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中国药房》2023年18期
P. 60

200 nm                       200 nm                       200 nm

                          A. Fc-K(C 8 )FFHK           B. C 8-K(Fc)FFHK             C. C 8-K(C 8 )FFHK
                              图2 Fc-K(C8 )FFHK、C8-K(Fc)FFHK和C8-K(C8 )FFHK的TEM图

          的纳米纤维,因而自组装形成长度较短的纳米纤维结                                1.0            Ⅰ       1.0             Ⅰ
                                                                                Ⅱ
                                                                                                        Ⅶ
                                                                                Ⅲ                       Ⅵ
          构;当Fc残基处于多肽主链时,分子间氢键和芳香基团                              0.8            Ⅳ       0.8             Ⅷ
                                                                                Ⅴ
                                                                                                        Ⅸ
          之间的 π-π 电子堆叠作用成为了分子纵向延长的主要                            吸光度  0.6                吸光度  0.6
                                                                 0.4
                                                                                        0.4
          驱 动 力 ,Fc-K(C8 )FFHK 最 终 形 成 了 扭 曲 的 纳 米 带             0.2                    0.2
          结构 。                                                    0                      0
              [19]
                                                                  550   600   650   700   750  550   600   650   700   750
              综上,Fc 位置的改变可以调节多肽的自组装驱动                                    波长/nm                   波长/nm
                                                                     A. Fc-K(C 8 )FFHK组      B. C 8-K(Fc)FFHK组
          力,如疏水相互作用、π-π电子堆叠作用等,进而调控多
                                                                 Ⅰ:Control组;Ⅱ:Fc-K(C 8 )FFHK组(20 min);Ⅲ:Fc-K(C 8 )FFHK
          肽的自组装进程,而 C8-K(C8 )FFHK 也进一步证明了 N                   组(40 min);Ⅳ:Fc-K(C 8 )FFHK 组(60 min);Ⅴ:Fc-K(C 8 )FFHK 组
          端官能团Fc对自组装的调控作用。                                   (120 min);Ⅵ:C 8-K(Fc)FFHK 组(20 min);Ⅶ:C 8-K(Fc)FFHK 组(40
          3.4 Fc偶联自组装多肽的体外ROS生成效率结果                           min);Ⅷ:C 8-K(Fc)FFHK组(60 min);Ⅸ:C 8-K(Fc)FFHK组(120 min)。
                                                              图3 Fc-K(C8 )FFHK、C8-K(Fc)FFHK 的 MB 褪色反
              MB 褪色反应结果显示(图 3),随着反应时间的延
                                                                   应紫外吸收光谱图
          长,Fc-K(C8 )FFHK 组吸光度较 Control 组明显下降,而
          C8-K(Fc)FFHK 组吸光度微弱下降;反应 120 min 时,                 荧光强度(图 4),这表明微酸性环境也是芬顿反应能够
                                                                                    [20]
          Fc-K(C8 )FFHK组吸光度为0.17,C8-K(Fc)FFHK组吸光              高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
          度为0.36。                                             3.5 Fc偶联自组装多肽的抗菌活性结果
              DCFH-DA 本身没有荧光且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                           前文结果显示,Fc-K(C8 )FFHK、C8-K(Fc)FFHK 的
          可在胞内水解生成 DCFH,DCFH 被 ROS 氧化成有荧光                     结构和 ROS 生成效率有明显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究上
          的DCF。因此,检测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可以反映细胞                          述差异对抗菌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 OD600值来反映细
          内的ROS水平。当pH为6.0时,与Fc-K(C8 )FFHK共孵育                  菌相对数量以验证细菌的生长情况。MRSA 生长曲线
          的E. coli菌株绿色荧光强度最强,而与C8-K(Fc)FFHK共                 (图 5)结果显示,Fc-K(C8)FFHK 和 C8-K(Fc)FFHK 的
          孵育的E. coli菌株荧光强度较弱,这表明Fc-K(C8 )FFHK                 MIC 值均为 50 μg/mL,C8-K(C8)FFHK 的 MIC 值则高
          在微酸性环境下,ROS生成效率明显高于C8-K(Fc)FFHK;                    达 400 μg/mL。对于 E. coli 菌株,Fc-K(C8)FFHK 和
          当pH为7.4时,二者共孵育的E. coli菌株均显示微弱的                      C8-K(Fc)FFHK也显示出抗菌活性的差异,Fc-K(C8 )FFHK




           pH6.0








           pH7.4




                 Control组         H 2 O 2 组     Fc-K(C 8 )FFHK组  C 8 -K(Fc)FFHK组  Fc-K(C 8 )FFHK+H 2 O 2 组  C 8 -K(Fc)FFHK+H 2 O 2 组
                               图4 不同处理方式下E. coli菌株细胞内ROS的生成荧光图(×40)


          · 2230 ·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8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8期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