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 - 《中国药房》2023年20期
P. 136

强,骨吸收加速,进而促使骨质疏松发生。OPG 可以结                          4 剂量效应
          合 RANKL,从而阻断 RANKL 与其受体 RANK 结合,达                       现有研究证实,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不同剂量
                                                  [17]
          到延缓破骨细胞分化、抑制过度骨吸收的作用 。申萌                            的大豆苷元对骨密度和骨质疏松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
                                                                                                           [31]
                                                                      [32]
          萌等 研究发现,过量的 M-CSF 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增                         Tanaka 等 研究发现,在较低浓度下,大豆苷元对破骨
              [18]
          加;而过量的巨噬细胞可分泌过量的破骨细胞因子和细                            细胞特异性基因呈现明显的下调作用,从而抑制破骨细
                                                                                                [33]
                                                  [19]
          胞因子,从而加速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吸收 。                             胞分化,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Jin 等 研究发现,将
              周爱萍 研究发现,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骨吸收                          大豆苷元的浓度控制在 0.01~10 μmol/L 时可以促进人
                    [20]
          增强,骨形成减少,骨密度下降,RANKL/OPG 比例增                        成骨肉瘤 MG-63 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9
                                                                    [34]
          加,促进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大豆苷元可以通过降低                             包蕾等 也证实,低剂量(1×10  mol/L)的大豆苷元主
          RANKL/OPG 比例来模拟雌激素样作用,抑制破骨细胞                        要通过作用于雌激素受体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高剂量
                                                                    -5
          的分化和活性,从而对抗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                            (1×10  mol/L)的大豆苷元则会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
          症 [21―22] 。此外,大豆苷元还可以抑制 M-CSF 的产生,减                 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来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杨杨等                       [35]
          少巨噬细胞的生成,降低巨噬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                            研究发现,高剂量的大豆苷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
          胞的形成和活化,从而减缓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                            地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症状。由此可见,大豆苷元
                                                       [23]
          上述研究表明,大豆苷元可以通过降低RANKL/OPG比                         的剂量效应在不同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研
                                                              究设计、样本选择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例,下调 M-CSF 的表达来模拟雌激素样作用,从而抑制
                                                              5 结语
          破骨细胞的分化,减缓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症(图1)。
          3 抗氧化和调节免疫                                              大豆苷元主要通过刺激成骨细胞形成和分化、抑制
                                                              破骨细胞分化、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等途径,发挥雌激素
              据报道,抗氧化剂有助于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
                                                              样作用从而防治骨质疏松症。虽然大豆苷元在骨质疏
          激,从而保护骨骼健康,对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症有一
                                                              松症防治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在益处,但仍有一些限制。
          定的积极效应 。赵瑾凯等 报道,多酚类化合物,特别
                                  [25]
                      [24]
                                                              例如,受限于生物利用度、新陈代谢和子宫内缺乏雌激
          是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具有较强的
                                                              素等因素,现有临床试验还不足以支持大豆苷元的临床
          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骨骼组
                                                              应用,其长期安全性和治疗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同
          织的损伤,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大豆苷元属于黄
                                                              时,大豆苷元作为植物雌激素样化合物,活性相对较差,
          酮类化合物异黄酮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
                                                              可能需要较高的剂量或浓度才能达到明显的调节作用。
          不仅有助于保护骨组织免受氧化损伤、促进骨细胞的正
                                                              未来相关学者应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深入探究大豆苷
          常功能和新陈代谢,还可以中和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减
                                                              元的治疗机制和安全性,并结合新技术和方法,以期为
          少其对骨骼的不利影响 。
                              [26]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策略。
              骨骼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密切。早在 1972 年就
                                                              参考文献
          有学者发现,经抗原刺激的免疫细胞可以产生破骨细胞
                                                              [ 1 ]  何姣姣,陈玉林,张敏,等 . 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症发病
          激活因子,这种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可刺激破骨细胞生
                                                                   机制中的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8):
          成,使其功能大大增强,导致骨骼失钙、骨质疏松、骨质                                1197-1202.
              [27]
          破坏 。IL-1、IL-6和TNF-α是免疫因子中的炎症因子。                          HE J J,CHEN Y L,ZHANG M,et al. Study on the role of
          研究表明,大鼠去势所引起的雌激素缺乏,可导致其外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J].
          周单核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细胞合成分泌IL-1、IL-6 和                            Chin J Osteoporos,2023,29(8):1197-1202.
          TNF-α的能力增强 。IL-1和TNF-α是目前已知的最强                      [ 2 ]  孙强. 大豆苷元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
                          [28]
          的骨吸收促进因子,其可以通过促进始祖破骨细胞增殖                                 用研究[D].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
          与分化从而增加破骨细胞的数量,并促进破骨细胞成                                  SUN  Q.  Protective  effect  of  daidzein  on  glucocorticoid-
                                                                   induced osteoporosis rats[D]. Xi’an:The Fourth Military
          熟。IL-1 和 TNF-α 还能诱导成骨细胞产生 IL-6,IL-6 不
                                                                   Medical University,2013.
          仅能促进早期破骨细胞生成,而且还能刺激正常破骨细
                                                              [ 3 ]  陈嘉序,陈如扬,连媛,等.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转化及功
                                                    [29]
          胞形成吸收陷窝,从而增强破骨细胞的吸收活性 。大
                                                                   能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9):
          豆苷元可以抑制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泌IL-6,从而
                                                                   176-182.
          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起到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                                CHEN J X,CHEN R Y,LIAN Y,et al. Progress in micro‐
                                                       [30]
          由此可见,大豆苷元可以通过抗氧化和调节免疫,辅助                                 bial conversion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soy isoflavones
          治疗骨质疏松症(图1)。                                             [J]. Food Res Dev,2021,42(9):176-182.


          · 2558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20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20期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