降、DDDc 降幅≤50%、DDDc 降                     基层医疗机构             52.6       11.8       9.4
          幅>50% 3 类,来描述不同类别样本的采购量变化。然                          二级医院               37.2        3.7      158.2
          后,以采购量增量为被解释变量,对各解释变量进行多                             三级医院               66.1      -14.5       84.4
                                                              人均GDP/万元
          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影响集采品种采购量增量的各因
                                                               ≤5                -           -          9.5
          素。运用 Excel 2019 和 Stata 17.0 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5~≤10             65.8        8.8       81.1
          分析。检验水准α=0.1。                                        >10                33.3      -12.5      425.7
          2 结果                                                常住人口/万人
                                                               ≤1 000             33.6        3.4       13.0
          2.1 描述性分析                                            >1 000~≤4 000      75.4       -4.8       37.6
             “4+7”试点、续约、扩围期分别纳入的样本量为493、                       >4 000            -           -         143.8
          492 和 1 508。选取各样本采购量增量的平均值作为研                       诊疗人次/百万人次
                                                               ≤500               22.2        1.9       13.4
          究指标,“4+7”试点政策干预期的采购量较基期平均增
                                                               >500~≤2 000       115.6        0.03      34.4
          长 52.1 万 DDDs,续约政策干预期相较于基期平均下降                       >2 000            -64.7       -7.2      143.8
          0.2万DDDs,扩围政策干预期相较于基期平均增长85.8                         -:无样本。
          万DDDs(表2)。                                         期和扩围期,除了肌骨骼系统用药外,其余各类集采品
              从集采品种价格变化即 DDDc 降幅来看,试点、续                      种的采购量变化方向都是一致的。在续约期,除了心血
          约、扩围3个政策实施前后呈现出相同的特征:DDDc增                         管系统用药和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外,其余6类集采品
          长的集采品种,其采购量增量的平均值都是下降的;                            种的采购量都是减少的,提示上述6类品种试点期采购
          DDDc降幅超过50%的集采品种,其采购量增量的平均                         量的增长过度,超过了实际需求的增长,使续约期的采
          值都是增加的;并且 DDDc 降幅越大,集采品种的采购                        购量较试点期有所下降(表2)。
          量增量越大(表2)。                                             以集采品种不同程度可替代药品品种数作为解释
              从集采品种的 ATC 分类来看,试点、续约和扩围政                      变量进行分析。(1)是否有完全可替代药品的集采品种,
          策实施前后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的用量变化在所有集                            其采购量在试点、续约和扩围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试
          采品种中都是最小的,这是因为抗肿瘤药及免疫用药的                           点期,有、无完全可替代药品的集采品种采购量增量的
          使用十分严格,采购量不会出现急剧的变化。对比试点                           平均值均为 52.1 万 DDDs;续约期无完全可替代药品的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6    · 643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