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中国药房》2023年20期
P. 131
[40]
[41]
3.3 T1DM 髓鞘和炎症细胞浸润 。Du 等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T1DM是青少年和儿童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小鼠
以自身免疫系统逐渐破坏胰腺 β 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 中观察到,小檗碱可增加肠道中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细
缺乏和高血糖为特征。除遗传是 T1DM 易感性的重要 菌数,抑制Th17分化而促进Treg分化,减轻免疫炎症反
因素外,肠道菌群紊乱以及 Th17/Treg 免疫失衡也已被 应,从而缓解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36]
证明在T1DM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 上述研究中药单体在干预 ADs 中调节的肠道菌群
Chen等 发现,熊果酸可改善T1DM大鼠肠道菌群 见表1。
[37]
多样性及菌群结构,抑制转录因子 RORγt 表达,促进 4 结语
Foxp3表达,恢复Th17/Treg平衡,下调促炎因子IL-17A、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肠道、皮肤、口腔和
TNF-α水平而上调抗炎因子IL-10水平,发挥延缓胰岛β 泌尿道的微生物群得到了广泛研究。肠道菌群失衡以
细胞破坏、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 多种方式影响 Th17/Treg 分化平衡,参与自身免疫耐受
[38]
Luo等 发现,芍药苷可提高萨特氏菌属丰度,抑制 破坏和过度炎症反应,在ADs发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细胞因子 IL-6 生成和 Th17 分化而促进 Treg 分化,抑制 用。中药防治 ADs 的历史悠久,相较于化学药,其不良
促炎因子 IL-1β 分泌,进而有效缓解胰岛炎症浸润和胰 反应少且疗效确切。然而,中药及中药复方的成分较为
腺β细胞损伤。 复杂,这使其科学性和安全性饱受诟病。本文系统综述
3.4 其他 了基于肠道菌群调节 Th17/Treg 轴干预 ADs 的中药单
中药单体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 体,发现中药单体对ADs的治疗依赖于其对肠道菌群的
葡萄膜炎、银屑病等 ADs 中亦发挥了显著作用。例如, 调节,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产生、调控转录因子表达、影
松香酸可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肠道菌 响能量代谢等多途径调节 Th17/Treg 平衡,改善免疫炎
群,抑制 TNF-α、IL-17A、IL-23 分泌,恢复 Th17/Treg 平 症反应。
[39]
衡,减轻皮肤损伤 。人参皂苷Rd可调控实验性自身免 然而,由于当前研究多停留在现象观察方面,对于
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 中药单体影响肠道菌群和免疫平衡的具体作用途径仍
litis,EAE)小鼠肠道菌群并抑制 RORγt、STAT3 表达,促 需进一步探索,且适应性免疫反应在ADs中的作用仍有
进Foxp3表达,降低IL-6和IL-17水平而提高TGF-β、IL- 许多问题尚未解决。为开发新的有效治疗策略,不同T
10水平,从而调节Th17/Treg失衡,减轻中枢神经系统脱 细胞亚群在 ADs 病变中的具体作用仍需充分阐明。此
表1 中药单体在干预ADs中调节的肠道菌群
疾病分类 单体名称 剂量 研究对象 肠道菌群
UC 红景天苷 [15] 10 mg/kg 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 厚壁菌门、毛螺菌科、瘤胃菌科↑;拟杆菌门↓
UC 人参皂苷Rg 1 [16] 20 mg/kg 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 理研菌科RC9菌属、瘤胃球菌科UCG-013属↑;丹毒杆菌属、大肠杆菌志贺菌属↓
UC 小檗碱 [18―19] 40 mg/kg 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Caco-2细胞、UC患者 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拟杆菌属、肠杆菌科、分段丝状细菌↓
UC合并2型糖尿病 姜黄素 [20] 100 mg/kg DSS诱导的C57BLKS/J 小鼠UC模型♂ 假丝酵母菌、嗜木聚糖真杆菌↑
−/−
UC 流苏石斛多糖 [21] 50、100、200 mg/kg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UC模型♂ 罗姆布茨菌属、乳杆菌属、臭气杆菌属↑;螺杆菌↓
IBD 豆甾醇 [22] 400 mg/kg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IBD模型♂ 瘤胃球菌属、普雷沃氏菌属↑;链球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异杆菌属↓
UC 胡桃醌 [23] 0.5、1 mg/kg DSS诱导的ICR小鼠UC模型♂ 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
IBD 大黄酸 [24] 50、100 mg/kg DSS诱导的C57BL/6JNju小鼠IBD模型♂ 乳酸菌属↑
IBD 小白菊内酯 [25] 10 mg/kg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IBD模型♂ 拟普雷沃菌属、理研菌属↑;拟杆菌属↓
UC 黄芩苷 [26] 25、50、100 mg/kg TNBS诱导的UC模型大鼠 厚壁菌门、丁酸单胞菌属、罗氏菌属、罕见小球菌属↑;变形菌门、放线菌门↓
IBD 瑞香素 [27―28] 4、8、16 mg/kg DSS诱导的BALB/c小鼠IBD模型♀、UC患者 厚壁菌门、布劳特氏菌属、梭菌属、毛螺菌属↑;拟杆菌门↓
IBD 白藜芦醇 [29] 100 mg/kg TNBS诱导的BALB/c小鼠IBD模型♀ 瘤胃球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产酸拟杆菌↓
IBD 党参多糖 [30] 300 mg/kg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IBD模型♀ 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阿克曼菌属↑;脱硫弧菌属、别样杆菌属、螺杆菌属↓
UC 马齿苋多糖 [31] 0.4、0.8、1.2 g/kg 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 拟杆菌门、耳蜗形梭菌↑;变形菌门、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真杆菌属↓
RA 白芍总苷 [33] 158、474、948 mg/kg 牛Ⅱ型胶原-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CIA模型大鼠♂ 瘤胃球菌科UCG-014、副拟杆菌属、颤杆菌克属↑
RA 白藜芦醇 [34] 0.5、2 g/kg Ⅱ型胶原-弗氏不完全佐剂诱导的DBA/1小鼠CIA模型♂ 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放线菌↓
RA 老鹳草多糖 [35] 100 mg/kg 牛Ⅱ型胶原-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DBA/1小鼠CIA模型♂ 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紫单胞菌科、棒状杆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放线
菌纲、芽孢杆菌纲、毛螺菌科、乳酸杆菌科、脱硫弧菌科、韦荣球菌科、红蝽菌科、梭菌属↓
T1DM 熊果酸 [37] 25、50、100 mg/kg STZ诱导的Wistar大鼠T1DM模型♂ 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
T1DM 芍药苷 [38] 100 mg/kg NOD小鼠 萨特氏菌属↑
银屑病 松香酸 [39] 40 mg/kg 咪喹莫特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 库特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厌氧菌属、克里斯滕森氏菌属↓
EAE 人参皂苷Rd [40] 40 mg/kg MOG诱导的C57BL/6小鼠EAE模型 类杆菌、乳杆菌属↑;链球菌↓
EAU 小檗碱 [41] 100 mg/kg IRBP160-180、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的B10RIII小鼠EAU模型 阿克曼菌属、颤螺菌属↑;乳杆菌属↓
♂:雄性;♀:雌性;↑:上调;↓:下调;MO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IRBP: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0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0 · 2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