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中国药房》2023年23期
P. 98

表2 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6 3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比较结果
           组别         n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A、B、C 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总发
           A组        40      17      14      9       77.5     生率分别为 7.5%、7.5%、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B组        40      19      15      6       85.0
           C组        40      21      15      4       90.0     0.05),详见表7。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x±s)                            表7 3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比较
           组别  n    时间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d)  心绞痛持续时间/(min/次)  气短持续时间/d  组别  n  出血/例 心肌梗死/例 心源性休克/例 恶性心律失常/例 死亡/例  总发生率/%
           A组  40  治疗前     5.37±1.56    7.18±2.53  5.09±0.45  A组   40   0     2      0       1      0    7.5
               40  治疗后     4.66±1.21 ab  5.72±1.28 a  3.92±0.47 a  B组  40  1 a  2    0       0      0    7.5
           B组  40  治疗前     5.41±1.83    7.39±2.46  5.31±0.32  C组   40   1 a   1      0       0      0    5.0
               40  治疗后     4.42±1.11 ab  5.46±1.32 a  3.83±0.42 a  a:均为鼻出血。
           C组  40  治疗前     5.65±1.84    7.32±2.63  5.64±0.39
               40  治疗后     3.02±1.15 a  5.21±1.36 a  3.75±0.52 a  3 讨论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C组比较,P<0.05。                      不稳定型心绞痛常由患者的不良情绪、劳累和基础
          2.3 3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结果                                  病引发,典型症状为胸痛、心律不齐,老年人患病风险较
                                                                [11]
              3组患者治疗前后PT、TT、AP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高 。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是导致冠心病的根
          意义(P>0.05)。治疗后,3 组患者的 FBG、D-二聚体水                    本原因,不稳定斑块可导致急性血栓形成,诱发不稳定
                                                                      [11]
          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 组患者的 FBG、D-二                    型心绞痛 。抗血小板治疗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
          聚体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详见表4。                          治疗方案,其中氯吡格雷是一种常用药物,但具有代谢
                                                              慢和存在耐药性的缺陷;替格瑞洛是一种可逆的G蛋白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n   时间    PT/s   TT/s  APTT/s  FBG/(g/L) D-二聚体/(mg/L)  偶联嘌呤受体 P2Y12 拮抗剂,无须代谢即可迅速生效,
                                                                                        [12]
           A组  40  治疗前  13.22±2.47  13.25±2.28  35.79±2.10 5.05±0.74  11.13±3.84  且遗传变异不影响其治疗效果 ,因而成为了国际指南
               40  治疗后  13.34±2.68  13.36±2.09  36.15±2.39 4.23±0.88 a  3.15±1.28 a  的优先推荐药物。复方血栓通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
           B组  40  治疗前  12.96±2.32  13.31±2.30  35.88±3.18 5.11±0.82  10.74±3.57
               40  治疗后  13.44±2.90  13.47±2.92  36.32±2.44 3.27±0.85 ab  1.86±0.79 ab  痛的过程中具有多靶点、多通路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
           C组  40  治疗前  13.45±2.92  13.28±2.44  35.95±3.67 4.97±0.76  10.58±4.45  肌缺血、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可通过延长凝血
                                                                                            [13]
               40  治疗后  13.72±2.18  13.55±2.64  36.47±2.36 3.12±0.68 ab  1.67±0.84 ab
                                                              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血小板
             a: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与A组比较,P<0.05。
                                                                                       [14]
                                                              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的作用 。替格瑞洛能直接抑制
          2.4 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结果
                                                              血小板聚集,迅速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复
              3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均显著短于治疗
                                                              方血栓通胶囊能通过多种中药成分协助改善血液微循
          前,LVEF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
                                                              环和减少血管炎症,预防血栓复发。因此,联合使用这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两种药物构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治疗策略,能提升患者
              表5 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                         的整体心血管健康水平。
           组别      n     时间    LVESD/mm  LVEDD/mm  LVEF/%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C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
           A组      40   治疗前    47.31±4.12  58.15±4.26  48.03±2.69
                   40   治疗后    43.04±3.37 a  53.90±3.43 a  50.07±3.05 a  数显著少于 A、B 组,FBG、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 A 组
           B组      40   治疗前    46.98±4.06  57.85±3.68  47.92±2.61  (略低于 B 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A 组
                   40   治疗后    42.54±4.28 a  53.62±4.11 a  51.22±3.13 a
           C组      40   治疗前    47.23±4.25  58.03±4.06  48.12±3.12  (略高于B组),说明替格瑞洛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可减
                   40   治疗后    42.19±4.52 a  53.21±3.84 a  51.67±2.81 a  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心绞痛反复发
             a:与治疗前比较,P<0.05。                                 作,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同时,能改
          2.5 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                                  善患者凝血功能,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从而降低血液黏
              治疗后,A、B、C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                        稠度,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减少微血栓形成,进而延缓
          别为 67.5%、80.0%、87.5%,其中 C 组显著高于 A 组(P<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程进展,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氯吡格
          0.05),详见表6。                                         雷。此外,3组治疗方案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效果类似,且
                    表6 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均未增加患者出血风险。3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
           组别         n     显效/例    有效/例    无效/例   总有效率/%     高是由于患者本身属于心功能4级以及鼻出血是该类药
           A组        40       2      25      13      67.5     物的常见出血问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        40       4      28       8      80.0
           C组        40       5      30       5      87.5 a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替格瑞洛联合复方
             a:与A组比较,P<0.05。                                  血栓通胶囊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次


          · 2904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3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3期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