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国药房》2023年8期
P. 35
浓度分别为 0.13 mg/mL 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和 0.08 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因此选择提取时间、加
mg/mL的多糖供试品溶液。 水量、醇沉浓度作为后续工艺优化的考察因素。
2.2.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及供试品溶液多糖含量 表3 Plackett-Burman实验的方差分析结果
的测定 精密量取“2.2.1”项下葡萄糖对照品溶液 1、2、 评价指标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值 F P
4、6、8、10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 多糖得率 模型 302.417 5 5 60.483 5 21.019 4 0.000 9
A 236.740 8 1 236.740 8 82.273 1 0.000 1
容,得葡萄糖对照品待测溶液。精密移取上述各质量浓
B 19.507 5 1 19.507 5 6.779 3 0.040 5
度的葡萄糖对照品待测溶液和供试品溶液1.0 mL,置于 C 37.807 5 1 37.807 5 13.139 0 0.011 0
10 mL 具塞试管中,分别加入 5% 苯酚试剂 1.0 mL,摇 D 6.020 8 1 6.020 8 2.092 3 0.198 2
匀,迅速滴加浓硫酸 5.0 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 30 E 2.340 8 1 2.340 8 0.813 5 0.401 8
残差 17.265 0 6 2.877 5
min后再于冰浴中静置15 min,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总差 319.682 5 11
计于 486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多糖含量 模型 0.012 6 5 0.002 5 2.742 1 0.125 8
(A)、葡萄糖对照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C)绘制标准曲 A 3.745 8×10 -6 1 3.745 8×10 -6 0.004 1 0.951 2
B 0.000 7 1 0.000 7 0.727 8 0.426 3
2
线,得其标准曲线为A=0.008 1C+0.088 1(R =0.999 5)。
C 0.009 8 1 0.009 8 10.582 0 0.017 4
以标准曲线法计算供试品溶液中多糖的质量浓度,方法 D 0.001 5 1 0.001 5 1.588 6 0.254 3
学考察符合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的相关要求。 E 0.000 7 1 0.000 7 0.807 8 0.403 4
C ´ V ´ N 残差 0.005 5 6 0.000 9
按下式计算多糖含量:多糖含量(mg/mg)= [式 总差 0.018 2 11
M ´ 1 000
中,C为供试品溶液中多糖的质量浓度(mg/mL);V为定 2.3.2 提取工艺优化及验证 根据 Plackett-Burman 实
容体积(mL);N 为稀释倍数;M 为粗多糖粉末质量 验结果,运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采用Box-Behnken
(mg)]。 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以提取时间(A)、加水量(B)、醇
2.3 百合地黄汤粗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沉浓度(C)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在固定
2.3.1 考察因素初筛 运用Design-Expert 13.0软件,采 浸泡时间1 h、醇沉时间24 h的基础上,以多糖得率和多
用 Plackett-Burman 实验设计,以提取时间(A)、加水量 糖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综合评
(B)、醇沉浓度(C)、醇沉时间(D)、浸泡时间(E)为考察 多糖得率 多糖含量
分(Y)= i ×50+ i ×50(式中,多糖
因素,每个因素设置2个水平,以多糖得率及多糖含量为 多糖得率 max 多糖含量 max
考察指标 [7,11] ,初步筛选影响百合地黄汤多糖提取的显著 得率 i、多糖含量 i 分别为第 i 次实验所得结果,多糖得
因素。Plackett-Burman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与结果分 [11]
率 max、多 糖 含 量 max 分 别 为 该 指 标 最 大 值) 。 Box-
别见表1、表2。
Behnken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与结果分别见表4、表5。
表1 Plackett-Burman实验因素与水平
表4 Box-Behnken实验因素与水平
水平 A/h B/倍 C/% D/h E/h
-1 0.5 10 65 20 0.5 水平 A/h B/倍 C/%
1 1.5 20 85 30 1.5 -1 1 15 60
0 1.5 20 70
表2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与结果 1 2 25 80
序号 A/h B/倍 C/% D/h E/h 多糖得率/% 多糖含量/(mg/mg) 表5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1 1.5 20 65 30 1.5 24.6 0.57
序号 A/h B/倍 C/% 多糖得率/% 多糖含量/(mg/mg) 综合评分/分
2 1.5 20 85 20 0.5 24.1 0.61
3 1.5 10 65 20 1.5 22.0 0.57 1 1.5 20 70 32.8 0.62 89.25
4 0.5 10 85 20 1.5 10.0 0.61 2 1 20 60 21.6 0.63 74.84
3 2 15 70 33.1 0.64 91.11
5 1.5 10 85 30 0.5 21.1 0.64
6 0.5 10 65 30 0.5 16.8 0.55 4 2 20 60 31.0 0.68 91.17
7 0.5 20 65 30 1.5 19.5 0.64 5 1.5 20 70 33.3 0.62 89.93
6 1.5 20 70 30.8 0.61 85.82
8 0.5 10 65 20 0.5 13.1 0.57
9 1.5 20 65 20 0.5 25.5 0.59 7 1 20 80 25.8 0.58 76.89
10 0.5 20 85 30 0.5 12.9 0.66 8 1.5 25 80 37.0 0.67 98.55
9 1.5 15 60 23.3 0.67 80.04
11 1.5 10 85 30 1.5 20.2 0.68
12 0.5 20 85 20 1.5 11.9 0.64 10 1 15 70 25.0 0.60 77.26
11 2 25 70 33.5 0.64 91.65
运用 Design Expert 13.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 12 1.5 20 70 33.1 0.62 89.66
分析,结果见表 3。由表 3 可见,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 13 2 20 80 30.5 0.66 89.04
14 1 25 70 29.2 0.65 86.56
标,提取时间、加水量、醇沉浓度对其有显著影响(P<
15 1.5 15 80 30.6 0.64 87.73
0.05);以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醇沉浓度对其有显著影 16 1.5 20 70 33.0 0.63 90.25
响(P<0.05)。醇沉时间、浸泡时间对多糖得率和多糖 17 1.5 25 60 34.1 0.69 96.08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8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8 · 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