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中国药房》2024年4期
P. 129
等;临床重要非大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尿路出血、大面
LEAD患者入院 住院药学监护
2
积皮肤瘀斑(≥25 cm)等不伴血红蛋白明显下降或需要
输血的出血;大出血采用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
评估Fontaine分级 药学评估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 Hemostasis,
[12]
ISTH)标准 ,即至少满足以下1条:(1)血红蛋白下降≥
20 g/L;(2)须输全血或红细胞至少 2 U;(3)重要部位出
Ⅰ级 Ⅱa级 Ⅱb级 Ⅲ级 Ⅳ级 血,包括颅内、心包、腹膜后、椎管内出血等。患者疾病
参与制订治疗 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包括:LEAD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方案
血管手术 Morisky依从性评分、就医满意度。LEAD自我管理能力
评分依据上文的 LEAD 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进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用药管理宣教
行评分,由药师指导患者现场评分或通过电话随访指导
患者进行评分。药师只客观陈述问题,不作任何诱导性
疾病健康 疾病健康 疾病健康管理
管理 管理 宣教 提问。就医满意度分为好、一般、差3种。
2.3 数据统计
引流至药学
患者出院 采用 SPSS 23.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
门诊
分布的以x±s表示,干预前后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否
2
是否门诊就诊 药学随访 计数资料以例数(占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检验。检
验水准α=0.05。
是
药学门诊监护 2.4 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 65 例患者,其中男性 53 例(81.5%),女性
12 例(18.5%),年龄 35~86 岁,平均年龄(67.03±9.02)
药学评估 参与制订治疗 用药管理宣教 疾病管理
方案 宣教
岁。初次确诊 LEAD 患者 52 例(80.0%),因症状复发再
入 院 患 者 13 例(20.0%),存 在 合 并 症 的 患 者 61 例
约定下次就诊时间
(93.8%),入院接受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术患者 57 例
图2 LEAD患者院内外一体化药学服务流程图 (87.7%)。患者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2.2 评价指标 表1 65例LEAD患者基本资料
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包括药师管理前后的疾病治疗 特征 结果/例(%) 特征 结果/例(%)
男性 53(81.5) 脑梗死 15(23.1)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及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指
年龄(x±s)/岁 67.03±9.02 冠心病 24(36.9)
[11]
标 。疾病治疗有效性指标包括:(1)LEAD Fontaine 分 行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术 57(87.7) 糖尿病 26(40.0)
期(根据2015中国指南定义:Ⅰ期为无症状、Ⅱa期为轻 初次确诊LEAD 52(80.0) 肾功能不全 10(15.4)
高血压 41(63.1) 吸烟 13(20.0)
度间歇性跛行、Ⅱb期为中重度间歇性跛行、Ⅲ期为静息
2.4.1 疾病治疗有效性指标
痛、Ⅳ期为组织溃疡或坏疽);(2)完全遵循指南用药的
65例患者经药师管理3个月后,大部分患者跛行或
患者占比(抗栓、降脂、降压、降糖药中任一项有用药指
静息痛症状改善,55例(84.6%)患者Fontaine分期降低,
征但未用药,记为不完全);(3)药师管理后3个月内接受
管理前后 Fontaine 分期对比如表 2 所示。药师管理后,
下肢血运重建术的患者占比;(4)药师管理后 3 个月内
Ⅰ期患者占比由 9.2% 增加至 33.8%,Ⅱa 期患者占比由
MACE 及 MALE 发生率(MACE 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
24.6% 增加至 55.4%。患者 Fontaine 分期整体呈下降趋
心梗、卒中,MALE事件包括血运重建术、截肢或急性肢
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 个月内
体缺血相关溶栓);(5)药师管理后3个月内治疗总有效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 MACE 事件;3 个月内无患者接受下
率(符合以下 2 条记为治疗有效——①疾病 Fontaine 分 肢动脉血运重建术,3例(4.6%)患者截肢;3个月内治疗
期下降;②3 个月内未接受血运重建术且未发生 MACE 总有效率为 83.1%;3 个月内因 MACE 或 MALE 事件再
及 MALE)。安全性指标包括:出血发生率及其他药物 入院患者 3 例(4.6%)。药师管理后患者遵循指南用药
不良反应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主要包括小出血发生率、 完整度高于3个月前,完全遵循指南用药的患者占比由
临床重要非大出血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其中小出血 63.1% 提升至 96.9%。药师干预医嘱要点问题如表 3
包括牙龈出血、小面积皮肤瘀斑、鼻出血、眼结膜出血 所示。
中国药房 2024年第35卷第4期 China Pharmacy 2024 Vol. 35 No. 4 · 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