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中国药房》2023年16期
P. 115

[46]
          美辛与PEI组装成抗炎纳米药物颗粒并封装在酵母微囊                          果。Li等 也发现,以酵母微囊封装卡巴他赛可提高药
          中,再将其分别灌胃给急性炎症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                           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延长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滞留时间。
          结果显示,大鼠肿胀足中的抗炎药物浓度较高,而正常                           综上可见,以酵母微囊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载体,可协助
          足中的抗炎药物浓度较低,表明酵母微囊具有靶向炎症                           所载药物发挥更持久的抗肿瘤作用。
          组织的能力。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也被认为是一                           5 酵母微囊的安全性
                           [24]
          种慢性炎症,Sabu 等 将胰岛素沉积到酵母微囊中,再                            酵母作为国际上公认的无毒可食用微生物,被广泛
          在酵母微囊表面涂布一层藻酸盐,以进一步保护胰岛素                           应用于制药、畜牧和食品工业领域。例如,有学者以大
          免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并延长其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                           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单剂量急性、慢性毒性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该酵母微囊可将所载胰岛素成功递送至淋巴                           证明酿酒酵母无毒,即使灌胃剂量高达2 000 mg/kg也并
                                                   [39]
          组织,再经由淋巴循环运输至体循环。Zhang 等 先将                        未观察到大鼠死亡或异常情况,连续给药91 d也未见不
          无毒、可降解且带正电荷的纳米管和微 RNA365(mi‐                       良反应或毒性反应发生 。Beier 等 给小型猪口服酵
                                                                                  [47]
                                                                                            [48]
          croRNA365,miRNA365)组装成阳性纳米颗粒,再将该                   母后发现,酵母细胞从肠道运输到基础免疫细胞需要 1
          纳米颗粒装载到酵母微囊中,可实现创伤性骨关节炎                            h,此时多数酵母细胞存在于肠道淋巴组织中;24 h 后,
          miRNA 类药物的口服递送。姜黄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效                         酵母细胞并未在猪 PP 中被检出,表明酵母细胞已被完
                                                      [40]
          果,但其溶解度和稳定性较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 。                          全降解。可见,口服酵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有研究
                 [41]
          Young等 利用酵母微囊包载姜黄素并灌胃给结肠炎模                         指出,酵母微囊的主要成分β-葡聚糖具有一定的毒性效
          型小鼠,结果显示,小鼠体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大                           应(如导致肝脾肿大和肉芽肿形成),但仅在静脉注射时
          大降低,表明姜黄素发挥了明显的抗炎作用。此外有研                           出现,口服给药仍显示安全无毒 。综上,酵母微囊属
                                                                                         [49]
          究指出,肠道环境中的高胆汁盐可有助于酵母微囊中姜                           于酵母加工品,保留了酿酒酵母口服安全性高的特点,
          黄素的释放,因此酵母微囊在实现肠道局部递送的同                            在用于口服药物递送的报道中,尚未发现其具有毒副
          时,还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发挥更持久的抗炎活                            作用。
          性 。用来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免疫抑制剂 MTX 同                         6 总结与展望
            [42]
          样可被封装于酵母微囊内部,口服给药后可通过靶向肠                               酵母微囊制备简单、安全无毒,大量的 β-葡聚糖保
          道巨噬细胞而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减轻小鼠的结肠组织                           障了药物在胃液中的稳定性,故酵母微囊具备作为口服
              [21]
          损伤 。上述研究表明,酵母微囊对炎症性疾病具有高                           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酵母微囊结构疏松多孔,利于载
          靶向性,可提高所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药,其所含β-葡聚糖可被免疫细胞表面的dectin-1识别,
          4.3 抗肿瘤药物                                          从而激活免疫反应,并可在被摄取后随淋巴细胞的运动
              在抗肿瘤药物方面,酵母微囊可降低细胞毒性药物                         将所载药物运送至病变部位。可见,酵母微囊非常适合
          的毒副作用,实现口服递送生物大分子药物和提高药物                           递送疫苗、抗炎药物及抗肿瘤药物,其不仅可实现上述
          生物利用度的目标。Zhou 等 将顺铂的前体药物纳米                         药物的口服递送,而且能增强药物的效果,提高药物的
                                   [43]
          颗粒装载到酵母微囊中并灌胃给小鼠后发现,酵母微囊                           靶向性。本文综述了酵母微囊作为递送载体用于疫苗、
          中的药物可被成功释放到肿瘤细胞内并保持活性,其药                           抗炎药物、抗肿瘤药物的递送特点,发现酵母微囊作为
                                               [17]
          效与静脉注射相当,且安全性更高。Hou 等 以鼠结肠                         口服药物递送载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克服恶劣的胃
          和直肠肿瘤细胞裂解物为抗原制备了肿瘤疫苗,并将其                           肠环境,靶向淋巴组织并实现在炎症或肿瘤部位的聚
          封装于酵母微囊中,给小鼠灌胃该制剂后发现,小鼠体                           集。虽然以酵母微囊为载体的口服疫苗和口服制剂有
          内的肿瘤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另外,可通过递送                             诸多优点,但其全身转运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尚需更
          siRNA 类药物酵母微囊来实现抗肿瘤基因治疗。核因                         多的基础研究来明确其原理,或开发更加高效的联合给
          子 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蛋白的上调与肿          药系统并收集相关临床证据,使其真正发挥口服药物递
          瘤的发生密切相关,Tencerova等 利用酵母微囊封装靶                      送系统的临床价值。
                                     [44]
          向NF-κB的siRNA,并发现该制剂可抑制小鼠肝脏库普                       参考文献
          弗细胞中NF-κB的表达。与此同时,酵母微囊也可提高                         [ 1 ]  邢昊楠,陆梅,刘瑛琪,等. 基于外泌体的抗肿瘤药物靶
                                         [45]
          难溶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Ren等 将吉非替尼多功                               向递送的研究进展[J]. 药学学报,2022,57(1):150-
          能脂质体装载到酵母微囊中并灌胃给小鼠后发现,该制                                158,277.
          剂可表现出比市售药品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效                            [ 2 ]  张建军,高缘,孙婉瑾 . 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J].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16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16    · 2025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