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中国药房》2023年22期
P. 55

25
                                                                                         细胞克隆形成率/%  15  a
                                                                                          20

                                                                                          10

                                                                                           0 5            b
                                                                                             对照组        40           80          120
                                                                                                  VTM不同浓度组/
                                                                                                   (μmol/L)
                   Ⅰ                   Ⅱ                  Ⅲ                  Ⅳ                       Ⅴ
             Ⅰ:对照组的细胞克隆形成图;Ⅱ:VTM 40 μmol/L组的细胞克隆形成图;Ⅲ:VTM 80 μmo/L组的细胞克隆形成图;Ⅳ:VTM 120 μmol/L组的
          细胞克隆形成图;Ⅴ: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柱形图;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1。
                                  图4 VTM对U251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x±s,n=3)

                                                                                     5
          2.2.4 细胞形态变化观察                                     长期的U251细胞,按2×10 个/孔接种于6孔板中,常规
              取对数生长期的 U251 细胞,按 1.5×10 个/孔接种                 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
                                                5
          于 6 孔板中,常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                     养 24 h 后,弃去培养液,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 3 次
          行分组、处理。培养 24 h 后,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                       后,加入 FerroOrange 荧光探针(1 μmol/L),常规孵育 30
          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图5)显示,相较于对照组细胞,                         min 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孔的荧光(红色)变化
          VTM 各浓度组细胞的排列明显更为松散,可见细胞明                          情况并使用 Image J 软件计算其相对荧光强度,用以表
                                                                        2+
          显萎缩,并伴有大量漂浮的死亡细胞,且VTM作用浓度                          示细胞内 Fe 水平。结果(图 7)显示,与对照组比较,
          越大,其对细胞形态的影响越明显。                                   VTM各浓度组细胞内的红色荧光均有所增强,其Fe 水
                                                                                                          2+
          2.2.5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平均显著升高(P<0.01),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                       2.2.7 细胞内铁死亡通路Nrf2/HO-1/GPX4相关蛋白表
                                 5
          期的 U251 细胞,按 1.5×10 个/孔接种于 6 孔板中,常规                达的检测
          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培                           采用 Western blot 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长期的
                                                                              6
          养 24 h 后,弃去培养液,细胞用 PBS 洗涤 3 次后,加入                  U251 细胞,按 2×10 个/皿接种于 100 mm 培养皿中,常
          DCFH-DA 荧光探针(10 μmol/L),常规孵育 30 min;用              规培养过夜。细胞按“2.2.3”项下方法进行分组、处理。
          PBS洗涤3次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孔的荧光(绿                         培养 24 h 后,裂解提取全细胞蛋白并以 BCA 法测定蛋
          色)变化情况并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其荧光相对强度,                       白浓度。取变性后的蛋白样品适量,经十二烷基硫酸
          用以表示细胞内ROS水平。结果(图6)显示,与对照组                         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至聚偏二氟乙烯膜
          比较,VTM各浓度组细胞内的绿色荧光均有所增强,其                          上,用 5% 脱脂牛奶室温封闭 1 h;以 TBST 缓冲液洗膜
          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有一定的浓                    后,加入 Nrf2、HO-1、GPX4、GAPDH 一抗(稀释比例均
          度依赖趋势。                                             为 1∶1 000),于 4 ℃下孵育过夜;以 TBST 缓冲液洗膜
                        2+
          2.2.6 细胞内Fe 水平检测                                   后,加入相应二抗(稀释比例为1∶5 000),于37 ℃下孵育
              采用 FerroOrange 荧光探针法进行检测。取对数生                  1 h;以TBST缓冲液洗膜后,用ECL显影液显色,于化学










                        A.对照组             B. VTM 40 μmol/L组     C. VTM 80 μmol/L组    D. VTM 120 μmol/L组
                                         图5 VTM对U251细胞形态影响的显微图
                                                                                         250              b
                                                                                         200
                                                                                         ROS水平  150
                                                                                         100
                                                                                          50          b
                                                                                                  a
                                                                                           0
                                                                                             对照组        40           80          120
                                                                                                  VTM不同浓度组/
                                                                                                   (μmol/L)
                  Ⅰ                   Ⅱ                  Ⅲ                  Ⅳ                         Ⅴ
             Ⅰ:对照组的ROS表达荧光图;Ⅱ:VTM 40 μmol/L组的ROS表达荧光图;Ⅲ:VTM 80 μmo/L组的ROS表达荧光图;Ⅳ:VTM 120 μmol/L组的
          ROS表达荧光图;Ⅴ:各组细胞的ROS水平柱形图;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对照组比较,P<0.01。
                                   图6 VTM对U251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x±s,n=3)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2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2    · 2737 ·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