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药房》2023年17期
P. 11
4.4 急性不良事件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4.5.2 欧美GBCA相关指南意见及主要风险因素
对比剂急性不良反应多见于注射1 h内,无论碘剂、 NSF 的确切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广为接受的假说
[11]
GBCA 还是超声对比剂,其分类和处理原则均相同 。 是由于 GBCA 清除时间长及其他与肾脏疾病相关的代
GBCA 的急性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过敏样反应和生理性 谢因素;在肾功能显著退化的患者中,钆离子与 GBCA
反应,根据严重程度又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 类。 中的螯合物分离,游离钆与阴离子(如磷酸盐)结合,产
[22]
GBCA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生的不溶性沉淀物沉积在各种组织中,随后出现纤维化
根据《ACR指南》,对GBCA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与 反应。
碘对比剂相似。GBCA 不同类型急性不良反应的处理 目前至少有 8 种 GBCA 在全球广泛应用,可通过其
措施 [1,11] 可参考表7。 螯合剂的不同进行区分。《ACR指南》按照临床实际NSF
表7 GBCA常见急性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病例发生情况对使用 GBCA 后发生 NSF 风险的大小进
[1]
急性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行了相应分类 ——(1)高风险的 GBCA:钆双胺、钆喷
恶心/呕吐 短暂的可给予支持性治疗; 酸葡胺、钆弗塞胺;(2)低风险的GBCA:钆贝葡胺、钆特
重度、长时间的可考虑给予止吐药; 醇、钆布醇、钆特酸葡胺;(3)风险不明确的GBCA:钆塞
过敏反应期间可能发生重度呕吐
荨麻疹 散发、一过性: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观察; 酸二钠。
散发、长时间或广泛性或血管性水肿:应考虑肌注或静注H 1抗组胺药; GBCA 导致 NSF 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和对比剂两
注意可能发生嗜睡和/或低血压。给予抗组胺药后,患者不能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 方面。肾功能降低,尤其是eGFR<15 mL/(min·1.73 m)
2
支气管痉挛 (1)面罩吸氧(6~10 L/min);
(2)β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气雾吸入(深吸2~3次); 的透析患者易发生 NSF。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注射钆
(3)肾上腺素使用: 双胺后的 NSF 发生率为 3%~18%;钆弗塞胺和钆喷酸
血压正常者——肌注1∶1 000肾上腺素0.1~0.3 mL(0.1~0.3 mg)[对冠状动脉疾病或老年 葡胺也有致NSF的报道,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钆喷
患者,使用较小剂量];6~12岁儿童患者使用50%的成人剂量,小于6岁者则使用25%的成
人剂量;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酸葡胺后 NSF 的发生率为 0.1%~1.0%;注射剂量越大,
血压下降者——肌注1∶1 000肾上腺素0.5 mL(0.5 mg);6~12岁儿童患者肌注0.3 mL(0.3 风险越高,但也有单次剂量注射发生NSF的报道 。
[4]
mg),小于6岁者肌注0.15 mL(0.15 mg)
喉头水肿 (1)面罩吸氧(6~10 L/min); 4.6 脑沉积
(2)成人患者肌注1∶1 000的肾上腺素0.5 mL(0.5 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6~12岁的儿童 研究表明,所有的GBCA即使单次暴露都可能导致
患者肌注0.3 mL(0.3 mg),小于6岁者肌注0.15 mL(0.15 mg) 患者脑深部区域的钆沉积 [23―25] ,肾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也
单纯性低血压 (1)抬高患者下肢; 如此 [24―26] 。大环状 GBCA 的沉积率比线性 GBCA 低 。
[11]
(2)面罩吸氧(6~10 L/min);
(3)快速经静脉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最多2 L; 此外,一项钆双胺的研究表明,钆沉积与使用剂量具有
(4)如果没有反应,肌注1∶1 000的肾上腺素0.5 mL(0.5 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6~12岁 相关性 。研究证实,早期钆沉积量从小到大依次为:
[24]
的儿童患者肌注0.3 mL(0.3 mg),6岁以下者肌注0.15 mL(0.15 mg)
钆 特 醇 < 钆 特 酸 葡 胺 < 钆 布 醇 < 线 性 高 弛 豫 率
血管迷走反应(1)抬高患者下肢;
(低血压和心动(2)面罩吸氧(6~10 L/min); GBCA<线性常规弛豫率GBCA [25,27―28] 。目前,脑内钆沉
过缓) (3)成人患者:以阿托品0.6~1.0 mg静脉给药,在3~5 min后根据需要重复使用,直至达总剂 积的临床和生物学意义仍然未知,尚未发现脑内钆沉积
量3 mg(0.04 mg/kg);儿童患者:静脉给予阿托品0.02 mg/kg(单次最大剂量0.6 mg),根据需要 与任何实际临床症状或疾病有关。即便如此,考虑到单
可重复使用,直至达总剂量2 mg;
(4)快速经静脉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最多2 L; 剂量 GBCA 可能造成钆沉积,建议只有在非 CE-MRI 无
(5)若患者对上述措施无反应,则按过敏反应治疗 法提供充分诊断信息的情况下才使用GBCA。
全身过敏样反应 (1)联系复苏小组; 4.7 药物相互作用
(2)根据需要进行气道内吸引;
(3)如出现低血压,抬高患者下肢; GBCA与其他药物之间无已知的相互作用。GBCA
(4)面罩吸氧(6~10 L/min); 的安全用药推荐意见详见表8。
(5)成人患者:肌注1∶1 000的肾上腺素0.5 mL(0.5 mg);根据需要可重复用药; 表8 GBCA的安全用药推荐意见表
儿童患者:6~12岁肌注0.3 mL(0.3 mg),<6岁肌注0.15 mL(0.15 mg);
(6)静脉补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最多2 L; 涉及项目 推荐意见
(7)H 1受体阻滞剂,如苯海拉明,25~50 mg静脉给药 过敏试验 (1)原则上不推荐进行过敏试验,除非药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外渗问题 (2)MRI对比剂外渗造成严重损伤的可能性极低;
4.5 迟发性不良反应NSF的关键问题 预防用药 (3)预防用药只能预防急性过敏样反应,对轻度过敏样反应有一些预防效果;
4.5.1 NSF的历史概述 急性不良事件 (4)GBCA的急性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过敏样反应和生理性反应,多见于对比剂注射1 h内;
(5)建议根据不同的急性不良反应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
NSF 是一种以广泛的皮肤和结缔组织纤维化为特
NSF (6)GBCA导致NSF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和对比剂两方面;
征的严重全身性疾病,可导致四肢皮肤增厚和硬化,造 (7)患者方面:肾功能降低,尤其是eGFR<15 mL/(min·1.73 m)的透析患者易发生NSF;
2
成关节固定和挛缩,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我国也有NSF (8)对比剂方面:发生NSF高风险的GBCA包括钆双胺、钆喷酸葡胺、钆弗塞胺;
脑沉积 (9)考虑到单剂量GBCA也能造成钆沉积,建议只有在非CE-MRI无法提供充分诊断信息的情
病例的报道,但总体数量稀少,可能与临床对该病认识 况下才使用钆对比剂;
不足,且确诊困难有关 [11,23] 。 药物相互作用 (10)目前GBCA与其他药物之间尚无已知的相互作用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7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7 · 2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