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中国药房》2023年6期
P. 57

表2 37个变量与MIC的Pearson相关性评价结果
            40
            36                                                自变量    r    P   自变量    r    P   自变量    r    P
            32                                       HQD-N
            28                                                X 1  -0.978 a  0.022  X 14  -0.988 a  0.012  X 27  -0.997 b  0.003
            24                                                     -0.952 a  0.048  -0.992 b  0.008  -0.965 a  0.035
           U/mV  20                                  HQD-S    X 2      a       X 15   a        X 28
            16                                                X 3  -0.955  0.045  X 16  -0.987  0.013  X 29  -0.885  0.115
            12                                                X 4  -0.986 a  0.014  X 17  -0.994 b  0.006  X 30  -0.900  0.100
            8                                        HQD-P             b              b
                                                              X 5  -0.992  0.008  X 18  -0.995  0.005  X 31  -0.904  0.096
            4
            0                                        HQD      X 6  -0.989 a  0.011  X 19  -0.992 b  0.008  X 32  -0.997 b  0.003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80  X 7  -0.989 a  0.011  X 20  -0.996 b  0.004  X 33  -0.951 a  0.049
                                t/min                                                 a               a
                                                              X 8  -0.288  0.712  X 21  -0.984  0.016  X 34  -0.961  0.039
               图4 HQD及其不同相态HQD的HPLC图                          X 9  -0.811  0.189  X 22  -0.986 a  0.014  X 35  -0.874  0.126
                                                                   -0.810  0.190   -0.805  0.195   -0.821  0.179
                                                              X 10             X 23            X 36
          刮取菌株的孢子和菌丝,并转移至无菌离心管中,静置                                     b
                                                              X 11  -0.991  0.009  X 24  -0.801  0.199  X 37  -0.885  0.115
          20 min;将上层悬液移至另一无菌离心管中,使用细胞计                        X 12  -0.265  0.735  X 25  -0.989 a  0.011
                                                    4
          数 器 调 整 菌 悬 液 的 浓 度 ,使 终 浓 度 为 1×10 ~5×             X 13  -0.999 b  0.001  X 26  -0.991 b  0.009
                                                                a:在0.05水平(双侧)显著相关;b:在0.01水平(双侧)显著相关
            4
          10 CFU/mL(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备用。另取96孔
                                                             确认了 HQD-P 的平均粒径为 4.670~91.522 μm。透析
          板 12 块(规 格 12×8,横 向 标 记 1~12 孔 ,纵 向 标 记
                                                             是为了分离汤剂中的 HQD-S 和 HQD-N,即分离由分子
          xm109~xm115),1~10 孔依次加入质量浓度分别为
                                                             或离子组成的相态,若透析时间过短,难以除去全部的
          100、50、25、12.5、6.25、3.125、1.563、0.781、0.391、0.195
                             [5]
          mg/mL(以浸膏量计) 的 HQD 及其不同相态 HQD 各                    游离成分;若透析时间过长,则会导致纳米粒的稳定性
                                                                 [17]
          100 μL 和须癣毛癣菌菌悬液 100 μL;11 孔加入 RPMI                降低 。本课题组前期以黄芩苷的释放速率为指标,对
          1640 培养基 200 μL,作为阴性对照;12 孔加入 RPMI                 不同透析时间(15、30、45、60、90 min)进行了考察,结果
          1640 培养基 100 μL 和须癣毛癣菌菌悬液 100 μL,作为                显示,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黄芩苷的释放速率先升高
          阳性对照。将 96 孔板置于生化培养箱中,于 28 ℃下培                      后降低,且以 60 min 为转折点,因此笔者推测 60 min 前
          养3~5 d,观察各孔真菌的生长情况,并与阳性、阴性对                        主要是释放游离的黄芩苷,60 min后则是释放部分纳米
          照比较,以观察到无真菌生长的 MIC 为终点,每株菌种                        粒中的黄芩苷;随后,本课题组又以透析袋中纳米粒的
          平行 3 次。结果显示,HQD、HQD-P、HQD-S、HQD-N 的                粒径为指标,对不同透析次数(60 min 透析 1 次,或 30
          MIC 分别为 5.85、7.37、12.89、4.64 mg/mL。可见,在同           min 透析 2 次,或 15 min 透析 4 次)进行了考察,结果显
          等给药剂量下,抗皮肤癣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HQD-                         示,透析次数对纳米粒的粒径影响较大,60 min透析1次
          N>HQD>HQD-P>HQD-S。                                 后透析袋中样品的粒径约为750 nm,30 min透析2次或
          2.4.3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以37个共有峰峰面积为自                    15 min透析4次后样品的粒径约为120 nm,为减少透析-
          变量(记为 X1、X2、X3……X37 ),采用 SPSS 21.0 软件对             离心过程中样品的损失并获得理想的粒径,本研究选择
          HQD、HQD-P、HQD-S、HQD-N 的 37 个变量与各自 MIC              了30 min透析2次。形态观察结果显示,HQD-S冻干粉
         (因变量)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7 个变                    呈均匀的片状,表面未见颗粒;HQD-N冻干粉可观察到
          量中,有35个变量与MIC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0.8,                    球形纳米粒,表明采用该方法能较好地分离 HQD 的不
          其中 25 个变量与 MIC 呈显著负相关(|r|>0.95 且 P<                同相态。
          0.05),这 25 个变量包括已指认的芍药苷、芹糖甘草苷、                         抗皮肤癣菌活性评价及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
          黄芩苷等 10 个成分,提示这些成分可能是 HQD 抗皮肤                      示,在相同的质量浓度下,HQD-N的抗皮肤癣菌作用最
          癣菌的重要活性成分。结果见表2。                                   强,其次依次为 HQD、HQD-P、HQD-S,表明 HQD-N 为
          3 讨论                                               该方的活性相态;37 个共有峰中有 25 个峰与 MIC 呈显
                                [12]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 建立了 HQD 的 HPLC 指纹                    著负相关,这25个峰包括了已指认的芍药苷、芹糖甘草
          图谱,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                          苷、黄芩苷等10个成分峰,表明HQD的抗皮肤癣菌作用
          定性均较好。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批次的 HQD                          强弱与这些成分含量高低显著相关,即含量越高,抗真
          化学成分组成一致性较好,质量差异较小。通过与混合                           菌作用越强。
          对照品比对,指认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                              综上所述,10 批 HQD 的 HPLC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
          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汉黄                         较高,化学成分组成一致性较好;HQD-N为HQD的活性
          芩素、千层纸素A共10个成分。                                    相态,其中芍药苷、芹糖甘草苷、黄芩苷等10个成分可能
              本研究采用高速离心分离得到HQD-P,以不产生肉                       是 HQD 抗皮肤癣菌的有效成分,且其抗皮肤癣菌作用
          眼可见沉淀为终点判断标准,经过粒径分析和形态观察                           强弱与上述成分含量及物理相态相关。


          中国药房  2023年第34卷第6期                                                 China Pharmacy  2023 Vol. 34  No. 6    · 691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